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護理師不是換管工具人,書店也不只賣書:4位護理人開書店兼居護所「無論如河」,如何療癒眾人?
下一篇

54歲依然是凍齡男神!日本男星福山雅治體脂肪只有10%的保養秘訣

護理師不是換管工具人,書店也不只賣書:4位護理人開書店兼居護所「無論如河」,如何療癒眾人?

善待自己,才能撫慰他人。

文/顏理謙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悠悠的淡水河畔,座落著一間特別的書店「無論如河」。他們不只賣書,還開設居家護理所,照顧著周遭居民的身心。4位具有護理背景的經營者——自稱「書店女工」的阿勇、小綠、秀眉、雅鈴是怎麼聚在一起的?書店兼居家護理所的日常又是什麼樣子?

身體的感覺不會騙人。當你脫下鞋,走進位在2樓的「無論如河」書店,看著眼前寬闊的淡水河景,緊繃已久的感官就會慢慢放鬆下來。無論如河的4位經營者阿勇、小綠、秀眉、雅鈴原本都是醫療背景,從護理工作到獨立書店,後來又開設了居家護理所,這條路徑看似奇特,但又如此水到渠成。

2012年,在秀眉領頭之下,他們組織了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上街頭爭取護理勞動權益。志同道合的4人一起住在新北投,工會成員偶爾也會來家裡吃飯、討論工作。某天,小綠發現了心愛的書店「有河book」決定歇業,捨不得地與夥伴們分享。那時他們雖然各自有工作,但正一邊尋找共同創業的契機。為此,4人慎重地召開了家庭會議,聽到最務實的雅鈴認為可以嘗試,他們於是主動寫信給書店主人影評人686和詩人隱匿,從50多組應徵者中幸運中選,在書店舊址開設了「無論如河」。

「他說,因為我們是NGO團體,再來我們4個人可以互相支援。重點是,他請我們不要放掉護理師的本業。」談起當初脫穎而出的關鍵時,小綠這麼說。

686的建議是正確的,因為實踐理想並不簡單。書本進價就是定價7折,利潤很薄。因此,無論如河除了賣書,還販售飲料和少數商品。而自稱「書店女工」的4人,也透過各自的工作維持書店營運。

無論如河的內部空間溫馨可愛。脫鞋走進,就像回到家。無論如河的內部空間溫馨可愛。脫鞋走進,就像回到家。

跨足居家護理所  在照顧他人和自己之間取得平衡

接手書店經營2年後,他們又再一次挑戰自我,成立了「無論如河居家護理所」。「成立居家護理所,其實是因為我們一直都想做社區護理。」阿勇解釋,一般書店的會員制度是提供消費折扣,而無論如河是將護理專長融入會員服務中,例如提供會員到府居家護理指導等。而成立居家護理所能讓服務更完整,除了支援衛生所,他們也承接新北市勞工局「勞雇安心-外籍看護工免費到府指導」專案,為北海岸地區民眾與外籍看護工提供服務。

此外,過去他們曾在書店舉辦許多勞動權、護理照護相關的座談,也曾和教會、基金會、社區大學等組織合作活動。做著做著,他們開始思考讓書店成為關懷據點的可能性。如果擁有居家護理所,就可以申請成為關懷據點。這樣一來,疲憊的照顧者就能在此獲得喘息服務。

當然,居家護理所的出現,也是他們試圖在照顧他人和照顧自己之間取得平衡的方法。

「所謂的社區護理,不是只有護理這件事,也不是生病了才需要。而是按照公衛觀念:健康的人要怎麼讓自己更健康?如果稍微生病,怎麼護理自己?生病了,如何在專業協助下,得到好的照顧?」小綠說:「重點是,照顧者不要變成病人。」

回顧過去的工作,小綠十分感慨。「我們各自流浪在醫院體系,後來變成居家護理師,也待過養護機構。秀眉和雅鈴在淡水衛生所當實習指導老師。我們在各個醫療環節都體驗到,不管哪個層級,都還是有過度醫療、護理沒有真正發揮效能的問題。」一位護理人員的薪水成本算得出來,當雇主單純從營利角度思考,護理人員就變成毫無靈魂的賺錢工具。在醫院,護理人員是幫忙打針的工具人,作為居家護理師,則是幫病人換管子的工具人。

小綠轉述,曾在其他居家護理所工作的雅鈴遇過一個家庭,因為經濟壓力,他們只能聘請一位外籍看護同時照顧臥床的阿公和罹患失智症的阿嬤。阿公最大的心願是走出家門、散散步,但因為看護必須顧好隨時會逃跑的阿嬤,毫無餘力陪伴阿公。「這是多卑微的一個願望,可是我們急著換管、照顧下一位病人。」她說:「這就是我們不想要變成勞工,寧願自己創業,把護理品質展現出來的原因。」

成立了居家護理所之後,他們的理念終於有機會實踐了。阿勇分享,採訪這周,他剛好去探視了一位住在萬里的病人。病人雖然才60多歲,卻因為脊髓損傷、半身不遂,每天過得很憂鬱。阿勇花了很長的時間跟她聊天、逗她開心,還教會家裡的外籍看護如何使用移位帶。當病人坐上電動輪椅到家門口時,細心的阿勇發現,門口停了一輛機車。

「我問她說,這機車是你的嗎?她說,對,我以前每天都出門,換了這個看護,因為她只會用移位機,所以一個多禮拜才出門一次。」因此,阿勇替看護順了整套流程,並找了一個理由,請看護帶病人騎摩托車出去幫大家買水,再請隨行翻譯跟著。「後來我私下問翻譯,怎麼去這麼久?翻譯說:『她經過兩個便利商店都沒有想要停車。』回來的時候,她笑得好開心。」

在病人請託下,阿勇叮囑看護每天都要帶她出門。隔天打電話追蹤時,病人興奮地告訴阿勇,自己去看海、買菜了。「居家護理有這種魔力,我們就是好好陪伴病人。就像在書店,我們好好對待客人,傾聽他們想說的話。這其實就是一種療癒。」

善意自然滋長  書店不只是販售商品的場所

書店和居護所的工作都需要花時間才能維持品質,4人各司其職、互相補位,發揮了完美的默契。一路上,也常遇到意氣相投的好夥伴。現在,阿勇承接了書店店長工作,居護所主要由雅鈴看顧,小綠負責工會,秀眉則是統籌督導的角色。近期,他們又找了一位幫手阿誌,協助平日看店。

阿誌本來是學術期刊編輯,當年也是有河book的常客。新團隊接手後,他在偶然之下走進書店,認識了4位書店女工,並從朋友成為重要的幫手。有趣的是,阿誌的外公在家休養時,也是由無論如河居護所前往協助。外公過世後,一家人行經書店,還特地上樓跟女工們道謝。

走到書店外的陽台,就能看到寬闊淡水河景。走到書店外的陽台,就能看到寬闊淡水河景。

在這裡,人與人的交流很有機,善意在空氣中自然滋長。小綠說,有位阿美族部落的朋友曾形容這裡是「城市裡的部落」,大家互相照顧、一起生活。

「其實書店也是我的心靈諮商復健所,」小綠分享,自己曾經是個缺乏自信、在意他人眼光的人。當年秀眉創辦工會,讓她有了一個立足之地,得以梳理自己對醫療體制的憤怒。到了無論如河,作為經營團隊的一份子,她必須直面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又是一次自我突破。

「書店的工作當然會帶給我們挫折,因為有些確實是我們能力和條件不足。可是書店同時也包容、療癒了我們。」阿勇補充,創業雖然辛苦,但很有價值。「否則我們也許就是回到醫院上班,還在尋找生命的意義。」

療癒自己,也撫慰了他人。也許,這就是無論如河讓讀者流連忘返的秘密吧!

同場加映:書店女工為50+讀者推薦好書

50後的人生,有各式各樣的挑戰。翻翻書籍、雜誌,或許能找到你需要的答案。我們特別請小綠、阿勇和阿誌為50+讀者推薦讀物。下次來到淡水河畔,別忘了到無論如河走走,跟他們聊聊,這群愛書人會為你推薦更多值得一讀的好書!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著,《愛的藝術》,木馬文化出版

護理師不是換管工具人,書店也不只賣書:4位護理人開書店兼居護所「無論如河」,如何療癒眾人?_img_1

推薦人:小綠

理由:我從小有情緒、社交障礙,愛的能力匱乏。被母親逼著讀護理時,內心抗拒,又不知何去何從。成為護理師後,只顧著照顧別人,卻沒照顧好自己。幸好遇到秀眉,她熱愛教學、關懷學生。後來組織工會把我拉進來,然後又到了書店。我想跟讀者說,有很多資源和方法,不要放棄,都去嘗試看看。

瓊瑤著,《雪花飄落之前》,天下文化出版

護理師不是換管工具人,書店也不只賣書:4位護理人開書店兼居護所「無論如河」,如何療癒眾人?_img_2

推薦人:阿勇

理由:這本書是瓊瑤寫自己照顧先生的故事。可以看到作為一個照顧者,她如何面對先生的衰老。雖然後來因為金錢問題上了新聞,但其實遺產也是老後很重要的議題。

《鄉間小路》雜誌,豐年社出版

護理師不是換管工具人,書店也不只賣書:4位護理人開書店兼居護所「無論如河」,如何療癒眾人?_img_3

推薦人:阿誌

理由:

農業和生活息息相關,這本雜誌用很生活化的角度,介紹我們的農林漁牧。當你越認真看待生活,越能感受自己活在當下。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滋養你的過程。

2023/05/19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54歲依然是凍齡男神!日本男星福山雅治體脂肪只有10%的保養秘訣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