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德誼 圖/Shutterstock
編按:隨著時代與殯葬觀念改變,如今樹葬、花葬或海葬等環保自然葬形式,也逐漸廣為國人所接受,身後選擇環保葬的人在近年有顯著成長。逝者不設碑、不立墳、不進塔,讓骨灰自然回歸於大自然,除了讓土地永續利用、降低殯葬成本,也反映著人們對於死亡能以更坦然、灑脫的心境看待。(本文出自《50+週刊》)
人生最後一程,你想用什麼方式離開?近年來除了傳統火化後進塔的模式之外,也愈來愈多人選擇樹葬、花葬等「環保自然葬」。
為什麼要推動環保自然葬?內政部民政司殯葬管理科科長唐根深指出,台灣地窄人稠、土地資源珍貴,喪葬用地不可能無限制地擴充。加上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下,如果沒有子女或子女不住在台灣,導致出現逐漸無人祭祀、打理的無主墳,久而久之,也可能衍生許多問題。
與其煩惱無人整理照顧,不如選擇不帶給子孫負擔的安葬方式。
環保自然葬有那些形式 優點為何?
目前國內環保自然葬,分為樹葬、植存、花葬和海葬等多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