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生日,都有百位「徒子徒孫」為她相聚!81歲海大榮譽教授孫寶年:如何做讓年輕人敬重的前輩?

每年生日,都有百位「徒子徒孫」為她相聚!81歲海大榮譽教授孫寶年:如何做讓年輕人敬重的前輩?
2023.05.11
30,729

2023.05.11

30,729

文/Sharon Ma、吳丹華 攝影/Yeh LingChiao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如何做一個讓年輕人喜歡親近的人生前輩?面對人生大小事,又該保持幽默樂觀,還不忘學一點東西回來?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孫寶年,也是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首任理事長、台灣食品科技學會前理事長,深受海洋大學308實驗室孫家班的徒子徒孫們愛戴,連先生建築師潘冀、女兒名導潘貝思與設計師潘貝寧都折服於她的樂觀。

如何做一個讓年輕人喜歡親近的人生前輩?

歲數一年一年增長,與年輕人的距離未必會越來越遠,甚至有可能成為他們最溫暖可靠的存在,每一年都忍不住像候鳥歸巢,回來補充面對人生的各種正能量。

她是今(2023)年81歲的孫寶年,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現生命科學學院)與人文社會科學院首任院長。於1976年至海洋學院(海大前身)食品科學系開始教書,2008年專職退休。但直到今天還在海大任教、台大兼課,指導4位研究生,同時依舊不時協助政府審查食品科學相關的案子,雖然只有基本的車馬費。

孫寶年教育學生與子女的方式皆相當破格且慧黠有趣。教書時,打瞌睡的學生如果仍答得出她問的問題,就可以繼續睡,不然就建議學生再多補充點知識。

愛做衣服的小女兒潘貝寧,國中時想自己動手做衣服,央求她提早以縫紉機當耶誕禮物,她也真的先買了,且欣賞女兒的怪招放手讓她創作;女兒學琴如果受老師讚賞,她會以女兒最愛的蔥麵包作為獎勵,有天女兒說老師一堂課稱讚了她17次,這位媽媽竟問她:那要不要吃17個蔥麵包?

孫寶年對學生、女兒與對自己的要求其實頗為一致:對於所做的事,能不能樂在其中?

只提問不說教  吸引「徒子徒孫」年年回來相聚

學生們畢了業,總想著再見見她,包括婚姻問題都願意聽聽她的建議,連學生的子女生病了她也全力照護,師生關係如同大家庭。

約20年前開始,孫寶年的學生們會在每年12月她生日前後,舉行百人以上大聚會。這不只能再與恩師、師丈見面,歷屆同學可以交流,也串連起學長姊、學弟妹的產業鏈,家眷想參加也行,因此訂席大概都得10桌以上,餐廳最好有地方讓學生較幼齡的子女跑跳,孫老師也成了孫奶奶。

每年年底海大孫家班學生會舉行大聚會。孫寶年的2個女兒皆定居國外,但她非血緣的兒孫已滿堂。( 孫寶年提供)每年年底海大孫家班學生會舉行大聚會。孫寶年的2個女兒皆定居國外,但她非血緣的兒孫已滿堂。( 孫寶年提供)

聚會時學生的小孩在一旁玩耍,記錄媽媽與孫奶奶相處的情形,送給孫寶年。聚會時學生的小孩在一旁玩耍,記錄媽媽與孫奶奶相處的情形,送給孫寶年。

她的實驗室大門永遠敞開,經常傳出笑聲。怎麼和年輕人溝通不流於說教?孫寶年長年以來的方法,不是高談闊論,而是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對方思考,甚至有時當對方的回應不如預期時,她不怪孺子不可教,而是反省「可能是我的問題不夠好」。

所指導的研究生,則是「要做研究直到做到很快樂」,並且與同學互相激勵、彼此成為愉悅相處的團隊、學習愛人與享受平衡的人際關係。

「我真的很喜歡教書,還想繼續享受這件事。」孫寶年補充,況且與年輕學生一起做最當代的科學研究、擔任審核委員等,不是只有付出,「我也可以與時俱進,而且是別人付費讓我學習新事物呢。」

年少挫敗更能同理青年  比起點更重要的是成長斜率

她的先生、建築師潘冀在《跳越逆流》一書序中如此描述孫寶年,「這個人十分積極樂觀、熱誠關心人、點子特多,好像沒有什麼事可以難倒她似的。」

其實,孫寶年18歲時就被難倒過。事情是,她在北一女成績非常好,不過大學聯考放榜那一天接到了同學的電話:「妳是省立海事專科學校(海洋大學前身)的狀元!」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