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想去住養老院,一個月要3~6萬!理財作家朱國鳳:用3個帳戶存這筆錢,創造穩定現金流
做好準備,讓退休金細水長流。
文/顏理謙 圖/張國耀攝(示意圖)
編按:許多人嚮往退休後搬到養生村、樂齡宅,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好好生活、交友,並且不會麻煩下一代的方法。不過,很多人或許沒有意識到:住養老院1個月要多少錢?事實上,這類住宅的費用不低,如果以入住養生村為目標,事先如何做好財務規劃?理財作家朱國鳳建議,50+讀者可以準備好「3個帳戶」,讓養老費用來源穩定又持久。
退休後,如果能挑選一個喜歡又舒適的場所,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陪伴、享受生活有多好?許多50後族群對於養生村、樂齡宅等居住方式很感興趣,但是稍有規模的養生村、樂齡宅往往所費不貲。如何提早準備這筆費用,迎向理想的生活?(相關閱讀:老後想住養老院,一個月要花多少錢?全台5家養生村、樂齡宅特色與費用一覽)
「不論是不是住養生村,養老費用最重要的就是來源一定要『穩定』跟『持久』。」理財作家朱國鳳說。
身為資深財金媒體人的朱國鳳指出,退休後的現金流來源可能是利息、股息、債息、房租、養老險、老年年金等,大部分都是靠儲蓄或是投資而來。不過,50+族群是三明治世代,上有需要照顧的父母、下有經濟尚未完全獨立的子女,所得結餘有限。另一方面,投資要選擇時機和標的,一般人在工作之餘,多半難以騰出時間研究。真的要從收入裡提撥一筆款項,專門用來投資,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或許較難實行。
因此,她建議讀者可以學習「國稅局」的概念,在不知不覺中,以被動提撥方式存退休金。也就是一邊工作,一邊透過勞保老年給付和勞工退休金這兩個帳戶,用相對無痛的方式存下最基本的退休費用。
朱國鳳解釋,勞保老年分為兩種。首先,投保在公司的受雇者自行提撥比例為20%,政府提撥10%、企業提撥70%。如果是投保在職業工會,自行提撥比例則是60%、政府提撥40%。「在職期間,其實雇主已經幫你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存這筆錢了。」
至於勞工退休金,若以勞退新制的提撥比例來看,共分為兩部分。首先,雇主須要按月提繳不低於每月工資6%的勞工退休金,此外,勞工也可以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很多人會說不要自提,但這是因為他們可以把這6%創造出更高收益。但如果你沒有這個能耐,可以擇時、擇標的,那就要善用被動的力量。」因此,她建議,不論未來想要住養生村,或是單純想存養老金,都可以把主力放在「養」這兩個帳戶上。
退休金帳戶怎麼養?專家分析公式精隨
以一般上班族來說,該如何養自己的退休金帳戶?最後可以領到多少金額?朱國鳳以勞保老年給付為例解釋。(相關閱讀:退休後,勞保、勞退、國民年金可領多少錢?請領資格與試算實例一次看懂)
2023/05/09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