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女性易罹患沒症狀的骨質疏鬆!除了補鈣,還可以如何存骨本?

50+女性易罹患沒症狀的骨質疏鬆!除了補鈣,還可以如何存骨本?
2023.04.24
33,083

2023.04.24

33,083

文/蔣德誼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骨質疏鬆是50後族群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骨質脆弱往往造成高齡者經不起跌倒、容易骨折,卻因為缺乏明顯症狀而常被忽略。骨質疏鬆專科醫師唐雲華指出,骨密度會隨著年齡和更年期等內分泌變化而流失,但也能藉由飲食、運動等與生活習慣的調整而逆轉,那些人屬於骨鬆高風險群?又該如何預防、提前存骨本?

根據研究,人體的骨質密度約在20~30歲左右時達到最高峰,之後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

如果因骨質過度流失,導致骨頭變得脆弱,往往因為一次跌倒,或是突然出力如彎腰或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

骨質疏鬆也屬於「沉默的疾病」,因為較少有外顯的不適症狀,是相對容易被忽略的健康危機,許多中高齡者往往是在發生骨折、骨裂等嚴重症狀後,才驚覺自己有骨質脆弱的問題。

老化、內分泌失調  都是骨質疏鬆原因

為什麼我們應該更關注骨質健康?專研抗老醫學、也是骨質疏鬆專科醫師的西園醫院家醫科醫師唐雲華表示,一般人可能認為骨骼的作用只有支撐身體,但其實它還有著許多重要機能。「骨骼可以保護內臟、協調肌肉韌帶的運作,骨髓負責造血;同時骨骼也是人體的內分泌器官之一。」

而骨質疏鬆的形成原因,其實也和內分泌大有關聯。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