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居住在都市,如何實踐永續生活?樸門教師江慧儀:每個人都可以是減少環境問題的「貢獻者」
下一篇

不到40歲就財富自由,如何辦到?陳雨德:退休10年完成家庭、健康、助人3大目標,人生無遺憾

居住在都市,如何實踐永續生活?樸門教師江慧儀:每個人都可以是減少環境問題的「貢獻者」

珍惜資源,與土地共好。

文/顏理謙  圖/江慧儀提供

編按:江慧儀與另一半孟磊(Peter Morehead)共同創辦的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提倡簡樸,透過環境教育將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延伸到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打造與土地共好的生活。然而江慧儀坦承,自己生長於台北,曾是一個喜歡藝術、熱愛打扮,對大自然認識不多,甚至到24歲才第一次看見螢火蟲的典型都會女子。這樣的她,為何投身環境議題?她所推廣的環境教育,如何運用在我們的日常中?(本文出自「永續生活,50後活得更輕盈」專題)

江慧儀從沒想過,那一年在雲林麥寮的體驗,竟會徹底改變自己的後半生。

台北長大的她,沒有太多機會接觸環境教育,對於「自然」的印象,頂多就是從房間看出去的觀音山景,或是住家對面空地裡的瓢蟲和牽牛花。雖然喜愛藝術,也研究了許多山水畫,但那些高山溪水都只停留在畫上,與生活並無關聯。

完成學業後,江慧儀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雲林麥寮教英文。當時的麥寮還沒有太多人為開發,工作之餘,她常在自然中享受獨處時光。晚上,她會騎腳踏車到麥寮最高的廟宇,在那裡朗讀書本,直到星星出來。回到住處後,聽得見遠處傳來的鵝叫聲,早上起床時,可以看見窗外有牛在耕田。「那是一段充滿感動的靈性成長,」她說:「那種被大自然滋養的感覺很強烈,讓我思考:未來的工作是不是可以跟自然有關?」

也許宇宙真的聽見她的呼喚。過了一陣子,她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一位來台推廣環境教育的澳洲老先生。江慧儀擔任他的翻譯,前往全台各地教學。同一時間,又剛好遇見未來的另一半孟磊。孟磊從小就對環保議題很感興趣,兩人就此開始探索環境教育領域。一起在美國和台北生活了10多年後,2016年,他們正式移居台東都蘭。

檢視物質需求  拓展「美」的另一種欣賞角度

工作內容的轉變,也影響了她的消費習慣。年輕時,她喜歡在出國旅行時購買當地手工藝品,大學家教的酬勞總會拿去添購新衣。為了追求美感,她說,只要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就要搭配相對應的鞋子。

但接觸環境議題後,她開始覺得這些物質上的執念沒那麼重要了。只要挑選好看的二手衣,或是將舊衣改造新穿,不僅一樣美麗也對環境好。

有趣的是,江慧儀坦言,接觸環境議題後,她對藝術的看法也改變了。「那時候藝術對我來說是很『人為』的,所以我一段時間都沒有再涉獵藝術。」她笑說:「過了10幾年,我才改變想法。其實很多藝術是從大自然中得到靈感,它們是蠻相通的。」

推廣樸門永續設計  親眼看見教育的影響力

大約從2000年開始,江慧儀教學的主軸從生態和能源教育轉向樸門永續設計。

樸門是澳洲生態學家比爾.墨利森(Bill Mollison)和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於1970年代提出的生態設計架構,主張巧妙運用自然、模擬自然,以提供人們生活需求的設計系統與技術。「樸門提供了很多生活中可以應用的方法,你可以讓自己不要成為環境問題的『貢獻者』。」江慧儀說。

教學重心轉變,也讓江慧儀的學生年齡層從青少年延伸到成年人。家庭主婦、農夫、律師、NASA退休科學家、機師、護士、消防員、舞蹈老師等都來學習,而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學生,也激盪出跨領域、跨年齡的交流火花。

「有些人以為,樸門只是在教大家種作物,學了以後是不是只能當農夫?其實完全不是這樣。」

文未完!登入會員後即可觀看,請登入免費註冊後閱讀全文,謝謝

2023/04/08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不到40歲就財富自由,如何辦到?陳雨德:退休10年完成家庭、健康、助人3大目標,人生無遺憾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