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40歲就財富自由,如何辦到?陳雨德:退休10年完成家庭、健康、助人3大目標,人生無遺憾
精彩人生,掌握在自己手裡。
文/顏理謙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內文圖片/陳雨德提供
編按:上天的安排總是很美妙,9年前,陳雨德遇到事業上的瓶頸,決定暫時離開職場,當起稱職的家庭主夫。自認是保守型投資人的他,透過ETF和債券等方式獲得被動收入,達成財富自由。自此之後,他再也沒有回到世人眼中的「正軌」。他學習精釀啤酒,2年內拿到中、港、台14座釀酒獎項。後來又成為三鐵玩家、視障陪跑員、國際啤酒比賽裁判,人生越活越精彩!
那一年,39歲的陳雨德是一間印刷廠公司總經理兼合夥人,客戶包含蘋果、宏碁、華碩等大企業。但面臨印刷產業已然成熟,若不轉型,接下來必定得面臨衰落。由於與股東溝通未果,陳雨德決定離開公司,讓自己休息一陣子,並成為全職家庭主夫。後來,隨著大兒子申請到宜蘭華德福小學,一家人於是在6年前搬離台北,移居宜蘭。
「當時朋友對我說:你可以開始找事做,不要再匪類(台語)啦!」他笑說,在朋友介紹下,他認識了吉姆老爹釀酒廠老闆,興起對釀酒的興趣,開始上網找資料、上課、參加比賽,並在聚會中偷偷向高手請益。「遇到高手的時候,我就一邊跟對方喝酒一邊問:『請問你的酒是怎麼釀的?』因為我酒量不好,很怕忘記,所以問到後就趕快跑去廁所錄下來。」在土法煉鋼之下,他不斷精進技能,拿下多座獎項。
但酒量不好,怎麼會嘗試釀酒?原來,這和陳雨德的人生哲學有關。「對我來說,『好玩』和『滿足虛榮心』這兩件事很關鍵。」他笑說:「釀酒好玩,釀出來大家覺得好喝,你就會有成就感,而且因為大家都不會,還可以滿足一下虛榮心。」因此,從自釀啤酒師、視障陪跑員再到三鐵玩家,這些多元身分通通是循著同樣的思考而來。比起賺錢,陳雨德認為,創造人生精彩的經歷更為重要。「不要活在父母跟自己過去的人生設定裡。」
家庭擺第一!學習拒絕「成功的誘惑」
然而,剛放下位高權重的總經理身分時,陳雨德說,最不習慣的是自己突然間「沒有朋友了」。
過去在業界,他結交的朋友多半是50、60後的高階主管,離開職場後驚覺,同齡朋友的人生階段都和自己不同。「以前,大家還在忙著升專員的時候,我在想要怎麼設廠,思維完全不同。我也不想去打擾人家,所以就變得很孤單。」他很坦白:「雖然我並不是一個很喜歡title的人,但突然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沒什麼價值了。」
面對寂寞,「成功的誘惑」也來了。例如有人會邀約陳雨德一起做點投資,再創事業高峰。釀酒得獎後,也有人邀約他開酒廠、做品牌。這些都促使他回歸初心,反思當初離開職場的原因。
2023/04/03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