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高愛倫
編按:熟齡期的人際相處,怎麼輕鬆愉快?不想再討好別人,但也別成為別人的拒絕往來戶。高愛倫觀察身邊讓人想親近的朋友,通常有這8種特質。
老而愉悅實在不難,誰都不需要逢迎遷就,反倒是越省力越容易樂活,幾個讓人偏愛親近的朋友都有「天聾八不」特質,那就是適度的裝聾作啞,話多話少都要得宜。
1. 不打悲情牌
天下第一傷就是以為自己天下第一慘。人人都有過不去的時候,大事小事芝麻事,無一不在考驗心有多寬,量有多大,不寬不大,容易讓傷口造成更多併發感染,苦上加苦。
苦,可訴,訴,要節制。
我年輕時在人生路上翻過大跟斗,現在的我當然已不復記憶養傷過程,但是「聽說」那時的我也很喋喋不休,讓朋友又憐又煩。
擊鼓鳴冤的悲情,期待得到什麼?同情?公平?反敗為勝?提振精神?我的經驗印象,好像是什麼效果都沒有,只是不停地墜落、墜落⋯⋯。
人生裡無可避免會出現悲情戲,但不讓悲情成為人生僅有的調性,是必須扭轉的風格。
2. 不演霸王戲
霸王不只出自宮廷衙門,也有街頭霸王、職場霸王、家庭霸王。
有能量又有聲量,或許是常態,也被視為當然,但是有能量卻保持四平八穩玉樹臨風的舉止,才真正令人折服。
社交飯局結束後,很多主人開始對客人說謝謝,客人説:「你請我吃飯,怎麼還跟我說謝謝?」
想一想,主人説謝謝很有道理,「你的山珍海味是富貴,我的粗茶淡飯多滋味」,「安於自己」是最新的思潮,此念強大後,「應邀」是禮貌也是認同,別以為現代人稀奇作客,主人態度才是一切。
飯局只是其中一例,盛情才是王道,盛氣讓人繞道。
3. 不說風涼話
人家好,你鼓掌,人家不好你莫笑。
幫不上忙,別吹牛,不想幫忙,別作秀。
你買了一個昂貴的必需品,鄰座的那個人説:「你怎麼不找我?我可以打65折。」
你已經訂了一個行程,插嘴的這位又說:「我去過,超爛,你怎麼會跟他們出團呢?」
這就是風涼話,這就是好心露惡意;這就是自認很罩得住的人,卻不被別人看在眼裡的道理。
4. 不做是非人
不要做朋友圈的情報頭子。誰的事都知道,絕不是好事。
越要證明自己無所不知,越需要到處打探,熱心的結果,是招致莫須有的誤會,但是因俠心義膽,體貼善解,而成為朋友最信任的主動投訴對象,當然就是難能可貴的清風聲譽。
做一個人畜無害的角色,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人性裡總有一點炫耀的虛榮;如果願意自詡封閉,消息不靈,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傳言裡的當事人。久而久之,善意可見。
5. 不誇大自己
好的行為,自己貫徹才真;好的名聲,他人傳頌才算。
一個人樂善好施的慷慨,一定和個人生活應對得上,同一個生活圈也會感覺出來。
好事不出門?這是我們可以一起來破除的魔咒。
願意把朋友的善事散播出去,就是布施,就是傳福音,就是發揮深入淺出的善知識。
關於自己,好事多做,總有人看得到,好事嘴説,說多了,所有列舉的事說不定還讓人不相信起來。
德高望重的名人,更懂得謙虛待人,選擇有益身心健康的話題。
6. 不感慨感傷
少年不喜老人言,實因感慨太氾濫。
我也不怎麼喜歡聽這些:
「見一次少一次」(那怎麼辦?別見面,把次數儲存起來?)
「如果當初不是他⋯⋯」(那怎麼辦?你能穿越,回到從前?)
「窮人,身在鬧市無朋友;富人,居在深山訪客多」(有這回事?那是自己沒看清人生)
有點年紀的我們圍坐同聊,好像多半的體會是:社會環境對老人不友善。
但是生過重病如今卻容光煥發的她説:「也許不是別人遺棄我們,是我們放棄又嫌棄別人。」聽罷,我哈哈大笑,覺得老了的自信還是很符合吸引力法則,是好事一樁。
7. 不輕諾無信
隨便說隨便忘,有如搬磚砸招牌。
把別人的大事當耳邊風,會毀了來得及扭轉的黃金時間,那還真不如兩手一攤的直接坦率,讓人家先一步危機處理。
8. 不恭維過度
存好心,説好話,但是恭維的好話,真的不要説過頭。
常見恭維的話,説的有口無心,驢頭馬嘴亂拼裝,讓受者尷尬不已,不知是讚美還是諷刺。
她不是外貌取勝,就跟她談才藝,她沒有才藝,你可談觀點,她沒有觀點,你可以誇她不固執,她什麼都不出色,你可以讚她擅長傾聽⋯⋯就是別拿沒有的優點來做讚美主題,她尷尬,你虛假。
對一個人存在的小小優點表達「我看到了」,不只是最誠懇的讚美,也是最有鼓勵性的良言。
你喜歡那些朋友?他們「天聾八不」火候如何?你自己又練就幾招幾式?
我們不必討好別人,但是縱然再不在乎,被自己生活社群普遍接受與喜歡,終究是有益身心健康的舒適。所以,有時聾,有時啞,是好的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