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一年休假,在台東放空、散步、看日出!黃雅淳:人生要有段無所事事的時間,找回內在的神聖自我
身分如衣服,要隨季節更換。
文/林芳如 圖片提供/黃雅淳
編按:2020年秋天到2021年夏天,台東大學兒文所教授黃雅淳向學校申請為期一年的研究休假。這一年,她常常開著車到海邊看日出,白天看書、寫論文,傍晚出門散步,入夜後拿毛筆抄《心經》、《道德經》。日子規律而單純,但她曾為這看似一事無成的飄浮狀態憂心;如今回顧,這段渾沌的日子反而成為她找回內在神聖自我的契機。
採訪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黃雅淳,她第一句話是:「我想先跟你說謝謝,你彷彿是一個來自神聖地方的天使,因為你的一封信像一條線把我拉回來,我都快忘記了。」
那件快被遺忘的事,指的是黃雅淳向學校申請了為期一學年的研究休假,橫跨2020年到2021年,從前一年秋天到隔年夏天,那一整個學年,她只研究,不授課,忙碌的生命,終於有機會迎來短暫的停頓。
休假那一年,她習慣天還沒亮就開車去海邊,趕在太陽完全升起之前,走向沙灘坐下來,看天空中的彩霞。有時候距離沒算準,海浪打過來,還會打溼雙腳。
休假那年夏天清晨,黃雅淳喜歡到卑南溪出海口等待日出。
風大的時節,她不去海邊,改拿瑜珈墊到自家頂樓,開啟手機縮時攝影功能,拍每天日出的樣子,太陽出來的空檔,她就做瑜珈。有幾次,清晨的風太舒服了,她忍不住靜靜地躺著,靜靜地看雲飄過去。
「我那時候深刻感受到蘇東坡《赤壁賦》那種感覺,大自然的饋贈既是永恆的,可是我在這裡看雲,它又是剎那都在變化,那個生命的當下我彷彿獨擁這一切,多麼的幸福跟飽滿。」
飄浮是人生之必要 別急著找到新角色
休假那一年,黃雅淳常常跟大自然同在,也跟自己同在,她覺得很幸福。但其實,在那之前,她「身心都不太快樂」。
2022/12/11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