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陪姑姑練重訓,讓她蹲得下、手能舉!烏烏醫師:長輩人生到最後都能走能動,就是最好的禮物
下一篇

像義大利人般,為美好事物放慢活!Solo Pasta主廚王嘉平:人生要有「剩餘」,才能享受生活

陪姑姑練重訓,讓她蹲得下、手能舉!烏烏醫師:長輩人生到最後都能走能動,就是最好的禮物

不用長照的老年,是可以達成的!

文/陳莞欣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如何避免老後失能、臥床?大重量訓練,可以是預防退化的有效方法。「烏烏醫師」烏恩慈,2年前邀請70歲的姑姑一起練重訓,讓原本手舉不高、蹲不下的長輩,逐漸找回流失的能力,變得活動自如。人到老年,也能愈活愈好。

前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離世前2天仍親自接見新任首相、96年的人生中,臥床天數僅有一天。不少人在驚嘆女王的堅毅之餘,也好奇:不用長照的老年,如何達成?

我有信心,我姑姑到她過世的那一天,都還能夠自己走路。」禾馨婦產科診所主治醫師烏恩慈說。她經營臉書粉絲頁「烏烏醫師」,長期推廣孕婦運動,2年前也勸說70歲的姑姑加入大重量訓練的行列。練重訓2年後,原本手舉不高、膝蓋蹲不下的姑姑,變得活動自如,推著好幾公斤的槓鈴行走也不成問題。甚至,連性格也變得開朗。

為什麼銀髮族做重訓,有機會逆轉失能?烏恩慈指出,以漸進的方式,對身體施加重量的刺激,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才會「向上適應」,繼而提升體能的上限。打個比方,就像人在職場上,有點適度的壓力才會進步,可以完成更困難的任務。「姑姑現在可以推那麼重的槓鈴前進,自己走路當然沒問題。」

老人只能做溫和的運動、日行萬步就夠了?大重量訓練,才能長肌肉、防失能

烏恩慈回憶,2年前,姑姑的運動觀念和一般年長者無異,對重訓完全陌生。她先以身作則,養成規律重訓的習慣,再買教練課送給姑姑。「剛好我生日,她做重訓是送我這個姪女的生日禮物。」

過往,大眾總認為銀髮族不該做激烈的運動。最好是溫和的走路、打太極拳,才不會受傷。但烏恩慈指出,這些所謂的「溫和」運動,並不足以幫助年長的身體應付老後的挑戰。

她舉例,姑姑性格獨立,以往喜歡自己開車出門,也有日行萬步的習慣。然而,隨著年紀增長,她除了糖尿病、血壓稍高等常見的熟齡慢性病外,生活自理能力也逐漸退化。例如,因為手舉不高,無法自己扣上內衣;膝蓋蹲不下,外出一定要找坐式廁所;因為怕跌倒,不敢自行走樓梯。

走路,雖然可以打破久坐的生活型態,卻無法訓練上肢,也沒辦法減緩肌肉和骨質流失。相反的,完整的大重量訓練,上下肢需要負重往不同方向施力,才能讓身體更全面地變強壯。

大重量訓練,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長者找回流失的能力。

「我覺得大家對於銀髮族運動的想像,有非常多錯誤。」烏恩慈直言。銀髮族當然可以練重訓,只是教練必須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素質調整動作,以達到安全進步的目標。

文未完!登入會員後即可觀看,請登入免費註冊後閱讀全文,謝謝

2022/10/31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像義大利人般,為美好事物放慢活!Solo Pasta主廚王嘉平:人生要有「剩餘」,才能享受生活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