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抵達心的深度平靜!李清玉:走路讓人享受獨處,做自己一生的朋友

走過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抵達心的深度平靜!李清玉:走路讓人享受獨處,做自己一生的朋友
2022.09.30
51,064
作者|陳莞欣
責任編輯|陳莞欣

作者|陳莞欣 2022.09.30

責任編輯|陳莞欣51,064

文章用聽的
00:00 15:34 1

文/陳莞欣 圖/李清玉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走路,可以讓身體健康、心靈平靜!3年前,李清玉決定送自己一個禮物:踏上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她花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從起點瑞典的錫朗爾,走過近600公里路程,抵達終點挪威特隆赫姆。在長距離步行的過程中,整理思緒、學著接受生命的意外。走路,最終要抵達的是自己的心。

一趟不特別講究美食和舒適住宿的旅行,每天還得背著行李走許多路,為何有療癒人心的力量?

「遇到中年危機的話,很推薦來趟朝聖之旅喔!」李清玉笑說。3年前,她踏上北歐的聖奧拉夫朝聖之路。一個月的徒步旅行,從瑞典出發,一步一腳印走過600公里的路程,回到居住地挪威。旅程結束後,她得到一身結實的肌肉,心靈更是無比的踏實。

走過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抵達心的深度平靜!李清玉:走路讓人享受獨處,做自己一生的朋友_img_1

李清玉形容,朝聖之旅有療癒人心的力量。圖為她2021年第二次踏上聖奧拉夫之路的古德布蘭茲達爾路徑。

中年人生需要來點挑戰,決定出門走走!走路是梳理心靈、重拾健康的好方法

從小在台灣成長、求學的李清玉,工作幾年後赴瑞典留學。在一次歐洲自助旅行期間,她認識了現在的挪威老公,婚後定居挪威第三大城特隆赫姆,目前任職於當地市政府的環境部門。

在台灣的求學過程一路順遂,移居挪威後人生卻遇上瓶頸。李清玉說,她喜歡孩子,挪威的職場環境也很適合育兒,但成為母親後,生活重心難免圍繞著孩子打轉,沒有太多時間照顧自己的身心需求。隨著兒子逐漸長大,工作也穩定了,她先從跑步健身開始,重整生活秩序。

在挪威,騎單車、走路是人們非常習慣的移動方式。她每天走路到辦公室上班,閒暇時也常獨自或和家人出門走路。一個人的時候,她藉此整理思緒、或邊走邊聽台灣的PODCAST節目。北國冬天天候不佳、路面結冰難以走路時,總讓人鬱悶,李清玉笑說亞熱帶長大的孩子,不擅走冰的技巧,「我覺得自己瞬間老了幾十歲呢。」

她會動念走朝聖之路,則和妹妹有關。李清玉的妹妹小歐,是台灣最早踏上四國遍路的旅人之一。2017年的春天,她加入妹妹和友人的四國遍路之旅,在10天內走完150公里的德島發心道場路段,首次體驗長程行走。

李清玉回憶,和妹妹一起走不用煩惱食宿,到哪都有人照顧,可說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徒步旅行體驗。不過,在她心中,四國遍路是屬於妹妹的朝聖之路。「這次我想要自己作主,找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相較於日本四國遍路、西班牙聖雅各之路,北歐的聖奧拉夫之路則是台灣人較不熟悉的朝聖路線。中世紀時,挪威的尼達羅斯(特隆赫姆舊名)也曾是聖地之一。朝聖者絡繹不絕的來到此地,也開拓出幾條主要路線。16世紀宗教改革後,當局禁止朝聖活動,聖奧拉夫之路隨之沒落。直到近年,才在有志之士的推動下復興。

聖奧拉夫之路的主要路線分為東西向的「聖奧拉夫路徑」和南北向的「古德布蘭茲達爾路徑」,前者從瑞典錫朗爾出發,後者則是由挪威首都奧斯陸出發,兩者的終點都是特隆赫姆。李清玉從辦公室往外看去,終點里程碑尼達羅斯大教堂,正好就在她的視野之中。走在城市內,也不時會看到指引朝聖者方向的標示。

走過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抵達心的深度平靜!李清玉:走路讓人享受獨處,做自己一生的朋友_img_2

聖奧拉夫之路的主要路線分為東西向的「聖奧拉夫路徑」和南北向的「古德布蘭茲達爾路徑」(出自Pilegrimsleden.no)。

眼前的路標,就像老天給的訊號。她開始好奇,從起點走到終點,路上會是怎麼樣的風景?2019年的夏天,她請了一個多月的休假,從特隆赫姆搭火車到瑞典錫朗爾,正式踏上聖奧拉夫之路。

朝聖旅途彷彿人生縮影  無法計畫,不如坦然擁抱意外和驚喜

回憶出發前的心情,李清玉說,走聖奧拉夫之路像一場人生實驗。她雖愛嚐鮮,畢竟沒走過那麼長的路,也沒把握一定能成功。但,「我真心希望每一步路都是我自己走過的。」

曾在瑞典留學的她,刻意選擇兩條主要路徑中,比較少人走的東西向路徑。北歐地廣人稀,沿途除了幾個鄉鎮外,盡是綿延不絕的自然風光:森林、山丘、湖泊、河流、野花。光是瑞典的路途,她就經過了3個瀑布。常常走在路上,只有自己和天地獨處。

走過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抵達心的深度平靜!李清玉:走路讓人享受獨處,做自己一生的朋友_img_3

聖奧拉夫之路上,有著大片的自然美景。圖為瑞典的河川瀑布。

在朝聖途中,李清玉也碰過不同的朝聖者。像是60多歲、身材精實的加拿大退休教師米瑞兒,有豐富的朝聖旅行經驗;30出頭的荷蘭人丹尼斯剛辭掉工作、和女友分手,想透過朝聖之旅療癒童年的創傷。有些朋友至今仍有聯繫,每個相遇都是交流的契機,豐富了她的旅途。

走過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抵達心的深度平靜!李清玉:走路讓人享受獨處,做自己一生的朋友_img_4

李清玉和朝聖之路上的荷蘭夥伴丹尼斯。

過往,信徒因宗教信仰踏上朝聖之路。現代人未必有信仰,上路後卻常能更靠近自己的心,體悟生命的道理。李清玉坦言,自己一直是愛做計畫的人。兒時考試,總要把課本背得滾瓜爛熟。但隨年紀增長,她發現再周全地準備,都可能有突發的意外。旅途中有藍天白雲,但也會遇到烏雲密布、風雨交加的時刻。

行程中有一天,天氣預報顯示大雨將至,偏偏當天預計行走的路段又特別長,讓她心慌意亂。當天早上醒來,她在床上聽著窗外的雨聲,心中出現兩種聲音。擔憂的聲音說,「整天下雨又不能好好休息,怎麼辦?」但另一個聲音則告訴她,「如果妳真的很想走,就上路吧!真的濕透真的累壞,當下再面對就好,為什麼要預約害怕呢?」

上路後雨勢很大,但不如預期中驚人,她和旅伴丹尼斯走完一條又長又泥濘的上坡路,想找個地方休息。沒想到,在偏僻的山村,竟有家手工巧克力店。當天並非營業日,但老闆蒂娜湊巧在店裡等人,她為兩位朝聖者開門,並端上熱咖啡、手工巧克力招待。

「在驚慌日那天吃到手工巧克力,心情因此大反轉。我覺得自己受到聖者的眷顧,看來人間真的有天使存在啊!」李清玉笑說。現在她學會接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說法,放下擔憂,也是人生重要的練習。

走過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抵達心的深度平靜!李清玉:走路讓人享受獨處,做自己一生的朋友_img_5

蒂娜的手工巧克力,是驚慌日的大確幸。

走路如同行動禪  享受獨處,當自己最好的朋友

雖然走路不輕鬆,旅途結束時,卻讓人神清氣爽,有種脫胎換骨的感受。朋友見到李清玉都說,真的是「脫脂」了!不僅如此,隨著生活逐漸回歸日常,她仍察覺自己的狀態已有細微的改變,例如慢跑時、生活時,呼吸變深了。隔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爆發,她遭遇不安也能保持平靜的心情。「我很慶幸,之前的朝聖大旅行,就像提前為自己的心靈打了一劑疫苗,提升了抵抗力。」

她回想起那段長距離步行的日子,放下柴米油醬醋茶的日常,正好可以好好專注整理自己的內心。行程開始時,她每天會將一位過去生命中相遇的人「請回」心中,一起走一段路。像是出發前,從小陪她長大的外婆過世了她邊走邊想外婆的人生圓滿結束,眼淚很自然地流出。「那不是難過或痛苦的淚水,而是突然間有種感動的靈光,一種深層的情緒。它上來了,我就迎接。」

她形容,走路就像打禪或冥想。在重複、規律的步伐中,覺察自己的每個念頭:疲憊、痛苦、開心、擔憂、喜悅。情緒無論好壞,總會出現又消失。「我們常會把痛苦放大,把開心的事視為理所當然。其實,喜怒哀樂都是平等的。朝聖,其實就是一種淨化的過程。」

懂得與情緒和平共處,就能和自己好好相處。李清玉說,年輕時台灣還不太流行自助旅行,她就開始當背包客到處跑。大學同學視她為「奇葩」,問她一個人旅行不會很孤單嗎?當時給的回答,她至今依然記得:「為什麼要感到孤單呢?我們一輩子要好好相處的人,不就是自己嗎?」

徒步旅行過後,她感到一種心如止水的平靜,再次確認獨處是一種享受。「我人生的一大目標,就是當自己的好朋友!」

想走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上路前要做哪些準備?

對於想走聖奧拉夫朝聖之路的人,李清玉建議,可以先上挪威朝聖中心(Pilegrimsleden.no)的網站,查詢數位地圖、沿路上的住宿點,也可以找運送行李的服務,資訊非常詳盡。她選擇上路前先訂好每一天的住宿,以免走得很累,當天卻找不到可以落腳的地方。

此外,聖奧拉夫朝聖之路不論是東西向或南北向,路程都長達約600公里。想在一個月內走完,一天平均要走20公里,有些路段還是有坡度的山路。每天步行4-5個小時,不少朝聖者會走到腳掌起水泡。她平常就有走路的習慣,出發前更時常一天健走15-20公里、參加路跑賽事,讓自己適應長程步行的狀態。

行走時,最好以朝聖中心的數位地圖和路標為主要的參考。Google地圖因為沒有朝聖之路的標記,只能當作輔助用,確認自己當下的位置。此外,朝聖的行李不宜太重。因北歐夏季也可能涼爽,要注意保暖,她準備了不同季節衣物、雨具、健走杖、急救包、常備藥膏、補充熱量的堅果等食物,背包不含食物、飲水負重約8公斤左右。

走過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抵達心的深度平靜!李清玉:走路讓人享受獨處,做自己一生的朋友_img_6

聖奧拉夫之路上的風景與朝聖路標,圖為南北線上的朝聖路標。

北歐地廣人稀,路上不一定有可以補給的商家或餐廳,安排行程時要做好準備,此外就盡量隨遇而安。李清玉強調,畢竟朝聖之旅和一般旅行不同,「不管你再怎麼鉅細彌遺地規劃,都不可能保證行程都如你預期。有時候是天氣,有時候身體會有一些狀況,機動調整不要勉強。」

2019年,李清玉順利全程步行抵達朝聖終點。2021年夏天,她和一個加拿大朋友一起,又完成了從奧斯陸出發的南北線。朝聖會上癮,走完一次就會想計畫下一次。她在左腳腳踝刺上朝聖標誌,像是給自己的宣示:「進入人生下半場之前能愛上走路,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人生即朝聖,我希望能夠一直走下去!」李清玉深信,一直走下去,人就能一直保持幸福。

走過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抵達心的深度平靜!李清玉:走路讓人享受獨處,做自己一生的朋友_img_7

李清玉刺在左腳踝上的刺青,她深信,一直走下去,人就能一直保持幸福。

相關閱讀:李清玉著,《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從瑞典到挪威六百公里徒步回家的故事》,暖暖書屋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