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行,長途飛機睡不著、時差難調?史丹佛睡眠名醫的8個好眠秘訣
往東飛或往西飛,睡眠調整策略不同。
文/拉斐爾・佩拉約 圖/Shutterstock
編按:久未旅行,很想飛遠一點、玩點大的?不過飛機上的睡眠與時差問題,該怎麼調整,可以讓自己睡得好,不管到哪個國家玩都元氣滿滿、氣色好好?史丹佛睡眠名醫拉斐爾・佩拉約親授重點。
我有很多在飛機上睡覺的經驗,通常是坐經濟艙的時候。但無論搭任何機種航班,無論坐在哪裡,都無法保證我們會睡得好,經濟艙座位不斷縮小,甚至讓小睡都成為嚴峻的挑戰。
如何在飛機上睡覺?8個小細節助你入眠
每次飛行前,我都會想是否還打算睡覺,如果真要睡,需要做什麼準備。以下是我的建議:
1. 如果你打算在飛機上睡覺,白天請不要攝入咖啡因。
2. 請穿寬鬆衣服和容易脫掉的鞋子(但絕對不可以脫襪子!)。
3. 如果燈光使你無法入睡,請帶上眼罩。
4. 如果你會被飛行中本來就有的噪音打擾,如駕駛艙通知、噴射引擎的聲波,請攜帶降噪耳機或耳塞。我更喜歡耳機,覺得它們比耳塞更好用、更舒適、更安全,因為你隔一段時間就要聽到周遭發生的情況,機組人員和其他乘客也更能一眼分辨出你帶著隔音。如果你喜歡聽音樂或podcast入睡,耳機還可以為你提供娛樂服務。
5. 如果你是一個人旅行,請勿在飛機上服用安眠藥。這樣會讓你對周圍環境的反應力降低,很容易出事。如果安眠藥的藥效比飛行時間長,到了目的地下機後會更危險—特別是如果你打算在下飛機後還要開車。
6. 如果你是會打呼的人,請略過機上雞尾酒。喝酒會使你的鼾聲更大,鼾聲會在整個飛機上迴盪。
7. 如果你正在使用CPAP陽壓呼吸器,請帶著上飛機。現代的CPAP呼吸器已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署(FAA)批准,可以在飛機上使用。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不自在,但對同行乘客來說,如果不戴的另一種選項是如雷鼾聲,他們可能一點也不介意你戴呼吸器。
8. 大多數的飛機座椅不是為了睡覺設計的,以不自然的姿勢睡覺會讓脖子不舒服。更糟的是,當我們睡著時,頸部肌肉會放鬆,若是坐著睡覺,頸部一放鬆,頭部位置會突然掉下來,我們就會驚醒。旅行枕頭會給你額外的支撐,維持頭部和頸部在一直線上並減少頸部壓力,讓你坐著睡得更好。
如何調整時差?小於3天的旅行乾脆別改變作息
人類的近日節律已演化成會在一年中逐漸變化,它無法處理時區突然切換。這就是我們經歷時差的原因:我們的內部時鐘與周遭世界不同步,導致睡覺作息被打亂。其他身體節奏,如飲食規律,也受到干擾。我們覺得不舒服,出現易怒、疲倦、頭痛症狀。
一般說來,生理時鐘每越過一個時區就需要一天來調整。因此,穿越3個時區的旅客應該會有3天不舒服的日子。(如果你旅行來回的時間少於3天,就按照家鄉的時區規律作息,你會感覺好一些。)
幸運的是,如果旅行時間較長,有一些有效的策略可以調整時差,減少因為突然時間瞬移造成不適:
1. 盡可能地暴露在光線下。到達新目的地後的隔天早上,請一起床就盡快讓自己去照光,盡可能地暴露在光線下。
2. 下午做一些運動趕走湧現的睡意。
3. 多喝水,避免飲酒。在飛機上如此乾燥的地方,多喝水是很好。酒精會讓調整時差變得更困難,尤其是在已經睡眠不足的情況下。
4. 如果你往東走,時間會縮短一天,上床睡覺的時間會比你習慣的生理時鐘早。所以請在出發前幾天就提早睡覺,適應新時區的時間。盡量不要在飛行中小睡,這樣在新時區就能更輕鬆地入睡。入境時盡可能避免強光——因為你希望大腦接觸剛入夜的時候。如果你坐夜班飛機向東飛,在清晨抵達目的地,那麼會在新時區接受最大量光線曝曬,這樣可以幫助你保持清醒。
5. 如果你往西走,時間會延後一天,在飛機上小睡片刻可以幫助你在新時區保持清醒。適應往西走的時差通常比適應往東走的容易,因為晚睡比早睡容易。
6. 如果你出門在外的時間不超過5天,而你想維持和家鄉時區一樣的生活作息:生物時鐘有讓我們逐漸想睡的傾向,我們想睡的時間通常會比一般清醒時間早2個小時來到。當你在新時區接近這個時段時,小睡一下,會讓你的睡眠作息維持得像在家一樣。
7. 如果時差嚴重已影響運作能力,可在短時間使用安眠藥或提神用品,可單獨使用或搭配都可以。短期吃藥有助適應新的時間作息。請與你的醫生商量,在你到達新目的地後,可服用幾天藥,然後回家後再吃幾天。
(本文摘自拉斐爾・佩拉約著,《好好睡一覺:史丹佛睡眠名醫親授,一夜好眠的最新科學解決方案》,奇光出版)
2022/09/1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