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運動6小時,視覺年齡少10歲!林湘羚:運動讓我走出憂鬱,凍齡只是順便而已
動起來,可以讓人脫胎換骨。
文/陳莞欣 圖/林湘羚提供
編按:運動可以抗老化,是真的!國小老師林湘羚,因為喜歡運動,一週至少打羽球6小時,平時還會在家重訓。假日登山、走步道,偶爾跑步、溯溪、潛水。少坐多動的生活型態,讓她外貌看起來遠比實際年齡年輕。運動,如何讓人從生理到心理,活成一個更好的人?
俗話說,運動是免費的保養品。但若非親眼看見實例,或許很難體會此一老生常談的真意。
51歲的林湘羚是花蓮國小英文老師,也身兼多種身份:溯溪嚮導、山難搜救員、攀樹高手、業餘羽球賽事選手、潛水愛好者。每年放暑假時,她會協助經營民宿的伴侶,為遊客規劃深度戶外旅遊行程。
身為溯溪嚮導,林湘羚常為民宿的客人規劃出遊行程。
儘管常在戶外東奔西跑,素顏的她,臉上卻幾乎沒有皺紋。相差11歲的姪女、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安欣瑜,便如此形容:「歲月就這麼違反常理地靜止在阿姨臉上,甚至很多人以為她是我的同齡朋友!」
林湘羚(左)和姪女、家醫科醫師安欣瑜(右)合照。熱愛運動的兩人,外表看起來比實際更年輕!
運動,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命狀態。由裡到外,成為更好的人。怎麼辦到?
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是真的! 找回運動習慣,走出憂鬱泥淖
「長大後,我才發現喜歡運動的女生出乎意料的少!有人怕曬、有人不喜歡流汗的粘膩感,都是原因。」林湘羚說。身為都市小孩的她會愛上戶外活動,和童年的特殊經歷有關。
10歲那年的夏天,林家大姐在阿里山上的里佳部落當代課老師教書。不想寫暑假作業的她,跟著上山陪讀。當年,從最近的公車站走到部落,路程長達4、5個小時。開發甚少的山區,保留了許多原始的生態。像是上課時,窗外會有過境的老鷹成群飛過;梅子盛產時,全校師生拿著水桶在樹下採摘。山上的濃霧、雲海、溪流,都是平地看不到的景色。
林湘羚回憶,僅有兩個月的山上生活,讓她深刻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我會那麼喜歡戶外活動,可能和那段生活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學生時代,她游泳、打藍球、參加體操隊,盡情享受運動的快樂。
童年時在山上的經歷,讓林湘羚愛上自然與戶外活動。
29歲時突發的產後憂鬱,是她生命中少數「不能動」的日子。新手媽媽極為忙碌,幾乎無暇照顧自己。她認為,自己生性樂觀,根本沒想過得憂鬱症的可能。然而,不對勁的感覺卻揮之不去。她察覺自己陷入一種懶洋洋的狀態,書快看完、追劇快到結局時,心情會莫名恐慌、焦慮。
有次,她讀到知名作家吳淡如的作品,提及弟弟因憂鬱症離世。書中列出憂鬱症的指標,「10項我大概中了7項,當時我赫然發現,我好符合憂鬱症的描述呀!」
為了擺脫憂鬱,她選擇了最方便而有效的方法——讓運動重回生活。一週打3、4次羽球,讓大腦分泌腦內啡,情緒也慢慢地變得穩定。她說,運動確實不輕鬆,但是辛苦到了一定門檻,大腦便會給予回饋。「那種爽快,真的是運動量要夠,才能體會到的High!」
一週運動至少6小時! 以多元項目,鍛鍊身體的不同能力
2022/08/09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