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生命卡住時,跳舞讓身心自由、更愛變好的自己!〈50後,自由。〉熟齡當代舞MV素人舞者分享
下一篇

58歲買間自己的小宅,人生重開機!50+讀者麗玲:女人在婚姻中,仍要有可以「出走」的秘密基地

生命卡住時,跳舞讓身心自由、更愛變好的自己!〈50後,自由。〉熟齡當代舞MV素人舞者分享

讓舞蹈帶領身心,到達你想去的地方。

文/陳莞欣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2022年夏天,《50+》推出〈50後,自由。〉熟齡當代舞MV ,由一群素人舞者,演繹經典民歌〈橄欖樹〉。50後跳舞,不是為了和人比賽,也不追求跳得和大師一模一樣。跳舞,是一段認識自己,解放身心的過程。這股力量,甚至能帶人走出低潮,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經典民歌〈橄欖樹〉的歌聲揚起,《50+》的學員開始起舞。身體流動的線條,如風吹過枝枒,靈動而悠長。很難想像,不過2、3年前,他們都是舞蹈經驗有限的素人。

〈50後,自由。〉熟齡當代舞MV ,述說熟齡舞者的生命故事。

2022年夏天,《50+》與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合作,推出〈50後,自由。〉熟齡當代舞MV。參與MV演出的王小玲、崔硯貞、王麗玲,都是從2019年開始參與《50+》學院舞蹈工作坊、課程的學員。

在學舞之前,王小玲曾在國外經商多年。49歲回國後,她專心帶孩子、當主婦,一刻不得閒。「主婦很難培養興趣,因為有很多事要做,很容易分心。」直到孩子上大學,她才放下為人母的責任,思考人生下半場的規劃。

同樣面臨空巢期的,還有前業務助理崔硯貞。40多歲時,她長期服務的公司歇業、先生生病,不久後過世。53歲時,她正式從職場上退休。此時,孩子皆已獨立、離家,媽媽還有什麼事可做?「我看到50+的玩舞工作坊,只考慮一分鐘,馬上報名!」

生命卡住時,跳舞讓身心自由、更愛變好的自己!〈50後,自由。〉熟齡當代舞MV素人舞者分享_img_1

50+學員王小玲(右一)、崔硯貞(左二)。

退休國小老師王麗玲,人生的前55年認真扮演好老師、媳婦的角色。但退休後的3年,她接連遭遇父母過世,和另一半的關係也陷入低潮。當時一心想出走的她,原本只想到台北跳舞,找個理由離開新竹的家。沒想到一跳成主顧,從此愛上跳舞。

生命卡住時,跳舞讓身心自由、更愛變好的自己!〈50後,自由。〉熟齡當代舞MV素人舞者分享_img_2

50+學員麗玲(前),以「離家出走」為契機,愛上跳舞。

放掉給身體的拘束!第一次跳舞,才發現身體可以如此自由

跳舞,一定要肢體靈活,跳得像老師一樣精準才算數嗎?

王小玲笑說,從前的她性格低調,不習慣成為人群注目的焦點。第一次上《50+》學院和兩廳院合作的「玩舞工作坊」前,她內心有許多小劇場:自己個子太高,會不會讓畫面不好看?當代舞如此高不可攀,自己怎麼可能像專業舞者般起舞?「上課時,我覺得自己這也沒做到、那也做不好,很不好意思。」

然而,當時玩舞工作坊教師蘇威嘉的引導,打破了她對舞蹈的刻板印象:跳舞,不需要跟老師跳得一模一樣。當代舞創造了一個開放的空間,讓肢體自由的流動。重點在成為自己,無需在意他人。

她想起自己18、19歲的少女時期,在那個還有舞禁的年代,出門跳舞得冒著被父母斥責、甚至體罰的風險。儘管如此,聽到音樂、舞動身體,仍帶給她莫大的喜悅。專心跳舞,可以忘掉煩惱,讓身體引領心靈抵達前所未有的境界。「我現在的快樂,就像19歲時一樣。」

即使是毫無基礎的素人,也能很快感受到跳舞的魅力。王麗玲回憶,她過去沒有運動習慣,但在老師的鼓勵下,試著「為難」自己。一次次的轉圈、伸手、彎腰,打開僵硬的身體。「你會發現,原來手可以伸這麼長、背可以折這麼彎。自由,就是不停拓展自己的限制。」

熟齡愛跳舞,有哪些好處?釋放情感、建立自信,健康地變美

跳舞,打破的不只是身體的限制,也釋放了被壓抑的情感。特別是當代舞的演繹方式,能讓舞者更自由的表現自身想法。每次跳舞,都是一次梳理記憶與情緒的機會。

學舞前幾年,王麗玲告別了最疼愛自己的父親。在早年重男輕女的社會氛圍下,父親始終不吝於給她資源。「小時候一碗陽春麵1塊錢,他買了一顆50塊的蘋果給我吃!可見他有多疼我。」然而,年邁的父親在加護病房過世,父女倆沒能好好告別,始終是她心中的遺憾。

有次上舞蹈課,老師請同學挑一首曲子編舞。她選擇以「跟爸爸說再見」為主題創作。跳舞時,她想起和爸爸之間的對話、他呼喚女兒的名字、和孩子說再見⋯⋯。往日的哀傷、遺憾,都成為創作的基底。「跳舞,讓你淘洗自己的情感。有時會痛一下,但繼續淘,直到你覺得夠了,可以放下了。

身心自在後,人的氣場也隨之改變。崔硯貞笑說,舞蹈已成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有時搭火車,聽著手機裡的音樂,人就開始擺動。現在的她,自覺舉手投足的姿態都和過去不同。早上起床,她會看著鏡子,鼓勵自己:「不錯喔,今天這樣很美,人看起來很舒服!」

熟齡學舞,目的不是和他人比較,而是超越昨日的自己。就算跳一模一樣的舞碼,舞者的個人特質差異,也會展現不同的細節。以〈50後,自由。〉熟齡當代舞MV為例,有人的舞姿修長優雅、有人茁壯而充滿生命力,各有各的美感。

從健康促進的角度來看,跳舞也是一種運動。王小玲笑說,每次跳舞時,大腦和身體都在學習。記動作、數拍子、留意自己和他人之間的互動,都能刺激腦袋,愈動愈靈活。身體的各肌群也變得強壯,連平時上下樓梯的腳步都輕快許多!

〈50後,自由。〉熟齡當代舞MV  幕後心得  50後要自由釋放情感、盡情表現自己

在《50+》學院與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合作的熟齡當代舞課程中,每次上課都會播放一首經典歌曲,勾起學員們的生命經驗。例如,〈我只在乎你〉、〈飄洋過海來看你〉、〈女人花〉、〈恰似你的溫柔〉⋯⋯等。本次〈50後,自由。〉熟齡當代舞MV,則以作家三毛作詞的〈橄欖樹〉為主題。

有趣的是,同世代的舞者,因爲生命經驗差異,每個人對這首歌的詮釋都不同。王小玲提到,少女時代,三毛的流浪文學紅透半邊天,激起她對「流浪」的嚮往。她20歲離開台灣,到遙遠的巴拉圭經商,一去就是20年。「在國外的日子很自由、奔放,但你也會覺得自己四處飄浮,好像沒有根。」人過中年,才能體會不再流浪,終於回到家的幸福。

對王麗玲而言,〈橄欖樹〉則讓她想起家門前曾有一棵80多歲的老樹。幾年前,政府因故決定移植老樹,將它連根拔起。搬了新家的老樹,樹皮脫落至只剩一小片,仍頑強地長出新芽。樹的生命力,給當時低潮的她很大的鼓勵:「我一直跟那棵樹說,拜託你活下來,不要離開我。」

第一次跳〈再見!橄欖樹〉時,她數次邊跳邊掉淚。不只想起老樹的重生,也想起自己這3年來,因為學舞發生的種種改變,活出不一樣的生命。回想過去,心中的傷痛不再,反而充滿了感謝。「現在的我,可以重新看到光。」

生命卡住的時候,就跳舞吧!崔硯貞回憶,50歲前後面臨了各種失去,婆婆、先生、公公,先後離世。然而,生命的安排總是出人意料。3年前的她,從未想過自己會熱愛跳舞,甚至還多次站上舞台,享受表演的樂趣。她鼓勵同輩人,不要顧慮太多,「到了這個年紀,有機會嘗試就去試!」開始跳,改變自然會發生。

2022/08/03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58歲買間自己的小宅,人生重開機!50+讀者麗玲:女人在婚姻中,仍要有可以「出走」的秘密基地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