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才能防肺癌?陳晉興醫師:從天然食物攝取9類能抗氧化的營養素,不讓毒素「沾」上細胞致癌!
日常飮食影響力,不輸環境致癌因子。
文/陳晉興、梁惠雯 圖/Shutterstock
編按:肺癌已成台灣人新國病!該如何預防?研究指出,不僅是空汙,吃進身體的東西也對肺癌有一定的影響。那麼,該怎麼吃、吃什麼才能防肺癌?陳晉興醫師指出,天然食物營養素能幫助我們預防基因變異,或是增強防禦力,以避免細胞病變。該如何為自己挑選防癌飲食?
日常飮食影響力不輸環境致癌因子,但卻容易被忽略。
日常飮食攝取相關的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等,以及營養不均(包括過量或攝取不足),都在「上游」的基因突變起始階段,扮演著重要的催化角色。
本土環境5大可能致癌來源 其中2項台灣特有
2020年,臺大醫院胸腔外科與中研院化學所所長陳玉如、院士楊泮池等學者,於國際權威期刊《細胞》(Cell)發表一份研究論文,這個研究發現,台灣不吸菸肺癌患者的癌細胞基因具有5種突變特徵,也比對國外致癌突變特徵資料庫後,推論出本土環境中有5大可能的致癌來源。
5大可能致癌來源的部分,有3項與西方人相同——輻射、烷化劑及多環芳香烴;另外2項,則為台灣人身上特有的,即硝基多環芳香烴及亞硝胺化合物(如煙燻或鹽醃肉類、菸酒檳榔、煎烤炸等含亞硝酸鹽食物,會和胺類食物結合,形成致癌物亞硝胺)的暴露。
簡而言之,這個研究成果顯示,不僅是空汙,吃進身體的東西也對肺癌有一定的影響。
吃什麼才能防肺癌?攝取天然食物防禦、抗氧化、保護DNA
很多人會問,要怎麼吃、吃些什麼,才能預防肺癌?
事實上,所謂的防癌飮食,就是著重在一些天然營養素的攝取。因為許多天然營養素與植化素(phytochemicals),都具有強大的防護功效,能幫助我們預防基因變異,或是增強防禦力,以避免細胞病變。
天然食物中富含的營養素,具有3大功效:
1. 對抗自由基(free radicals)帶來的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
2. 避免基因斷損,保護DNA完整性。
3. 擔任防禦功能。
首先關於自由基的部分,自由基會攻擊基因,造成基因突變。人體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氧化還原作用,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適量的自由基對人類有益,但過量的話,卻可能破壞或攻擊人體正常細胞、DNA等,而導致細胞變性(degeneration),造成老化和各種慢性疾病,如癌症等。
當身體存在過多的自由基,卻無足夠的抗氧化物(antioxidant)來平衡,就會造成細胞受損、器官功能喪失等不良影響,特別是黏膜層的傷害。黏膜層像是一道防護牆,在呼吸系統中,肺部、氣管的表皮層上都有黏膜,這道先天免疫防線完整的話,外界異物或毒物就不容易「沾」在細胞上而致癌。所以透過飮食中「抗氧化物」的攝取,可以降低氧化壓力,減少細胞老化、脆弱、突變與死亡的風險。
如同前面提到的,癌症的產生是來自基因的損害,許多營養素本身就具有基因保護作用,能防止基因變異。
至於防禦的功能,指的是阻絕外部毒物入侵,例如吃些能夠生津潤喉、潤肺的食材,作用就在此;以及幫助排毒,當毒素進入腸胃道後不會被吸收,就能使致癌風險性下降。這含括了先天免疫及後天免疫機制,都可靠營養素來強化。
癌症易上門的飲食組合 高脂肪且蔬果不足
高脂肪且蔬果不足的飮食組合,會造成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的缺乏,容易讓癌症找上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攝取400~800克(約4~8小碟)的蔬菜水果,有助於預防癌症;同時也建議,脂肪攝取量應限制在每日總熱量攝取的15~30%之間,其中飽和脂肪不可超過10%,反式脂肪不可超過1%。
此外,充足的膳食纖維也很重要,能夠避免致癌物質聚積在體內,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幫助排毒」。一般成年人每日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是25~35公克,若要吃到建議攝取量的低標25公克,至少天天要吃到5蔬果,若再將精緻白飯以五穀、糙米飯替代,就能夠輕鬆達標。
而存在於五顏六色植物性食物中的天然植化素(可想成是植物的色素),生化專家發現,像是番茄裡的茄紅素,深綠、紅、黃色蔬果中的β-胡蘿蔔素,黃豆的異黃酮,茶葉的兒茶酚等機能成分,雖然並不像維生素、礦物質一樣,可提供人體成長所需要的養分,卻同樣具有驚人的保健功能。
舉例來說,黃、綠、紅三色蔬果中所含的β-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會轉換成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組織正常代謝,保持呼吸道細胞膜完整性,以及上呼吸道抵抗力。因此可以每天吃一些深橘、紅色、黃色的蔬果,如胡蘿蔔、甜椒、番薯、南瓜、芒果、木瓜、葡萄柚等;深綠色蔬菜中的β-胡蘿蔔素也很多,像是菠菜、綠花椰菜、綠色萵苣等,可以多加攝取。
另外,像是番茄、木瓜、石榴所富含的茄紅素,則具備有抗氧化功效,可協助對抗自由基、增強免疫系統。
攝取各種不同的植化素,有助於預防疾病,提供身體適當保護力、促進健康,好處非常多,値得多留心。
各種營養素的作用與攝取來源
1. 維生素A
作用:保護黏膜表皮細胞的完整性。
含量較多的食物:蛋、乳製品、肝臟、深綠色和黃色蔬果(如胡蘿蔔、菠菜、番茄、番薯、木瓜、芒果)等。
2. 維生素E
作用:抗細胞膜之氧化壓力,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防止細胞老化。
含量較多的食物:植物油、小麥胚芽、堅果、深綠色蔬菜、全穀類、豆類、酪梨、奇異果等。
3. 維生素C
作用:可增強維生素A、E的抗氧化作用。
含量較多的食物: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甜柿、草莓、木瓜等,莓果類(藍莓、蔓越莓、覆盆莓等)。
4. 維生素B₂
作用:皮膚和黏膜細胞都需要維生素B₂,一旦B₂ 不足,則代謝掉的皮膚和黏膜細胞無法正常再生。嚴重缺乏將導致腫瘤、癌症發生。
含量較多的食物:奶類、蛋黃、瘦肉、綠色蔬菜、全穀類(糙米、全麥、燕麥等)、堅果類(芝麻、核桃、松子、腰果、開心果等)、豆類(納豆、黃豆芽等)。
5. 維生素B3(菸鹼酸)
作用:提供細胞正常運作能量。
含量較多的食物:雞肉、胚芽、動物肝臟等。
6. 維生素B₉(葉酸)
作用:協助新細胞製造、保護細胞DNA完整性。*葉酸缺乏的人身上容易出現DNA損害,進而增加細胞變異的機率,發展為癌症。
含量較多的食物:黃綠色蔬果,如菠菜、綠花椰菜、蘆筍、橘子、柳丁、酪梨等,以及豆類食物。
7. 鐵質
作用:提升免疫球蛋白活性。
含量較多的食物:肝臟、瘦肉、蛋黃、牡蠣、貝類、紫菜、海帶、紅莧菜、地瓜葉等。
8. 硒
作用:增強抗氧化能力,抑制早期癌細胞發展,防止癌細胞的分化與轉移,並增進免疫功能。
含量較多的食物:海鮮、瘦肉、蛋、蘑菇、大蒜、芝麻等。
9. 鋅
作用:抗癌、抗老化,也能促進傷口修復。
含量較多的食物:牡蠣、鰻魚、大豆、芝麻等。
(本文摘自陳晉興、梁惠雯著,《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台灣新國病》,天下文化出版)
2022/08/0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