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70歲後赴日打工度假、克服口咽癌三期挑戰電競和機車環島!劉孟德:人生沒時間浪費、怎麼開心怎麼過
下一篇

明明很養生,肺腺癌竟52歲就報到!林申彬夫婦:抗癌,別用腦內小劇場自我打擊

70歲後赴日打工度假、克服口咽癌三期挑戰電競和機車環島!劉孟德:人生沒時間浪費、怎麼開心怎麼過

為自己而活,勇敢嘗試想做的事。

文/蔣德誼 攝影/日常散步 內文圖片提供/劉孟德

編按:今(2022)年75歲的劉孟德,從50歲後開始規劃退休安排,除了擔任志工、重回校園持續學習,更嘗試各種特別的圓夢體驗:舉凡參加「不老騎士」機車環島、到日本打工換宿,還挑戰高難度的電競比賽,就像有著永遠用不完的活力。他笑說「正是因為人生剩餘時間不多,所以怎麼開心就怎麼過,活出自己就會快樂!」

或許有人煩惱:老後退休,不知該如何打發漫長的時間?然而,對於身邊總有新鮮事的劉孟德來說,一天簡直就像有48小時還不夠用。

從還在職場時就投入志工、學日文,因為熱愛旅行,退休後他到日本一圓打工換宿體驗的夢想、報名參加機車環島,去年還參加了一群由60歲銀髮族組成的電競比賽,是團隊中最高齡的成員。他甚至去考了自己其實用不到的下水道檢修技術證照,只因為好奇「這張證照要怎麼才拿得到?」

他樂在生活、腦子裡永遠有許多想做的事,即使被醫生診斷出罹患口咽癌三期,都沒能阻止他強大的行動力。問他為何如此樂於挑戰?劉孟德說:「學習與嘗試新事物,是最好的抗老化藥!

退休前就開始做志工  70歲念完空中大學

劉孟德在退休前是無塵室設備公司的總經理,早在54歲時,他就對於退休老後生活的規劃有所想法,並應徵了第一份志工工作:當時第一條路線才剛通車不久的台北捷運。

「年輕時去日本玩,我對他們的地鐵、車站很著迷,所以知道台北也要有捷運的時候我很高興,也想參與成為其中的一分子。在捷運服務的時候,發現公司從主管到員工都是年輕人,我身在其中,也感覺自己變得很有活力。」

除了參與志工活動,他更在65歲時報名就讀空中大學,念資訊管理。「當時我還沒退休,念空中大學的好處是可以自己安排時間、也不限制就讀年限,平常我大多自己在家念教材,偶爾假日到教室上課考試就OK,而且65歲以上免學費!我就慢慢念到70歲修滿學分畢業,還拿了學習楷模獎。」

劉孟德說,以前不會用電腦,「有時候想要打一份報表,還得拜託公司的年輕小姐幫忙,久了覺得一直麻煩她們也不是辦法,遲早要自己學會,否則不會用電腦、手機,在現代社會就像文盲一樣。」如今除了打文件、做簡報難不倒他,他甚至還會自己做影片、上傳到YouTube和親友分享。

學會電腦之後,不僅日常使用3C不成問題,劉孟德還會自製YouTube影片分享生活點滴。

65歲之後,劉孟德在職場逐漸退居第二線顧問,工作天數也逐漸減少,他實行「漸進式退休」之餘,甚至在將近70歲時報考開南大學日文研究所,備審資料全由自己準備。「我的媽媽是日本人,但因為她在台灣很少用日語,小時候其實沒機會學,逐漸退休後既然有時間了,就想再學。」

重返學生身分  赴日體驗打工換宿圓夢之旅

因為重回校園學日文,也意外讓劉孟德因為日方邀請台灣學生赴日職業體驗的交流計畫,有機會嘗試打工換宿的特殊體驗。

由於他是班上唯一一個年屆70歲的「高年級學生」,日方一度擔心他在體力上是否能負荷飯店的工作,但後來仍然決定通過他的報名審查。「後來旅館的人告訴我:『日本也有很多人到70歲還在工作,劉桑在這個年紀還這麼有元氣活力,對大家而言是很正面的鼓勵。』」

在前後近1個月的打工換宿期間,劉孟德主要負責一些簡單的日常庶務,像是整理碗盤、房間,以及擺放碗盤等工作。「日本的工作態度就是即使在細節處也很嚴謹,像是餐具擺放的角度一定要整齊、東西都有固定的位置;雖然收棉被、換被套的工作有點腰痠,但最開心的就是每天都可以盡情泡溫泉,早餐還可以搭伙吃飯店的buffet,真的有一邊工作一邊度假的感覺。」

70歲後赴日打工度假、克服口咽癌三期挑戰電競和機車環島!劉孟德:人生沒時間浪費、怎麼開心怎麼過_img_1

劉孟德在打工期間,經常負責支援宴會廳的餐具擺設工作。

在工作之餘,他順道遊覽了周邊不少景點,雖然期間不算長,卻也成為讓他回味再三的獨特旅程,還因此認識了不少日本朋友,至今仍然保持聯繫。「我們都說好等疫情趨緩之後要再相約見面,換我在台灣招待他們。」

罹癌依然充滿行動力  再挑戰機車環島與電競賽

從日本回來之後,劉孟德偶爾感覺到自己脖子有些僵硬緊繃、也常常覺得疲累,沒想到,醫院檢查的結果,竟然是口咽癌第三期。「那時候我蠻其實滿震驚的,因為我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榔,生活也都很規律,實在不明白自己為何會得這個病。」

依照病況,原本應該安排做大化療,但醫師考慮劉孟德的年紀,因而將療程改為8次小化療(電療),花了2個半月完成療程。這是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有年紀」了,「否則過去我從來不感覺自己老。」

這場病也讓劉孟德更體會到人生無常,圓夢就要及時:「如果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走,就別浪費時間,能做什麼就去做,讓自己忙一點,也比較不會胡思亂想。」在2019年就已經參加過一次弘道基金會「不老騎士」活動的劉孟德,2021年決定再次報名重溫機車環島,更「加碼」參加基金會首次推出的「不老電競」賽事。

70歲後赴日打工度假、克服口咽癌三期挑戰電競和機車環島!劉孟德:人生沒時間浪費、怎麼開心怎麼過_img_2

劉孟德2度參與不老騎士活動,一圓機車環島的夢想。(弘道基金會提供)

雖說平時用電腦不成問題,但要學會一般印象中都是年輕人在玩的電玩競賽,又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經驗。「光是了解遊戲本身如何運作,還有很多專業術語:像是中路、打怪、防塔等,就花了很多時間。一開始我完全霧煞煞,經過3個月、每個禮拜上3小時的課程訓練才逐漸上手,團隊成員之間也逐漸培養出如何溝通、運用戰術贏得比賽的默契。」

70歲後赴日打工度假、克服口咽癌三期挑戰電競和機車環島!劉孟德:人生沒時間浪費、怎麼開心怎麼過_img_3

勇於嘗試從未接觸過的電競,劉孟德是隊伍中年齡最大的參賽選手。(弘道基金會提供)

他笑說,自己是「重在體驗學習,不在比賽結果」,雖然最後劉孟德的隊伍在北中南三隊的比賽中是最後一名,但勇於挑戰的精神,讓他和這群阿公阿嬤級的電競選手們,獲得許多網友讚聲,比賽當天更吸引高達20萬網友線上觀看直播。

老不在於年紀  而是取決於心態

樂於嘗試各種新事物、老後生活過得多采多姿的劉孟德說,其實他參加這些活動,都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好像有趣、有意思就去試,「到了這個年紀,也沒什麼好丟臉的!很多人會在還沒做的時候就想了一大堆『我不行』的理由,或是擔心這擔心那,其實都是自己把自己困住。

他認為,熟齡族一定要保持跟社會的連結和互動,「就像一個池塘一定要有活水一直補充進來、才會保持在新鮮、有生命力的狀態、不會變成一潭死水。」

「以前我看我的阿公阿嬤,50、60歲就好像已經垂垂老矣,現在我已經75歲了,還是覺得自己很年輕!所以一個人會不會感覺到老,真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行動。」劉孟德說,未來若是體力許可,他還想挑戰到日本走四國遍路或是徒步環島的夢想,「年齡不是問題,堅持才是實踐夢想的保證!」

2022/04/1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明明很養生,肺腺癌竟52歲就報到!林申彬夫婦:抗癌,別用腦內小劇場自我打擊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