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不是相愛的人都能白頭偕老!陳玉慧:有的人適合一起打拼,有的人只能在心裡懷念
下一篇

日本98歲作家佐藤愛子的養生秘訣:盡情生活,暢所欲言

不是相愛的人都能白頭偕老!陳玉慧:有的人適合一起打拼,有的人只能在心裡懷念

婚姻愛情之外,女人還有許多東西可以追求。

文/蔣德誼 圖/時報出版

編按:在1992年寫下成名作《徵婚啟事》的作家陳玉慧,創作領域橫跨文學、戲劇和新聞報導。她的作品多與女性情感書寫有關,但她卻認為:在婚姻和愛情之外,女人的人生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追求。

作為一個長年旅居國外的文字與藝術工作者,陳玉慧兼具很多種身分:她左寫小說、散文,右寫報導、劇本,當過大報社在歐美的駐外特派記者,也是舞台劇和電影導演。她的創作質量皆豐、且橫跨各個領域,很難用任何一種類型定義。

在最新出版的散文中,陳玉慧選擇書寫在不同時代與分野中,留下雋永輪廓的女性身影,像是閃耀不同光芒與色澤的各式寶石。她說:歷史(History)始終少了女性的一席位置,如今,該補上另一面「Herstory」。

其中,陳玉慧最欣賞的女性典範是忍受身體疼痛而留下不朽作品的墨西哥畫家芙烈達.卡蘿,和嚮往天空的飛行員愛蜜莉亞.艾爾哈特;而她的創作命題,也始終和情感、自由的追求有關。

「勇敢無懼地活、了解真實的自己,正是我追求的理想人生。」她說。

行動藝術與實驗的《徵婚啟事》  探討婚姻與現代社會

從學生時代就接觸文學、電影作品而被吸引,進而走上創作之路的陳玉慧,早年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之一,大概就屬她在1992年推出的小說《徵婚啟事》。她以自己作為故事的第一人稱,化名「吳小姐」在三大報登了廣告:「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非介紹所,無誠勿試。」

她和108位應徵者(包括一位女性)面談,並把和其中42位男性的互動寫成了小說。「當時我28歲,一方面的確有想結婚的念頭,另外也因為我長年住在國外,也想藉此多了解一點台灣社會。」

不是相愛的人都能白頭偕老!陳玉慧:有的人適合一起打拼,有的人只能在心裡懷念 _img_1

《徵婚啟事》是陳玉慧(右)為人所熟知的作品,充滿實驗精神。左為當時擔任此書責任編輯的作家簡媜。(出自陳玉慧臉書)

後來《徵婚啟事》陸續被改編成舞台劇、電視劇和電影,也成為許多人探討現代男女情感與社會觀察的經典之作。陳玉慧認為《徵婚啟事》並非她最重要的作品,但的確讓她在創作的風格上更勇於嘗試多元形式,也讓她更了解自己對婚姻、感情的看法。

她在作品問世後10年的專訪中曾說:「我認為結婚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但透過婚姻,人會更明白自己的人生。即便如此,婚姻本身不會解決事情,而因婚姻衍生而來的種種問題,通常都是人生的考驗。

這番話像是一語成讖。1994年她和認識不到一個月的德國男人閃婚,過了20年後離婚。離婚後5年她寫《德國丈夫》,鉅細靡遺地回憶兩人的感情史,自承過去在感情中總是看重自己多於珍惜對方、也不懂愛為何物。「我一直沒學會愛人,這有可能是我這一生的功課。」

不是相愛的人都能白頭偕老!陳玉慧:有的人適合一起打拼,有的人只能在心裡懷念 _img_2

陳玉慧(左)與前夫明夏。(出自陳玉慧臉書)

「並不是每個相愛的人都會白頭偕老。有的人,和你或讓你學習成長;有的人,適合一起生活打拼,還有一些人,只能在心裡懷念。」陳玉慧說。

曾任歐美駐外特派記者  人生與寫作觸角都更開闊

回顧陳玉慧的人生經歷,因為喜歡法國電影,她大學畢業後來到巴黎學表演、並在研究所修讀文學和歷史,也跟著西班牙小丑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某年夏天她到紐約旅行,就接下了《美洲中國時報》的駐紐約記者工作。她白天採訪、晚上在外百老匯繼續做劇場導演,多年後她移居德國,擔任《聯合報》的駐歐特派員20年,訪問過許多重要國際現場與各國領袖人物。

「新聞工作是我在文學和戲劇之外的第三個情人,我們曾經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陳玉慧說。

在至今發表的20餘本著作中,她探討過各種不同類型的主題,並會為了寫作深入調查,幾乎像是做學術研究:從瓷器、茶葉史到氣候變遷、環保議題,也曾經為了寫作走訪撒哈拉沙漠與三毛故居,往往要花一年做前置準備,然後再用一年下筆寫成。

對陳玉慧來說,寫作既是她與自我的對話和挖掘,也是她認識、探索世界的途徑。「我是個有強烈好奇心的人,因為寫作,讓我開啟了無限寬廣的天空。」

不是相愛的人都能白頭偕老!陳玉慧:有的人適合一起打拼,有的人只能在心裡懷念 _img_3

寫作始終是陳玉慧的最愛。(出自陳玉慧臉書)

中年後時間有限  值得擁抱最熱愛的事物

這樣一個難以定義、不被框架的女子,在步入中年之後,又有什麼不同於以往的體會?

在疫情期間,她經歷了母親過世與自己的恐慌症,對於寫作也有了很多思索。「年齡增長之後,對於生命的意義會逐漸有不同的看法,最重要的,是會覺得生命愈來愈珍貴,所以更想把握有限的時間,完成自己想做的創作或是計畫。當然,保持身體和精神的健康也很重要,畢竟寫作其實是一種體力活。」

從充滿實驗性、風格前衛的《徵婚啟事》、回憶過往感情的《德國丈夫》,到描寫初戀情懷的《我們》,儘管一路以來寫下眾多探討情感的作品,「我想說的是,在婚姻和愛情之外,女人的人生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追求。」

就如同她筆下那些閃閃發光、盡情揮灑活出自己的女性們,陳玉慧也以寫作為翼,自由飛翔於廣闊的世界。「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享受人生,但是對我來說,我很喜歡書寫、以及書寫時的自己,所以我會繼續寫下去。」

相關閱讀:陳玉慧著,《讀女人》,時報出版

2022/03/2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日本98歲作家佐藤愛子的養生秘訣:盡情生活,暢所欲言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