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走過低潮,扛下新冠疫苗與新藥世界重任!52歲李宜珊:其實,當個大媽最快樂
下一篇

罹癌後丟了24個箱子!乳癌外科醫師鄭伃書:不需滿足每個身邊人的期望,斷捨離後好好生活

走過低潮,扛下新冠疫苗與新藥世界重任!52歲李宜珊:其實,當個大媽最快樂

看遍生老病死的心得:有情緒要快消化,別憋。

文/王美珍 攝影/日日寫真 內文圖片/李宜珊提供

編按:新冠疫情對人類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考驗,科學家們以史上最快的速度研發出疫苗與新藥。新聞背後,卻很少看到「人」的故事——很少人知道,這回拯救世界生命的世界隊中,有位台灣50世代女性之光李宜珊!52歲的她,擔當輝瑞臨床試驗執行管理的重責大任,也曾走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憂鬱低谷,除了替疫情中的人類拚命外,生活裡的快樂竟然很單純可愛!

一年前,我們還無法像此刻能平穩地滑著手機——2021年夏末全球因新冠疫情而死亡的人數超過450萬,停屍間爆滿的新聞仍記憶猶新。

一年後,儘管疫情仍未真正結束,我們已可上班、買菜,多國宣布解除防疫措施。根據WHO統計,全球因接種超過85億劑疫苗,數百萬人的生命因而被拯救。

短短一年,意味著什麼?過往,疫苗與新藥的研發平均至少10年,但是有一群科學家和團隊僅以不到一年的時間,超越人類過往科學史的可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在這場全球戰役中,鎂光燈未及之處,有位台灣女性之光!她,是輝瑞(Pfizer)負責臨床試驗執行管理的關鍵大將李宜珊。

全球已超過150個國家施打的BNT疫苗,以及預防近9成住院與死亡率的新冠口服藥,都和她有關。

為世界拚命!沒日沒夜,夙夜匪懈

今年52歲的李宜珊,畢業於高醫藥學系、台大藥學所、政大科管所,進入臨床試驗領域已有28年經驗,名片上的職稱是:「亞洲非洲中東區臨床試驗中心暨研究營運管理總監」——這麼長的職稱並非徒然,而是寫真地描繪了她工作幅度與重要性。

在全球的版圖中,她負責臨床試驗的國家就包括:澳洲、印度、韓國、台灣、土耳其、南非、烏克蘭、俄羅斯、匈牙利、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跨度極大。在新藥的試驗中,她就負責了10個國家。

什麼是臨床試驗工作?一般藥物或疫苗的研發,皆需經過3期的人體臨床試驗,確保受試者依計畫書接受研究藥物與檢查,取得試用於相關人種的研究數據,且一切環節都需能符合主管機關法規上的要求,耗費的工程龐大,是藥物或疫苗是否能被順利核准的最重要工作

然而,新冠疫情來得急又快,為了與病毒賽跑,李宜珊說:「以前的工作都是以禮拜來計,現在就是一天或甚至是以小時來計。經常工作到凌晨11、12點,有的會議甚至在台灣的凌晨3、4點。有些會議若沒法參加,隔天一早醒來再繼續看資料。」她用8個字形容:「沒日沒夜,夙夜匪懈!

走過低潮,扛下新冠疫苗與新藥世界重任!52歲李宜珊:其實,當個大媽最快樂_img_1

李宜珊進入臨床試驗領域已近30年,擔任新冠疫苗與新藥臨床試驗的重責大任。(日日寫真攝)

勇氣與速度:問題還沒發生前,就先準備好

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情況充滿變數。由於疫情在不同的國家的發展狀況不同,會隨時影響收案情況。「例如,已經在某個國家開了試驗,但疫情卻控制下來,收不到病人。」

此外,是因疫情造成的物流大亂。發生過好幾次的情況是:「本來應該在某班飛機上的檢測包,時間到了就是沒到!但這時你可能已經約了病人,明天就要來了!」

原本工作方式遇到極大困難時,就靠勇氣打開另一扇窗。「在阿根廷有個試驗中心收了4,500個受試者,沒想到得以辨識受試者資料的標籤用完了,卻又沒有飛機送到,當地的同事就開車超過8小時,不管如何長途也要死命送到!」

「在印度,飛機沒送來的東西,同事則大膽地提出自願像〈木蘭詩〉一樣,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就在當地的不同處買來,再送總公司審核......」。

這段時間,她的身體裡宛如有好幾個時鐘與好幾個腦袋得同時運轉,「一切都不能等到事情發生才往下走,而是要預先預測發生的問題,把所有的可能準備好。」李宜珊說。

烏克蘭收案:與其一板一眼,不如用心打動

做這樣工作的人,需要什麼人格特質?李宜珊說,由於必須要和衛生主管機關、醫院、計畫主持人、不同協作廠商、不同部門同事……等不同人合作,「必須要喜歡和人溝通!而且要很能和人溝通!」

其實,李宜珊從小就對人很有興趣。她回想就讀中山女中時,最常去的地方是輔導室,大學原本的志願是心理系。「以前和閨蜜有些小煩惱,當時輔導室主任講話很溫柔、好洞悉人性,就想和她一樣。」雖然沒成為心理師,但她倒是將對人性的理解發揮得淋漓盡致,運用在臨床試驗的溝通上。

例如,疫情當下,當每個醫院都有自己既有的工作優先排程,要如何說服別人「先」幫你做試驗?

李宜珊舉例,她曾拜託一位烏克蘭醫生調整監測訪視時間,但當地風格是一板一眼,流程已排定,很難臨時安插。

「我第一句話就不先講要求,而是說我來自台灣,和他聊聊台灣和當地臨床試驗的挑戰和機會點,加強認同感,距離就拉近了。但更重要的是,我會讓他知道做這件事為何而做!如果這個新藥有效,我們就能拯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李宜珊說,疫情讓她看見人性的光明面,很多單位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為了世界」才因此被打動。真的有一群全世界本來不相識的人,願意不眠不休為整體人類而努力!

走過低潮,扛下新冠疫苗與新藥世界重任!52歲李宜珊:其實,當個大媽最快樂_img_2

李宜珊(圖正中央最高者)與輝瑞團隊慶祝新藥通過台灣的EUA。

眷村女孩的爽朗開放  養成和世界溝通的能力

有趣的是,這個全世界最複雜的溝通工作,是在台灣的眷村練成!

她回憶,「我小時候在板橋的眷村長大,最常和外婆到不同人的家裡談天說地,各家的小孩都玩在一起,根本不分彼此。家裡的大門永遠都是打開的,誰都可以進來!」

眷村裡有各種口音,就像一個小世界,有各種文化差異;看似不同,卻又能串成一個感情的共同體。疫情之下,各國的合作單位也有這種溫暖。

李宜珊的聲音有種爽朗明快的聲線。她笑說:「常有人問我,講話怎麼那麼大聲?我說,我們一家講話都這麼大聲啊!」眷村女孩的開朗、不怕與氣場,沒想到有一天就駕馭了世界級難題。

走過低潮,扛下新冠疫苗與新藥世界重任!52歲李宜珊:其實,當個大媽最快樂_img_3

李宜珊童年成長於板橋眷村,養成不怕和不同人溝通的開放性格。

給自己一段時間復原:悲傷像專案,它總會結束的

作為一個工作能力很強的人,李宜珊是少數負責這麼多國家臨床試驗的台灣人,常得到的評價通常是:「超級優秀!」甚至有同事稱她「輝瑞女神」。但說到人生,她卻出乎意料地說自己並不順遂:「人哪,如果有一好,就沒有二好。」

她說工作雖有樂趣,但也有代價。「我的人生大約了80%~90%的時間在工作,朋友都說我感情能力弱到爆」。

因為前夫去了大陸,32歲那年她離了婚。她還記得,早上辦離婚,下午就進公司工作,老外老闆還送給了她一大束花慰問。

但本來個性開朗、喜歡和朋友出去玩的她,突然變了一個人。她知道自己陷入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3年的時間,我幾乎覺得靈魂不在身上了,動不動就流淚,提不起勁做任何事。」

「那段時間,我真的只能逼自己活著,因為身邊還有愛的人。」好友幾乎每週陪她看電影,成為重要的陪伴,她回想起來,說了好幾次「感恩」。

然而,走出憂鬱的關鍵,也許是醫藥訓練使然,面對憂鬱,她仍保持個理性的覺知:「我『接受』自己有憂鬱症。我想,就給自己3年的時間悲傷吧!3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李宜珊對待低潮的方式,有點像「專案」。有開始,但也一定有結束。她建議許多失去摯愛或經歷創傷的人,不要太苛責自己,要留給自己一定的「額度」悲傷

要接受自己一定有不好的地方,你會傷心、你會流淚、你會睡不著,你會沒有靈魂,都沒關係。但給自己一段時間慢慢復原,做運動,沉澱後再出發。」李宜珊說。

幾年後,「悲傷專案」果真結束,她找到了下一段的幸福。

人生如臨床試驗:一個階段的課題完成,才會進入下個階段

42歲時,李宜珊再婚。她以「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稱讚先生,因為他既顧家,又能包容她的工作。

走過低潮,扛下新冠疫苗與新藥世界重任!52歲李宜珊:其實,當個大媽最快樂_img_4

如果把低潮當成是一個「專案」,它終會有結束時。李宜珊和老公開心幸福出遊!

她感慨能力強的女性,在感情中要格外修煉。她曾遇過男性直說,「看到妳的職稱,就不會想和妳交往。」也碰過其他國家的同事原本安排了相親,沒想到前一天被對方取消,原來是「對方Google了她,感到壓力」。

「當我們的工作同時要處理10件事,如果遇到男性反應沒那麼快時可能會不耐。怎麼餐廳也不會訂?電影票也搶不到?很多skillful(工作技能強)的女性,可能就這樣蹉跎了。」李宜珊說。

對李宜珊來說,一直以來,工作上追求的是快,生活上,她正要學著慢。「讓子彈飛一下,是我50歲後想要學的智慧。」

以前的她,無論家族聚餐或旅行,自己總習慣能幹地全包打點一切,甚至細到告訴大家幾點幾分在哪集合。但是,她發現當自己把事情都做滿做完時,別人就少了參與感。從此,她會邀請先生做行程規劃、讓姪子去訂餐廳,沒想到,自己和別人都因此更輕鬆了。

關於50歲後的生活方式,她特別建議「因為在藥廠工作,看了很多人生病辛苦的狀況,深感健康才是人生第一優先!疾病的產生,很多時候是因為情緒和壓力,有情緒就要消化掉,千萬不要憋。」

為臨床試驗專家的她,對人生的看法和臨床試驗也巧妙地相似,「一個階段的功課一定要克服它,才會走到下一個階段。」

很少人知道,這位國際臨床試驗專家,現在追求的快樂真的很單純可愛:「我現在假日最常去的地方是路易莎(咖啡館),讓自己變成一個no one(什麼身分也沒有)的人,在那邊滑滑滑滑手機,就覺得好紓壓啊!」

一直聰明能幹優秀,其實很傷身。「我要盡可能讓自己變成一個大媽,這樣最快樂啦!」李宜珊笑了。

2022/03/05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罹癌後丟了24個箱子!乳癌外科醫師鄭伃書:不需滿足每個身邊人的期望,斷捨離後好好生活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