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第三劑副作用,該吃止痛藥嗎?建議劑量必看,這樣吃最安全有效

疫苗第三劑副作用,該吃止痛藥嗎?建議劑量必看,這樣吃最安全有效
2022.02.06
24,955
作者|50+轉載

作者|50+轉載 2022.02.06

24,955

文章用聽的
00:00 05:37 1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圖/Shutterstock

編按:第三劑(追加劑)疫苗陸續預約開打,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且間隔滿12週、18歲以上民眾皆可至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預約,若春節後想打第三劑,擔心打副作用的疼痛、發燒,何時該吃止痛藥嗎?劑量如何拿捏?

止痛藥是民眾常自行因需求使用的藥品,所以認識你所使用的止痛藥,的確是很重要的事情。打完疫苗到底要不要吃止痛藥?藥師教你正確用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部藥師蘇柏名說,很多民眾常問,「止痛藥到底傷哪裡?」回答這個問題前還是說一句老話,大部分的藥物不是肝代謝就是腎代謝,勢必會對肝臟、腎臟造成一定的影響或負擔,但也毋需因此拒用,大部分依據醫師或藥師指示下使用的止痛藥都是安全的。

止痛藥吃多了  真的會傷肝腎?

首先,可拿來止痛的藥有很多種,民眾最容易取得的有兩種,一種是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也就是普拿疼的主成分;另一種是NSAID類,也就是中文叫做非類固醇抗發炎類的藥物。兩者機轉並不相同。

蘇柏名指出,乙醯氨酚大約90%是由肝臟代謝,也就是說,吃過量的確會產生肝毒性,造成肝臟發炎或中毒。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大部分也是經過肝臟代謝,但這類藥品更危險的副作用其實是針對腎臟,使用這類藥品會影響腎臟血流,讓腎臟裡的腎絲球過濾率下降,對腎臟造成傷害。所以有慢性腎臟病的病人,使用這類藥品要非常小心。

使用止痛藥的建議劑量?止痛藥中毒有哪些症狀?

一般講到服用過量止痛藥品會造成肝臟損傷,主要說的是乙醯氨酚。這種藥對正常成人的最大劑量一天建議不要超過4公克(4000mg);如果是小朋友,每公斤不要超過150mg,所以20公斤的小朋友一天不要吃超過3公克。市面上買得到的普拿疼,一顆大約500mg,一天不要吃超過8顆,否則可能出現急性肝臟中毒

另外,肝臟要代謝的不只是藥品,像是酒精乃至食物都需透過肝臟代謝。酒精代謝本身對肝臟已是不小的負擔,無論是應酬或每天都會喝酒的人,使用乙醯氨酚就要特別注意,每天最大劑量建議不要超過2克,也就是4顆左右

乙醯氨酚輕微中毒,可能會有厭食、噁心、嘔吐等現象;症狀再加重一點,可能右上腹會出現疼痛;更嚴重的話,有可能出現黃疸或是肝昏迷等現象,最嚴重者可能致死。

打疫苗要預投止痛藥嗎?出現輕微症狀再吃

一般來說,無論是乙醯氨酚或是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都不建議一次大量使用。以成人來說,500mg的普拿疼建議4到6小時吃一顆就好,不要因為疼痛就一次吞2、3顆,效果不一定成正比。至於什麼時候吃?以頭痛或經痛為例,有一點微痛感就可以吃,才能在疼痛逐漸加強前獲得控制。

有人問,是否需預先投藥?倒不需要,除非很確定疼痛的時間,不然預先投藥只是讓肝臟白白受到傷害。同樣道理,打疫苗並不需要預先吃止痛藥,如果疫苗接種後有疼痛、發燒,當然可以使用止痛藥,但不一定都會發燒會痛,等到開始出現輕微症狀再吃就好

使用止痛藥的注意事項?

蘇柏名表示,如果平常習慣使用普拿疼止痛,注意不可和酒精併服,會增加肝臟負擔,嚴重會造成急性肝衰竭。本身已有慢性肝炎或是肝硬化的病人,想使用這類止痛藥,最好先詢問醫師或藥師。如果出現肝臟受損的現象,建議到醫院掛急診,讓醫師判斷是否需給予解毒劑或是洗胃。至於洗腎或是有慢性腎衰竭的病人,建議不要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可能加重對腎臟的傷害。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