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女強人的中年後體悟!東森執董邱佩琳:快樂是自在做自己,也溫柔照拂他人
下一篇

不需接送或他人盛飯!鄭華娟和德國婆婆學到的事:獨立老,生活品質自己決定

女強人的中年後體悟!東森執董邱佩琳:快樂是自在做自己,也溫柔照拂他人

時間不等人,讓自己自在生長吧!

文/陳莞欣 攝影/影巷26號 內文圖片提供/邱佩琳

編按:中年後的人生,如何活出美麗的姿態?前台灣省主席邱創煥的女兒邱佩琳,現為東森新媒體執行董事,是媒體圈知名的女性高層。年輕時,她也曾想遵循父親和夫家期待,做個專心相夫教子的「少奶奶」。但因緣際會走入職場後,她發現能表達自我、貢獻社會的人生更有意思。人應該活得像樹,讓枝葉盡情伸展,也為他人遮蔭!

人生邁入下半場,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在東森新媒體執行董事邱佩琳眼中,人的一生就像樹。年輕時,枝枒難免得修剪,長成符合社會與他人期待的模樣。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樹經歷過雨露與風霜,更能活出充滿生命力的樣貌。「我們應該讓枝葉自由生長,活出自己。

從少奶奶到超級業務  走出一條賢妻良母以外的路

在媒體圈,邱佩琳是知名的「超級業務」。東森電視剛成立不久,她就被延攬擔任業務主管,曾將單月3千多萬的業績提升到3億多元。但很少人知道,今日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她,也曾想過要遵從父親、夫家的期望,做個專心照顧家庭的賢妻良母。

邱佩琳的父親邱創煥曾任台灣省主席,政治工作繁忙,但非常照顧家人。在邱佩琳的記憶中,母親總是被照顧得極好。「媽媽從不過問先生的工作,她只管煮菜、帶孩子。」她原本以為,自己會像母親一樣,嫁個好先生,專心操持家務。「結果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女強人的中年後體悟!東森執董邱佩琳:快樂是自在做自己,也溫柔照拂他人_img_1

邱佩琳全家合照,從小父母都對她極為疼愛,至今她仍懷念不已。

她24歲結婚,辭去原本在華視的總經理秘書工作。先生是企業家,公婆雖疼愛媳婦,卻不希望她出外工作。於是,她照著家人的期望,過了10幾年的「少奶奶」生活。

然而,有次夫妻口角,先生隔日一早直接前往機場,出國散心。留在家中的她,看著存摺餘額驚覺:「如果先生真的不見了,我要怎麼養活自己?」她決定重返職場,自己工作賺錢。

儘管如此,十幾年全職主婦的求職之路並不容易。她四處遞履歷,卻全部石沉大海。父親則勸她乖乖回家相夫教子。好友、資深媒體人丁乃竺知道她的狀況,便問她要不要到當時剛成立的超視工作?毫無經驗的她,就這樣走上業務之路。

漂亮不是只有錦衣華服!獨立的女性更美麗

邱佩琳笑說,自己剛入行時搞不清楚狀況,鬧了許多笑話。像是當時老闆問她,這個月的業績有多少?還是職場小綿羊的她竟一頭霧水地回答:「你為什麼不自己問財務部?」

業務工作節奏極快,也非常有挑戰性。她雖身為主管,仍親自在第一線跑業務。有次她到媒體代理商提案,競爭團隊有5~6人,聲勢浩大。客戶訝異地問,她怎麼會單槍匹馬前來?她還納悶反問:「咦,不然要很多人來嗎?」

努力很快有了成果,擔任業務主管不只讓她賺到生活費,更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邱佩琳笑說,當時先生希望她不要上班,曾提出要付她和薪水一樣多的生活費。「但我絕不會辭職。工作對我來說很開心,讓我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對她而言,上班的日子,遠比當少奶奶來得精彩。邱佩琳回憶,當時她經常出席企業舉辦的飯局。這類宴席中,有許多董事長、總經理夫人。以往她一定傾全力打扮,務必驚豔全場。但進入職場後,她下班趕飯局,常覺得自己極為狼狽,「全身上下沒任何名牌、臉上的妝一塌糊塗,力氣也罵人罵光了。」

但好玩的是,現場打扮最平凡的她,卻吸引不少夫妻前來和她攀談。她這才意識到,過去的自己只在意外表,像孔雀一樣虛榮。其實,像麻雀般的自在,才能與他人有真實地互動。

中年學畫的體悟  人生要懂得放鬆、學會抓大放小

儘管熱愛工作,邱佩琳坦言,做媒體業務壓力極大。電視廣告的秒數不能庫存,一天沒賣掉,距離業績達標就更遠了一點。身為主管的她,自然不能鬆懈。

她記得30多歲時在東森電視,上班時間還沒到,她就站在門口「盯哨」。要是有業務上午9點還沒到公司,她會請司機前去下屬家接人。在同事眼中,她是嚴厲的主管。「他們說我不用講話,光是冷冷看人的眼神就夠可怕了。你看我那時多壞?」她自嘲。

做事認真的她,要求自己不僅要對老闆負責,也要對家庭負責。她曾為了讓家人吃到美味的飯菜,每晚8、9點下班後上超市採買,利用午休不到一小時的空檔回家教保母做菜。於公於私都全力以赴的日子,就這樣過了20多年。直到10年前,她結束婚姻後才劃下句點。

3年多前,在生命低潮時,她因緣際會跟著大師章德民學油畫。過去,她曾嘗試花大錢購物、度假舒壓,卻總是感覺空虛。但學畫後,她發現在一筆一劃之間,大腦竟能徹底放空。她開玩笑說,「如果早點學畫,我省下的錢,應該能買一棟房子!」連秘書都說,學畫後的她脾氣好多了!

她形容,作畫就像打禪。畫的過程不需用力思考,思緒自然會浮現在畫作中。例如,她筆下的樹,線條粗獷、大氣,被老師形容為像男性的筆觸。「或許,剛毅才是我真正的性格。」總是給人甜美印象的她,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

女強人的中年後體悟!東森執董邱佩琳:快樂是自在做自己,也溫柔照拂他人_img_2

邱佩琳筆下的樹,枝幹強韌,畫出她內心堅韌的性格。

學畫教會她的另一件事,是「抓大放小」:多數人在賞畫時,最先注意到的是畫面中心。因此,作畫最重要的是找到重點,而不是耽溺於細節。這樣的哲學,也適用於做人處事。

好比,過往她事事要求完美,希望工作上的每個環節都能做到100分。她的叮嚀儘管是出於善意,同事卻可能因此受傷。現在的她,逐漸學會放手。「只要結果是好的,過程不必那麼嚴苛。」

女強人的中年後體悟!東森執董邱佩琳:快樂是自在做自己,也溫柔照拂他人_img_3

邱佩琳笑說,和愛貓相處,也讓她從動物身上學到人應有的特質:單純、有愛。

此外,她自承年輕時好強、愛面子,常渴望他人的肯定。這幾年卻體悟到,人生最大的重點是做「自己覺得對的事」。至於別人的想法,我們無法掌控,也無須在意。

她始終記得一位佛教上師的建言:「喜歡名牌、想穿漂亮衣服,這種外在虛榮都不可怕想要別人肯定、誇讚,內在虛榮才是最可怕的。

如何讓有限的生命發揮最大價值?讓自己自在生長、做對人有益的事

中年後要活出自己的覺悟,也來自於她近年經歷的生死離別。去(2020)年,邱佩琳的父親邱創煥因病過世,油畫老師章德民則是今年無預警驟逝。

「我很想問爸爸和老師,他們人生的最後在想什麼?但已經沒機會問了。」邱佩琳感嘆地說。重要的親友離世,讓她深刻理解時間從不等人。許多事情當下不做,就是再也沒機會做。如今她最後悔的,是沒有及時表達對父親的愛,也來不及告訴老師自己的尊敬與感謝。

「我們不一定有來生,因此只能好好地過完此生。」邱佩琳說。在往後的日子,她給自己兩個課題。一是讓自己自在生長,不再以他人的觀感評價自己。今日的她,已能坦然述說以往在婚姻中的挫敗。「或許在一些人眼中,這件事很丟臉。但我已經不在乎別人怎麼想了。」

另一個功課,則是盡最大的努力照顧別人。邱創煥走了以後,她繼續營運父親成立的基金會,提供家境清寒的學生獎學金。今年,她回到父親的家鄉彰化,以基金會名義捐助100萬元給照顧罹癌父親的舉重選手黃宜甄。捐贈那日,她收到黃爸爸的兩大包龍眼乾。果乾不貴,卻是她收過心意最貴重的禮物。

女強人的中年後體悟!東森執董邱佩琳:快樂是自在做自己,也溫柔照拂他人_img_4

邱佩琳和黃宜甄合影,幫助有潛力的年輕人,自己更快樂。

我不覺得年紀大了就要枯萎。一棵樹應該生生不息,掉落的葉子化為滋養大地的養分。不求回饋地照顧他人,是我未來的目標。」邱佩琳說。現在的她,生命姿態就像一棵美麗的樹。自由地開枝散葉,也不忘溫柔地照拂他人!

2021/10/17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不需接送或他人盛飯!鄭華娟和德國婆婆學到的事:獨立老,生活品質自己決定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