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師台東開民宿圓田園夢!中年創業的快樂:與人分享自己熱愛的生活
50後的東漂日記:這群人的創業夢。
文/台東縣政府廣告企劃
兩個外地人,一個台東夢。「邸台東」創辦人劉誥洋,中年東漂台東落地生根,推動地方創生、輔導陪伴地方創業者成長、一起將台東的好推廣出去;而中年移居關山的蔡美英,買地、蓋房子,用自己的雙手實現家園夢,更與女兒一起將民宿的夢想變大。原來移居台東不只享受生活,還能自我實現、開啟新的人生價值。
「我在台東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覺,所以我留了下來。」坐在台東糖廠老倉庫的辦公室,劉誥洋回憶,7年前因為工作到台東短暫停留,沒想到因為愛上台東的美並看見台東創業者的需求,決定留下來協助遊子和移居者輔導創業。他和太太一起改造糖廠閒置空間、成立「邸Tai Dang創生基地」,為他們找資源、找補助、辦課程,更帶著台東在地品牌,走入市場讓更多人看見。
「邸台東」創辦人劉誥洋。
他說,「台東是一個能創造多種可能的地方,只要有夢想都有機會發生。」而離台東糖廠車程約莫一小時的關山,也有一對母女正在實現她們的台東夢。
退休田園夢10年計畫 調職、找地、蓋房子
縱谷田野間白色民宿的主人蔡美英(見本文主圖),移居台東快20年,正在果園裡採收芒果、芭樂,小女兒Ellen則在屋前的庭院除草,這棟母女倆一起經營的「纏民宿」,是蔡美英從台北移居到台東後所蓋的房子。
在台北多年租屋的她,一直夢想並尋覓一間在大自然之中的家,過往寒暑假都會帶著小孩到台東度假,久而久之喜歡上這裡的純淨安適,在心中默默浮現起退休生活的藍圖。
座落於關山田野間,大自然美景環繞,「纏民宿」是蔡美英用心打造的夢想家園。
在國小擔任老師的蔡美英,45歲時下定決心過夢想中的田野生活,原本打算和幾個同學一起在台東買地、實現老後共居,最後一個個打退堂鼓,只有她真的付諸行動搬到台東。「我的個性是想到就要去做,加上小孩都大了,可以無後顧之憂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相較於很多人在移居鄉下前考慮再三、規劃好買房置產,蔡美英則是先行動再說,到了台東才開始準備計畫。「我決定要住在關山後,就調職到這裡的國小,一開始先租屋再慢慢尋找我喜歡的地方。」
她觀察了2年,終於找到在田野間,一塊能居高臨下又離鎮上不遠的地點,之後又花了6年的時間自己慢慢蓋房子,「一方面是喜歡自己動手做,一方面是為了省錢,就慢慢來,好笑的是鎮上的人剛開始不認識我,但都知道有一個房子蓋很久的蔡老師。」
家的一磚一瓦都由蔡美英設計,為了日後的修繕方便她還去學木工做家具,甚至學風水研究屋子方位。為了清償買地貸款,她決定創業民宿,更去考取中餐和調酒執照,雖然忙卻樂此不疲。「過程當然辛苦,但能用雙手蓋一間夢寐以求的家,退休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喜歡的事,很值得。」
從民宿外的花園農地到屋內的擺設家具,都是由蔡美英親自打點。
沉浸大自然裡放鬆 女兒也跟著移居台東
圓了從小到大的田園夢,55歲時更提早退休,對蔡美英來說,現在的生活充實又愜意,白天在民宿忙活,下午總會留一段時間給自己,沖咖啡、看書、玩樂器,但這些都比不上能親近自然的療癒,「關山是一個很有氣質的小鎮,群山圍繞、又有稻田與溪流,氣候宜人,風吹起來很舒服。走在關山市區,就好像走在歐洲的街道上。」
喜愛這份寧靜開闊,她也想將這份感動傳遞給更多人,她將民宿取作「纏」是希望到這裡的旅人都能在大自然中沉澱放鬆。「很多人問我到台東要到哪玩?我都說不要安排,來這裡大口呼吸就夠了!」
關山稻浪美景。
不過當老師和當民宿主人還是大不同,很多體力活必須親力親為,從拿著粉筆寫字到變成拿著鋤頭鋤草,在這裡每分每秒都是在和自然學習。「果園的芒果、火龍果還沒成熟就被小鳥吃到不剩;好不容易花一天除完後院的草、前院的又長了,但生活不就是如此,不用強求、笑笑就好。」
去年女兒Ellen乾脆辭掉台北旅行社工作回來幫忙,也因此更加認識關山這塊土地。「我是一個很喜歡分享的人,做旅遊業也是想把歷史文化和美的事物分享給遊客,回到關山後發現這裡很有潛力,有全台第一座親水公園,還有一座非常有韻味的老戲院,卻很少為外人知道。」
因緣際會下,Ellen認識了「邸台東」的劉誥洋,進一步了解認識地方創生的意義與內涵,因此她成立「關點」旅遊資訊平台和品牌,希望將關山的美好和故事讓更多人知道。
劉誥洋與地方創生團隊。
熟齡族到台東的第三人生 做喜歡的事、分享熱愛的生活
「每個人來台東都帶著不同的故事與嚮往,台東的多元、開放、接納,造就地方創生能夠如此蓬勃的原因。」劉誥洋說,除了環境條件、創育者的努力、台東縣政府的政策推動和長遠的思維眼光也助益良多,讓這幾年台東地方創生的成績有目共睹。最近劉誥洋和縣府合作打造「創建地方創生台東隊」,鼓勵更多產業及返鄉青年加入地方創生的行列,而纏民宿的Ellen也是其中一員,希望能為台東注入更多創意與活力。
劉誥洋觀察,過去談到創業,大家都說台東資源少、人口少,要發展商業的客觀條件最差,如今反觀,最不好的地方或許就是最有價值之處。「因為人口少,反而造就環境的珍貴,台東擁有好空氣、好水質,農民很早就推動無毒、環保與永續,時至今日成為主流,像是友善土地的慢食文化更成為台東的文化品牌。」他也強調,在台東創業除了熱忱,更要找出「台東獨有,其他地方沒有」的特色。
「邸台東」陪伴在台東的創業者們解決問題並加速成長(劉誥洋提供)
回鄉並不只是迫於生存或退休後的選擇,而是可以重新喚醒對美好生活的積極想像。無論是回到台東開餐廳、開民宿,創業人都有共同特色,就是做一件他們認為有理念、喜歡的事。
劉誥洋說,創業原本就是不容易的事,在陪伴創業者的路上工作壓力雖大,但幸好是在台東,讓他能認真工作也能認真生活,相當愉快。蔡美英也分享,有很多和她一樣,步入熟齡選擇到台東創業的人,開店賺錢不是目的,只是單純分享一種生活態度,「在台東創業有更多時間留給自己,學著用心讓日子過得更有意義、心靈也能更為豐足。」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