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人際溝通如何不心累?5種難搞狀況溫柔表達,不傷人也不內傷
下一篇

不出門也能和好友「線上群聚」!5款可多人一起玩的娛樂、遊戲APP推薦

人際溝通如何不心累?5種難搞狀況溫柔表達,不傷人也不內傷

好好說話,人際關係不煩惱。

文/加藤惠美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人際溝通如何不心累?不妨養成不疲憊的說話習慣!對話時不貶低自己,也不自我膨脹,或說出傷害人的話語。生活常見5種狀況,該怎麼回話較適切?

與人的溝通與聯繫,雖然是人生中的一種喜悅;但在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煩惱都與人際關係有關。有不少人都會在人際關係上感到勞心費神,疲憊不堪。不過,會因顧慮他人而感到疲憊,其實只是因為還沒養成日常習慣;只要習慣,就不會再感到疲憊。

此時,顧慮他人、保持謙虛並節制,又或是懂得禮讓都很重要;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別在不自覺中貶低自己。相反地,有時我們可能會自吹自擂,這也是一種自我貶低。而不懂得控制情緒,不加思索地說出傷害對方的無謂話語,則是最難以挽回的行為

1. 遇到謠言的回話術:平淡回覆「是喔」,速速轉移話題

如果有人時常脫口而出帶刺的話,代表他的心地不怎麼好。要注意別接近,也別模仿這種人。

話語的刺也會刺到說話者,不管再怎麼懊惱都別說這種話,請將它轉換為溫柔的話語。如此一來,你就能理解到溫柔的話語還是比較有效。

別再說別人壞話了。因為你覺得不好的人,任誰應該都會有同感。總有一天大家會發現,所以沒必要特地去說些什麼。要是忍不住脫口而出,就會被認定是個「會說別人壞話」的人。最好是以泰然處之的態度,將那個人排除在自己的生活之外,方為上策。用不著特別去說三道四。

就算不是帶刺話語,對謠言聽而不聞也很重要。萬一聽到謠言,別涉入其中方為上策。說著「是喔」,左耳進、右耳出,什麼都別回答,轉向其他話題。必須覺悟到,涉入其中恐有同罪之虞。

不用回應他人對於自己的批判、半開玩笑的毀謗中傷、嘲弄等。隨時警惕自己,轉換其他話題。

對於讓人感受到對金錢執著的話題,也保持距離為佳。

2. 遇到執著己見的人的回話術:「我雖然不同意你,但可以認同你的心情」

有很多人都會頑固地深信自己是對的。這樣的人會因為事情和本身期待有落差而責怪他人,因為覺得「自己是對的」,就去責難、批評對方,片面斷定只有自己最努力,別人什麼都不做。

還有人會把別人牽扯進自己想攻擊的事情中,說些「你覺得這樣可以嗎」、「不如別做了」之類引誘式的話。還有人會拿「這是我的信念」、「這是基於信念」當理由,加深自己的執著。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明說是自己想要這樣」。

這種人現在愈來愈多。擁有這種「被動式攻擊性」的人很危險,最好是完全避免接觸。要是不慎被拖下水,切記別責怪對方,而是要貫徹自己的做法。請跟對方說:「我雖然不同意你,但可以認同你的心情。」

3. 遇消極負面話題的回話術:「讓我們切回正題」

如果總希望處於優勢,自然就有讓人感覺「高高在上」之虞。如果能極度注意避免流露高高在上的態度,反而能獲得良好評價。

當思考或行為高高在上時,就算言談恭敬,對方還是能感受到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想要處於優勢的「騎到他人頭上行為」,會降低本身品格。不論對方是誰,請別忘了懷抱敬意

別被引導進消極的話題中。面對負面的話題,請別繼續深入,向對方提議「讓我們切回正題」方為上策

為了轉換話題,不論任何主題都請重視目的,明確對焦。遇到消極話題的分叉路時,別急著切割,以「先看看情況再說」的感覺,暫且擱置正題或許也不錯。

遭遇負面怒火時,請安靜彎下腰,等候怒氣過去。

為了避免被駁倒、先發制人,我們會下意識講出「迴避的話」。只要對方一閉嘴,就能放下心中大石,所以養成了一切都「迴避」的毛病。例如「那個事情啊,我現在知道了」、「這其實根本沒差」、「這也沒辦法」、「別鬧彆扭了」,對關係親近的人也是常脫口而出;然而,這樣的對話其實是「要對方忍耐,硬是要求對方閉嘴」。

只要不講「迴避的話」,認真傾聽對方,就能平息對方的情緒。將對話引導到正面的方向,應該會比較好

愈是負面的人,愈傾向用「迴避的話」打發當下情況。負面的人不喜爭論,因為他們絕對不想辯輸別人。這是一種貶低自己的陷阱。

4. 委婉否定對方怎麼說:「我很了解你的心情,不過或許還有其他方法」

無論自己多反對,即使出言批判之前已經先考量過本身立場,直接批評對方還是很危險。委婉一點或繞個圈子,在否定時不至於傷害到對方,是每個人應懂的處世之道。首先肯定對方意見,然後再說「雖然會有點辛苦,不過或許也可以這樣做」、「我很了解你的心情,不過或許還有其他方法」等

以「『一般來說』『通常』『女生』『男生』都不是這樣」去否定對方,是很危險的。那會帶給對方「高高在上」、「這種事誰都知道」的感覺。

安全的做法,是以「我只是突然想到而已」等說詞,引導對方在聽了之後重新考慮;或即使被當耳邊風,也能保持委婉的說法。

要避免斬釘截鐵的說詞、攻擊性話語,運用沉穩措辭。

5. 別深入踏入他人領域:贏了爭辯可能輸了情感

即使關係親密,對方懷抱自信視為是自己的領域,或許還是不要過於深入踏進去比較好。就算爭論過後辯倒對方,也只會為彼此留下情感的高牆。初次見面時,要先確認彼此專業,尊重對方。從對話的細微之處,感受對方是什麼程度的人。

如果在這種時候一意孤行地帶入太多情緒,就會造成判斷出問題。希望大家避免詢問私人問題,來場爽快的成年人對話。

(本文摘自加藤惠美子著,《練習有涵養》,遠流出版)

2021/08/09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不出門也能和好友「線上群聚」!5款可多人一起玩的娛樂、遊戲APP推薦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