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萱專欄|踏進家的儀式感!布置陽台小玄關,把病毒與煩心事都留在門外

蘭萱專欄|踏進家的儀式感!布置陽台小玄關,把病毒與煩心事都留在門外
2021.07.22
27,803
作者|蘭萱

作者|蘭萱 2021.07.22

27,803

文章用聽的
00:00 05:17 1

文、圖/蘭萱

編按:新冠病毒讓家家戶戶養成返家清潔消毒的習慣,甚至會打造一個緩衝區專放進出門必須的消毒用品或暫置外出帶回的物品。蘭萱思考,若能將這個緩衝區佈置一下,就像進入日式茶室前會行經飛石、蹲踞洗手,引領靜心感受侘寂的過程,不也很美好嗎?返家,把病毒留在外頭,心情也同步轉換了。

「我回來囉~」打開家門,脫下口罩,順手掛在綁著非洲頭彩色髮辮的木雕鳥嘴上;卸下包包,擺在權充陽台長椅的古董式木箱頂,拎起酒精瓶往包傘鑰匙等物前後左右噴啊噴,最後以空中一長噴、自體旋轉一圈優雅做結。

這是疫情趨嚴三級警戒以來,我自創的返家清消&心情轉換三部曲。

說清消(清潔消毒),我想大家都很明瞭,也從一開始的不經心、嫌麻煩,很快地接納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有些更謹慎或有潔癖的朋友,甚至會要求自己和家人進門前(或後,端視你家格局會不會導致春光外洩)先把沾滿僕僕風塵的外衣通通脫下,丟進洗衣籃待洗或直接拿去通風晾掛,才算大功告成,「獲准」進到室內空間。

花點心思布置  返家消毒也同步轉換心情

這段防疫期間,家,更加名副其實扮演安全堡壘的角色。內外有別、親疏有分這兩道安全防線,家,正是室內與親密的交集。但別忘了,小時候寫作文最常用來描繪家庭的,除了安全的堡壘,還有心靈的避風港。

既然晾口罩、噴酒精、勤洗手這些讓病菌擋在門外的程序已屬必要,何不花點心思動動手,在區隔戶外室內之處尋個空間,可以是陽台廊道、門口鞋櫃或是進門後的簡易衣帽架,稍微佈置擺設,成為邊清潔消毒邊放鬆心情的轉換空間?或帶點進入日式茶室前行經飛石、蹲踞洗手,引領靜心感受侘寂的過程?這陣子我經常這麼想。

挑了一個週末午後,我決意把想像付諸行動。快速收拾隨處亂放、到處都是的口罩、乾洗手、酒精瓶,然後替自己佈置一處漂亮實用的防疫小玄關。

陽台玄關小改造  為自己打造有點禪意的心情緩衝區

我選了陽台。

因為這裡擺了一卡經過日曬風吹褪色的大木箱,平日就是我用來坐坐歇歇,進出門穿脫鞋、讀書喝咖啡看風景曬太陽,享受居家戶外感的小天地。

蘭萱專欄|踏進家的儀式感!布置陽台小玄關,把病毒與煩心事都留在門外_img_1

動手將陽台布置為返家清消與心情轉換的緩衝區。

而且這裡有些現成可運用的東西。像是漂流木雕,過去一段時間已淪為口罩的家,其中一隻鳥嘴特別適合戴口罩;看書穿鞋的木箱當做清消檯面很方便,不怕壞的宅配物品放著過一夜也沒問題;靈機一動,想到既然在家就該避免再用酒精殘害日漸粗糙的雙手,我把一尊設計感十足的直立花器上的綠色植栽搬開,改擺風格簡約的環保水泥盥洗碟&瓶,清消完物件進門前,可以直接用洗手乳或手工皂就著陽台澆花的水龍頭洗洗手。

蘭萱專欄|踏進家的儀式感!布置陽台小玄關,把病毒與煩心事都留在門外_img_2

蘭萱專欄|踏進家的儀式感!布置陽台小玄關,把病毒與煩心事都留在門外_img_3

將花器改為盥洗用品區,進入室內前可先洗手。

蘭萱專欄|踏進家的儀式感!布置陽台小玄關,把病毒與煩心事都留在門外_img_4

漂流木雕鳥很適合掛口罩,讓人看了心情好。

其實只消簡單幾個動作置換。

我後退一步,欣賞自己佈置的成果,覺得滿意。給木雕鳥嘴戴上口罩,幽默有創意,米白花器和淺灰皂瓶,風格超級搭,襯著白牆藍門綠葉,地中海情調裡透點禪意。

平常日子,把家裡的東西搬過來挪過去,本是換心情、轉念頭,為生活製造樂趣的好方法。防疫時刻,為自己和家打造一個安全安心的緩衝地帶,連過程都很美麗。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