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失智要先活得快樂!劉秀枝退休14年每天必做6件事,讓身心靈良性循環

防失智要先活得快樂!劉秀枝退休14年每天必做6件事,讓身心靈良性循環
2021.05.10
92,341
作者|吳丹華,50+書摘

作者|吳丹華,50+書摘 2021.05.10

92,341

文章用聽的
00:00 04:27 1

文/劉秀枝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吳丹華、王美珍

編按: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退休後每天必做6件事,14年不間斷。這6件事兼顧強身、健腦、人際關係,也讓自己覺得有用,提醒自己有多幸福!其中,她認為「感恩」最重要,能讓大腦活躍,讓人樂觀、有動力、有好人緣。

打開電腦的日誌檔案,在每天必做的6個項目中,記上1、2句,完成我的睡前作業,才心懷感恩地安然入睡。

這6個項目是:運動、心智、愛己、利他、應做和感恩

「運動」(至少走路40分鐘)和「心智」(如看書),可強身、健腦;

「愛己」(美食)和「利他」(稱讚他人),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應做」(開會)不僅盡責,且讓我覺得自己有用;

「感恩」(被讓位、出新書)則提醒我,自己有多幸福

如此,身心、人際都顧到,大腦、腸胃都滿足,相信失智會遠離我

退休只是從職場退休,並非從生活退休,更不是天天睡到自然醒,散漫無章。而是安排一種符合自己節奏的健康生活。因此,我列出這個每日清單,除了出國旅遊,14年不曾間斷。

感恩讓大腦產生幸福感  正能量帶來好人緣  

其中,「感恩」這項最讓我感恩。

人生總有不如意的事或看不順眼的人,誘發的情緒反應常被自己放大,反而使我們看不到、忽略人世間的其他美好。就好比逆風而上的自行車騎士,常常只記得雙腳用力往上踩的辛苦,卻忘了之後順風而下,涼風拂背的舒暢。

如果經常看到事情好的一面,或養成正面思考的習慣,感恩之心自會油然而生而且大腦額葉的神經細胞活躍起來,腦幹也釋放出多巴胺和血清素,讓我們覺得幸福、快樂。這股正能量會帶來好人緣,使我們活得更有動力,凡事樂觀,即使生了病也會積極治療,而形成一個有益身、心、靈的良性循環

感恩可以是小確幸,比如搭朋友的車子,也可以大到是除夕圍爐或手術成功。例如,有位朋友因主動脈剝離而接受緊急手術後,雙腿仍然無力,無法下床。但她滿懷感恩,因為不但命保住了,且沒傷到喉嚨與大腦,讓她仍保有引以為傲的歌喉,還可以繼續授課。之後她努力復健,行走自如。

另一位朋友和先生騎自行車到家具中心,才下車,忽然一陣頭暈,昏倒在地。醒來後,家具店的人員讓她躺在一張床上休息。之後她就醫,發現是心律不整,接受了電燒灼術治療,並長期服藥控制。她很感恩,因為先生剛好同行,且昏倒時不是正在騎車、開車或過馬路,否則更危險。

回顧舊的一年,感恩滿滿。在新的一年發個願,繼續在每日生活中注入感恩的元素,發揮感恩的力量。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紛擾,仍然身心安頓,幸福而滿足。

(本文摘劉秀枝著,《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寶瓶文化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