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兒科知識+ 整理/林芳如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到外地洽公、旅行,打包清單上除了衣物,也別忘了列出藥品。最基本的項目,是根據個人體質和體況一定要帶的藥物,比如平常規律服用慢性病用藥的人,務必根據旅行天數攜帶相應份量,甚至多帶幾天份,行程臨時延誤才不致慌亂。出門在外醫藥資源通常比平常不易取得,意外受傷又找不到相應的藥物怎麼辦?眼藥膏有妙用!
慢性用藥記得帶 容易過敏建議自備洗髮精、沐浴乳
到外地洽公、旅遊,除了基本防蚊用品、蚊蟲叮咬藥膏,哪些藥該隨身攜帶?可以問自己2個問題,再根據答案列出清單,分別是:
1. 是否有慢性病?
若平日須規律服藥,比如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用藥,出門在外當然應該準備,以免長久以來的努力功虧一簣。
2. 你的體質容易產生哪些不舒服?
除了慢性用藥,你還可以依照自己的體質準備習慣的藥物,比如過敏藥、暈車藥,容易胃痛可以準備胃藥。
補充一點,容易皮膚過敏的人,不妨將平日慣用的沐浴乳、洗髮精分裝進小瓶子帶出門,避免出門在外使用不適合自己的清潔用品,導致皮膚過敏。
小傷口可拿眼藥膏應急 吃壞肚子服用益生菌可緩解
出門在外,醫藥資源未必充足。意外跌倒、擦傷,出現輕微流血的症狀,又找不到相關藥物,怎麼辦?找找看手邊有沒有眼藥膏!
一般眼藥膏多半含有抗生素,對付小擦傷有基本療效;找不到適應症用藥,可以先拿眼藥膏頂著。當然,如果傷口比較深或是流血量多,又或者是在比較髒的環境產生的傷口,眼藥膏可能不夠用;立即到醫院消毒、清潔才是上策。
此外,多準備一些益生菌也可能派得上用場。
出差、旅行到陌生的環境,飲食衛生、手部衛生沒注意時,容易引起「旅行者腹瀉」,常因腸胃道的細菌(例如大腸桿菌)感染導致。
這個時候,益生菌可以幫上大忙,醫學研究已經證實益生菌對於舒緩旅行者腹瀉效果好,可靠好菌趕走壞菌,幫助重建腸道健康。所以,出門在外萬一吃壞肚子,一時之間難以就醫,又無法取得止瀉藥,建議可以先適量補充益生菌與水分,幫助緩解不適。
購買益生菌,建議到合格藥局或診所,向藥師、醫師表明是為了預防旅行途中腸胃不適。
如果已經出門在外,臨時找不到診所、藥局,有輕微腹瀉,但沒有嚴重肚子痛、嘔吐,可到超商購買無額外添加糖分的優酪乳。請記住,腹瀉時應避免任何含糖飲料(包含運動飲料),因為飲料中的糖分可能引起另一波滲透型腹瀉!
(本文整理自《兒科知識+》Podcast,原標題為〈EP38. 不要的藥物這樣處理避免污染環境/年節旅遊,聰明備藥這樣做/孩子生病了,何時該送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