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圖/Shutterstock
編按:現在的家,適合退休老後的時候居住嗎?當我們的身體逐漸老化,許多硬體得跟著改變,才能讓家更安全。基本改造應至少有:維持溫度、防滑、預留輪椅進出空間、空氣清淨等功能,50+訪問專家綜合7大重點,陪你打造最棒退休宅。
你的家,適合退休到老嗎?隨著年紀的增長,房子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只求美觀、坪數大或是幾房幾廳的傳統要求,而是要回歸自身的身體,講究些細微的設計,對應身體體力的變化。
關於身體的老後需求,是50後打造居家最應該「超前部署」的重點。
翻新老屋,打造後半輩子的家,需留意哪些進一步的細節,才能住得安全?
一、留意房子的密閉性,避免溫差刺激身體
50歲後,身體相對難以承受劇烈的溫差變化;因此,應格外留意空間的密閉性,避免室外的冷空氣或熱空氣,跑到屋子內。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長友大輔分享,在日本,建築物會使用隔熱材,窗戶也會挑選密閉性佳的材質,預防寒冬時冷空氣鑽進室內。
特別是浴室,應仔細設計;實務上,熟齡族最常在如廁或沐浴時,因溫差太大受到刺激,造成不適。
臺灣科技大學專案助理教授陳嘉萍指出,加裝暖風乾燥機也有幫助。冬天洗澡前先開一下,可讓浴室變得比較溫暖。
二、去除門檻,彌平室內外高低差
為了預防絆倒,門檻應盡可能去除。
過去台灣傳統浴室,很少做乾濕分離,所以門口必須設置門檻,防止水流外溢。
不過,現在愈來愈多人將浴室改成乾濕分離,且淋浴間通常比較靠近浴室內側,大部分的水會在淋浴間被擋掉,門檻的必要性因此大大減低。
米索空間設計師詹明旎建議,如果你家浴室採乾溼分離制,不妨考慮做2個落水口。
第一個落水口,可以做在淋浴間裡面,當作水的第一道防線。
第二個落水口,可以做在靠近門口的地方,當作水的第二道防線,排掉那些不小心灑到淋浴間外的水。
如果你家浴室,沒有乾溼分離,希望能保留門檻,防止水流外溢,可以怎麼設計?請參考以下2種建議:
(1)住宅消保會理事長吳翃毅指出,捨棄凸出來的門檻,改做長條型截水槽(或稱截水溝),同樣能把出入口變平坦。
(2)結構技師戴雲發說,如果還是不安心,想做凸出來的門檻,高度應控制在0.5~3公分以內,降低絆倒的機會;而且角落要做二分之一以上的斜角設計,以利輪椅通行。
三、房門、走道保留足夠的寬度
大門、房門的寬度,應大於75~80公分;浴室出入口、走道要大於90公分;走廊寬度至少120公分,以利將來輪椅進出、迴轉或搬東西。
職能治療師、窩新生活照護負責人陳建宏說,房門位置也應仔細考慮。如果房門在狹窄的走道旁,可能使得輪椅沒辦法轉彎,導致進出困難。
築居思室內裝修設計負責人陳智青建議,洗手台下方,應預留至少60公分的空間,以利輪椅往前靠近洗手檯。
如果不需要坐輪椅,洗手台下方可配置活動式收納櫃,讓空間運用更靈活。
四、感應式水龍頭,使用更省力
此外,也可以考慮採用感應式水龍頭、檊桿式水龍頭。
陳嘉萍分析,相較於傳統圓型水龍頭必須扭轉才能開啟,檊桿式水龍頭更便利。即使手指不易施力,比如有關節炎,也可以直接用拳頭輕鬆開關水龍頭。
五、家中這些角落,裝扶手防止跌倒
要是體力變差,哪些常走動的區域,該加裝扶手?一般來說,室內外的走廊、樓梯、馬桶、浴缸,皆需安裝扶手。
不過,每個人的家或許有不一樣的設計需求。陳建宏也建議,此問題不妨趁長輩來家中時,仔細觀察:哪些地方長輩每次走過去,手都習慣扶一下牆壁?這些地方可能就需要加裝扶手。
六、廚房浴室,可貼上防滑貼
廚房、浴室等經常使用水源的地方,容易滑倒,應多加留意。浴缸靠背處,可加裝止滑措施,避免躺著泡澡太舒服,不小心睡著,滑到水面下,導致溺水。
如果不想翻新地板,市售防滑貼不失為選擇之一。但陳建宏提醒,防滑貼的密集度不能太寬鬆,應以「1隻腳踩著,至少能踏到2片」為原則,才能發揮功效。
或者,也可以噴無色無味的防滑漆,但每半年至一年需補一次。
七、確保空氣品質
日常使用浴室抽風機、廚房排油煙機,記得加裝逆止閥,抽出去的蒸氣、水氣、油煙,才不會風一吹又灌回來。
此外,裝修時,可選用低甲醛板材(目前最好的等級是F1),能降低有害氣體的危害(如果是油漆,乳膠漆、水泥漆沒有甲醛,油性漆有甲醛)。
不過,使用低甲醛建材,不代表可以大肆裝修,還需要注意「裝修負荷率」。
意思是,假如1坪做了好多東西,就算用低甲醛,散發出來的甲醛濃度,可能還是會超標。因此,過度裝修也應避免。
裝修後,除了保持通風,讓甲醛盡快揮發,吳翃毅建議2種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方式:
1. 除甲醛工程
除甲醛劑無色無味,噴到木作、沙發等物件表面,乾掉後,會形成一層膜,效期約三年。屆時,當初新裝修使用的建材,即使有甲醛,含量通常也極低了。
2. 使用空氣清淨機
挑選效能佳的空氣清淨機,輔助分解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