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旅行,該讓你重新體會生活:花東雙濱,有故事的小旅行新路線
跟著在地的腳步,感受緩慢而自在的旅行。
文、攝影/蔣德誼
有沒有可能,有一種旅行叫做生活?提起「台灣最後淨土」花東,多數人會想到的熱門去處,可能是花蓮的瑞穗、玉里,或是台東的池上、關山等地。相對之下,位在花蓮與台東沿海交界處的豐濱與長濱鄉,過去由於火車不直接經過的交通限制,少了觀光客造訪,卻也因此留下了一方不受打擾的純淨天地。
在這2個彷彿遺世獨立的小鎮,這2年陸續「長出」不少有趣的人與事。有想為家鄉留住些什麼的返鄉青年、退休歸巢的「返鄉中年」,或只是想在這裡好好生活的人們,成為首先落地萌芽的一群種子。
如果說旅行是為了跳脫生活的慣性,那麼在雙濱,則有另一種迷人的日常等待著你。
走訪長光部落:用醃漬物,把家的心意保存起來
從玉里車站沿著玉長公路車行40分鐘,穿過隧道之後,眼前就是蔚藍無際的太平洋,讓人心情也隨之開闊起來。位處台東縣最北端的長濱鄉,是一處夾在海岸山脈與之間的狹長谷地,原住民人口占了6成,其中又以阿美族占最多數。
經常開玩笑說「大海就是冰箱」,向大自然就地取材,是原住民的生活智慧。阿美族除了擅長魚類和野菜料理,因早年食物保存不易,更發展出以醃漬保存食物的獨特文化。
↑在金剛山腳下的新希望廣場,大家經常在此聚會閒聊、種田共餐。
在長光部落的新希望廣場,過去是部落長輩們共餐閒聊,或在附近空地種種菜,打槌球的活動園地。4位部落青年,決定用料理將Ina(阿美族語中稱女性長者為Ina)們的手藝和情感保留下來。
↑以醃生豬肉製作的部落版握壽司(左),和醃竹筍搭配番茄、剝皮辣椒等香料燉煮的風味燒魚(右)。
成員之一的巴奈說:「以前長輩們都會把自家做的醃漬品寄給外地的孩子,對我們來說,那就是家的味道。」他們發揮創意,像是醃生豬肉(silaw)切薄片後直火炙烤,做成脂香鹹甘的握壽司,或是將醃飛魚肚(anato)與義大利麵拌炒,讓傳統食材也能融入現代料理。有機會來長濱,不妨和巴奈預約一頓獨具特色的部落風味。
[Info]長光部落新希望廣場
地址:台東縣長濱鄉長濱村21鄰長光67號
電話:089-831-154、0987-226-640
備註:6人以上可訂餐、餐費每人500元
Sinasera 24:以風土入菜,東海岸必訪法式餐廳
若說原鄉美食,是部落以飲食連結家與族群的記憶,那麼近來台東最具話題的法式餐廳:「畫日風尚」飯店附設的「Sinasera 24」,則是用當代料理演繹原鄉風土的滋味。
↑「Sinasera24」是台東近來話題度極高的法式餐廳,眼前就有太平洋的絕佳景色。(Sinasera24提供)
主廚楊柏偉(Nick Yang)過去曾因服教育替代役而與長濱有著一段緣分。2017年底,當時正在馬賽三星餐廳Le Petit Nice服務的Nick,毅然放下米其林光環,在業主親自飛往馬賽盛情邀請下,回到長濱成立了Sinasera 24。開業近2年,如今已是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指定接待來訪台東貴賓的口袋名單。
何以做出這個看來驚人的決定?Nick笑說:在法國或台北,或許不缺我這樣一個主廚,但對長濱而言,卻是一個可能被看見的機會!況且這裡有這麼多好山好水中孕育的好食材,或是別處找不到的在地野味,作為廚師,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躍躍欲試?
「Sinasera」在阿美族語中意為「大地」,「24」則是指傳統二十四節氣,Nick的料理除了不乏運用來自花東的時令「山珍海味」,並以大量野菜、香草甚至中藥材入菜,讓料理增加細膩層次。
↑融合在地食材與法式料理手法,是Sinasera24的特色之一。(Sinasera24提供)
如招牌菜「鬼頭刀佐飛魚奶油」,使用經48小時熟成的鬼頭刀,搭配煙燻飛魚乾製成的鮮奶油,以及大黃瓜、過山香製成的高湯凍,鮮美中有爽口香氣;就連佐餐的小圓麵包,也在內餡加入花東特產的紅烏龍及蜜香紅茶,搭配長濱南溪部落的苦茶油,令風味更顯別緻。
將風土之味躍上法式餐桌,Sinasera24絕對值得不遠千里來此品嘗。
[Info]Sinasera 24
地址:台東縣長濱鄉南竹湖26-3號
電話:089-832-558(週末建議訂位)
網址:www.resort.com.tw/sinasera24/about.html
書粥:長濱街上的好厝邊,串起小鎮風光
長濱人的廚房除了在山邊、在大海,也在鎮上最熱鬧的一條街。每天清晨6點就開張的早市,Ina們沿街擺起攤位,賣一大早從山上採摘的新鮮野菜、自家製作的醃漬物,大家聚在一起,邊賣菜邊閒話家常。
這條長濱街除了滿足本地人食衣住行一切所需,近來也多了些有意思的小店。曾在台南正興街發起社區營造運動的高耀威(見本文主圖),今年年初被幾個住在長濱的朋友「引誘」之下,決定來這座小村落開一間書店「書粥」。
然而因為他每個月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必須待在台南,為將人力成本降到最低,他採取「以工換宿」形式招募駐店店長,每位店長在此至少待上一週。「很多人有開書店的夢想,一方面我提供一個短期體驗的環境,有趣的是,每換一個不同的店長,店裡的陳設、選書也會略有不同,反而成為這家書店的獨特生態。」
高耀威說,書店開張以來,有部落青年開著卡車來買書、也有爸媽會把小孩「暫放」在店裡讀繪本。在歷任店長的創意下,這裡不定期舉辦小型市集、音樂會或工作坊等活動,不只提供閱讀空間,亦儼然成為長濱街上一個小小的交流場所。
對街不遠處的一家小酒館「烤茶地」,則是在入夜後想喝杯「部落特調」,或是喝茶聊八卦的好去處。女主人凱莉因為對都市的忙碌工作與生活步調感到厭倦,選擇回到家鄉長濱,從賣烤肉、茶飲的小攤,慢慢在長濱街找到現在的店面。
現在她白天有時下田,有時跟著母親學做酒釀、酒麴,也可預約來店裡體驗製作酒釀或捲菸,想來找凱莉喝一杯,最好先預約以免撲空。她笑說:「回來3年,還是感覺在度假,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Info]書粥
地址:台東縣長濱鄉長濱村22-1號
電話:0936-263913
營業時間:13:00~19:00
粉絲專頁:書粥
[Info]烤茶地
地址:台東縣長濱鄉長濱100之1
電話:0952-517179
備註:建議先打電話或於粉絲專頁預約時段
高山森林基地:隨著獵人走入山林,說部落的故事
從長濱向北,來到花蓮豐濱,位於磯崎的高山部落,是花蓮少數有布農族居住的傳統領域。若想在此深度感受部落文化或親近山林,「高山森林基地」提供了各種不一樣的部落體驗。
↑「高山森林基地」帶領參加者體驗如何用獵人的眼睛認識山林。
隨著獵人的腳步學習他們如何獵捕山豬、或是辨認路邊的野草哪些是能治病救傷的藥草,還能攀上大樹、從不一樣的視角俯瞰太平洋。透過設計各式課程,不只學習與自然共處,也帶領體驗者找到全新的自己。
↑小馬說,透過文化體驗,讓部落的故事得以世代傳承下去。
基地創辦人小馬是部落第三代,從職業軍人退伍之後,他思索著:自己能為家鄉做些什麼?隨著在部落裡田野調查,小馬從老人家口中知道當年他的爺爺Tubus是如何帶領著族人從中央山脈一路來到東海岸,以這片山林為家。
如何保留長輩的生活智慧,也傳承部落的歷史?2016年,他和擁有臨床心理師資格的徐堅璽共同創立基地,如今每回有旅人造訪,他必定先以渾厚的嗓音唱一曲部落的歌謠,然後娓娓說起爺爺的故事。
[Info]高山森林基地
地址:花蓮縣豐濱鄉磯崎村高山一鄰2號
電話:0933-991-926
網址:www.gs-forest.com
備註:所有課程與體驗皆採預約制,請勿臨時上山
更多有趣的雙濱在地事,可參見網站:雙濱生活趣 binbin-travelfun.com
※50後你有哪些夢想?一起來完成50件想做的事!
歡迎加入50x50夢想計畫→https://goo.gl/E1eQ5U
2019/12/1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