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幸福」?殯儀館接體員:看多了,財富真的不重要

愈接近死亡的人,愈能感受生命的意義。
愈接近死亡的人,愈能感受生命的意義。
2019.01.25
308,534
作者|陳莞欣
責任編輯|王美珍

愈接近死亡的人,愈能感受生命的意義。

作者|陳莞欣 2019.01.25

責任編輯|王美珍308,534

文/陳莞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愛是什麼?家人是什麼?所謂的幸福又是什麼?愈接近死亡的人,愈能感受生命的意義。7年級生「大師兄」,是殯儀館的冰庫管理員。遺體送至殯儀館,一律經由他們確認、入庫。若是遇上找不到家屬、沒有葬儀社願意接手的案子,例如自殺、意外、街友、孤獨老人等,他們也會親自前往現場接回遺體。2、3年工作下來,他已和破千具遺體打過照面。

「吊死叫盪鞦韆、跳樓是小飛俠、腐屍是綠巨人、燒炭是小黑。太胖的人燒遺體時會發爐,舍利子其實是結石……」去(2018)年12月,大師兄出版《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書,以幽默筆調記錄殯儀館工作現場的所見所聞。在這些與死亡交手的人眼中,一個冰櫃就是一個故事。

這些名稱看似可怕,其實最令人心涼的往往是人情。在殯儀館現場,更讓人更學會如何提前規劃善終。

家人不是有血緣的人  而是你走了後會惦記你的人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在殯儀館,這句話總能得到驗證。家族內部的愛恨情仇,往往隨死亡浮上檯面。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