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璧如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找段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比如年假,找間咖啡館或到清幽的環境小住,儘可能把你曾遭遇的事,記得的部分一件件如實寫下來,分列時間、地點、事件、結果,再次審視,然後讓它過去。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可以多寫幾次,你會有不同的發現與領悟。初始會帶來很多情緒的起伏,那即是清理,就像服藥治療過程的「回傷」,甚至那隱藏的痛,全都拉出來。
經歷重大打擊,比如事業失敗、失戀或喪親,導致意志消沉,這是由於悲傷肺,而肺氣與腎氣相通,致使腎氣虛損,從此一蹶不振。
中醫思維裡,保持身心、動靜、勞逸、飲食、情志等各方面的平衡和諧,一直是健康長壽的根本,這些平衡一旦打破,逾越了一定的「度」,人就會生病。
身心同治,體氣提升,心情好轉,便可駕馭肉身,開展作為。心靈的創傷,必須面對才能克服,往事已矣,重點是如何健康地走下去?
面對憂傷,找時間寫下來整理、放手
敘事療法,找段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比如年假,找間咖啡館或到清幽的環境小住,儘可能把你曾遭遇的事,記得的部分一件件如實寫下來,分列時間、地點、事件、結果,再次審視,然後讓它過去。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可以多寫幾次,你會有不同的發現與領悟。初始會帶來很多情緒的起伏,那即是清理,就像服藥治療過程的「回傷」,甚至那隱藏的痛,全都拉出來。
讓陳年魅影遠去吧!不要再找藉口讓自己躲在過去的傷痛裡。最冰寒之處,孕育出最熱烈茂美的人生,生命本身會給予該有的報償,那些痛會轉成我們日後向上的沃肥。
傷心不是別人造成的,而是自己默許
一個人若無清醒智慧,必然生活失序雜亂,偏差錯落之事纏身,馬齒徒增,臨老卻依舊昏聵。這不怪任何人,是他自己的責任。
孰令致之?沒有任何人,絕不是某個捲走你資財的負心人、更不是那個騙子、也不是掏盡你一生心力、青春的伴侶、子女……,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你「應許」的—只因你同意,因而有了「這齣戲」。
是你的盲點、你私心的投射,拉出這場戲的序幕。莫怨嘆、莫卸責,你也是共犯之一,沒有你衷心參與,戲是唱不下去的。
9大法則維持身心平衡
所以,所有人生難堪難解之處遇,一旦遭逢,如何面對呢?
第一,在現實層面上,如法處置,毋須多餘情緒牽絆。所有外人無關痛癢的建議與非議,務必置若罔聞。
第二,勘破實像,真心懺悔,領受教訓。清理過後,讓往事隨風散去。
第三,活在當下。一個專注此刻的人,處在穩定狀態,心無旁騖,敏銳通透,出岔的機率相對降低。
第四,時時讓心靈與住處保持「淨空」。不貪非分之財、不留無用之物,「留白」方能長保神清氣爽。
第五,寧願獨處,也不與閒雜人等聒噪,以免精氣神無端散逸。
第六,只有來自宇宙純粹無染的愛,才真正具有無後遺症的安撫與療癒功效。凡俗之愛,只是小我一時的貪歡,如引鴆止渴,終必破滅。
第七,在最艱困的時刻,有如行過死亡幽谷,請聆聽來自上蒼的訓示,保持心的平靜,荒漠甘泉自會應機湧現。
第八,抓穩生命的軸心,你必須及早庋藏足夠壓艙底的思想與心性根柢,方能在洶湧的人生浪潮中,避免滅頂之災。永遠抓穩主導點,你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你負全責,完全不能躲懶。一旦忘失此點,災難必然遲早發生。
第九,如何長保這股銳氣?
1. 遵12字箴言(戒「冰冷寒涼、燒烤炸辣、濫補濫情」),提升體氣與運勢;即使在谷底低潮,也莫忘初心。
2. 保暖、運動,鼓動陽氣,提升正能量。
3. 接近大自然,何妨讀讀唐田園派的詩詞。
4. 及早接受天人哲學的熏習,讀經、靜坐……,各種煉心之道。
5. 返觀自身,外境出之於己,也操之在己,源頭清靜了,一切自會隨之歸正。
(本文摘自李璧如著,《病從排寒解:22個自主排寒關鍵,教你從飲食入手,徹底預防新病袪除舊疾、溫養一生!》,三采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