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不花錢的老後照顧:以擔任志工換取未來照顧的「時間銀行」
下一篇

3款實用App,照顧爸媽的煩惱事有解

不花錢的老後照顧:以擔任志工換取未來照顧的「時間銀行」

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

文/劉嫈楓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了將來的老後生活,退休金能預先規劃,照護保險也能提前買,但年輕的時候,也能為自己把時間先預存下來嗎?

在國際間盛行許久的「時間銀行」,提出創新想法,鼓勵大眾趁著年輕加入志工,預存時數,未來一旦需要照護,就能從存摺提領時數,折讓照護服務,由他人為你服務

這套「時間銀行」制度最初是出自美國法學家艾德加(Edgar S. Cahn)之手,一場意外的心臟病發,令他行動生活不便,促使他開始思考時間的意義。他認為每個人的時間、服務都是有價的貨幣,並可以進行交換,因而在1980年提出時間銀行概念。經過三十多年,全世界已有超過1,000多個時間銀行組織,包括瑞士、荷蘭、日本都設有類似的運作機制。

以時間換時間,為自己存老本

在台灣,民間單位和政府部門也都相繼成立「時間銀行」。

早在1995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鄭東曜在一次日本考查行程後,便把「時間銀行」引入,成為國內第一個開始推動的單位,鼓勵一般大眾投入志工服務,為老後預做準備。時間銀行可提供的服務型態,除了基本的老弱殘障照顧、料理生活起居、清掃居家環境之外,還有不同的協助,例如:電腦打字繕寫、文件書籍整理、衣著大小修改等,只要有需求,任何服務都能規劃。

除了民間單位,新北市也在2012年推動「佈老時間銀行」,是台灣第一個公辦公營的時間銀行。在此之前,新北市已有銀髮俱樂部、公共托老中心等照護機制。不過,新北市社會局發現,台灣社會的獨老比例日漸升高,不只是弱勢群體,即使社經地位不差的長輩,同樣也有獨老的情形。因此,希望透過佈老時間銀行的成立,鼓勵各年齡層志工加入,補足現有體系的不足。

不過,儘管弘道時間銀行參與志工最多曾達4000多位,提領的人竟只有11位。而新北市上路4年多的「佈老時間銀行」至今雖然已有2千多位志工參與,累積了25萬小時,但真正申請提領的人也不多。

不花錢的老後照顧:以擔任志工換取未來照顧的「時間銀行」_img_1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是國內第一個引入時間銀行制度的民間團體,鼓勵初老服務熟老。
(圖片來源/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

存得多用得少,拉長時間才能看得出成效

為何時間銀行立意良好,且早已上路數年,卻不被大眾普遍認知且申請數不高?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社工李昱璇表示,多數志工對提領概念並不清楚,加上志工文化強調奉獻精神,不一定會計較折讓的時數;而多數投入志工值中壯年,尚未面臨需要人家照護的階段,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目前台灣的時間銀行仍處「存得多,用得少」的階段。

「必須拉長時間,擴大參與人數,才能看得出時間銀行的成效。」新北市社會局社會工作科科長劉文湘說。

為了讓參與志工更認識「時間銀行」,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把可換取的服務項目印成實體提領卷。例如1小時居家服務、15分鐘清潔卷等。2010年也成立「全國互助連線中心」,和各地社福團體合作,擴大據點,將志工累積的服務時數,轉讓給需要的長輩對象,或回饋志工家屬。

不花錢的老後照顧:以擔任志工換取未來照顧的「時間銀行」_img_2
為了讓志工認識時間銀行的提領方式,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將可換取的服務印製成實體兌換卷。(
圖片來源/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
 

然而,面對未來極大的長照需求,時間銀行的推動的確能補足人力不足的問題。因此,繼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新北市之後,由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推動的全民造福(照服)時間銀行協會也正在籌備中,衛福部也打算在年底前研擬時間銀行初步規劃。

時間銀行,現在3小時換未來照護1小時

想成為「佈老時間銀行」志工?該怎麼申請?

新北市佈老時間銀行的志工,工作內容是負責分擔現有照護員的工作,陪伴長者外出散步購物,幫忙生活的簡單打理。有意願的人,可向新北市佈老時間中心或社會局提出申請,經過18個小時包括老人疾病預防、急救知識、老人社會法規宣導等培訓和8小時的上線實習,就能成為志工。而目前,每存3小時,未來就能折讓為1小時的居家服務。

只要是65歲以上長輩日間獨居或輕度失能者需要服務者,經由鄰里長通報,或自行提出申請後,佈老銀行會派出社工員初步訪視,確認資格和所需協助項目,再決定合適佈老志工。志工第一次前往照護者家中會由社工員陪同,而後則由兩人一組,定期前往進行居家照護。

初老幫熟老,提前認識老後生活

今年65歲的夫妻檔林金發、廖淑盡,和75歲的陳明光是第一批加入佈老時間銀行的志工。

兩人前去協助居家照護服務的對象,是一位97歲的老奶奶。4年前,兩人先是新店北宜社區發展協會志工,得知佈老時間銀行正在募集志工,決定加入;每周夫妻倆會抽出一天前往對方家中,陪同散步、或是外出採買。

陳明光個性本來愛在外活蹦亂跳,退休後生活找不到重心,一度變得悶悶不樂。但是,當他加入志工後,定期陪同一位和自己同歲數的視障人士,前往松年大學上課,時間已經長達3年,反而讓他收穫滿滿,可以替自己預習老後的生活。

三人成為佈老時間志工後,從最初的一知半解至今,至今累積的時數已經超過數百小時。未來,可換算成別人陪伴自己的時數,也可捐出成為公益時數。

陳明光最大的感想,其實就是時間銀行的意義:「幫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

你是否也是「時間的富翁」?不妨加入時間銀行,把多餘的時間用來幫助別人,未來也幫助自己。

 

加入50+LINE,每日資訊不漏接!

 https://line.me/R/ti/p/%40efu3793r

 

2018/05/17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3款實用App,照顧爸媽的煩惱事有解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