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張曼娟:有承擔、有付出、有情義 我輩中人是最棒的一代
下一篇

李偉文:找一件能「狂熱」的小事,讓自己重返青春

張曼娟:有承擔、有付出、有情義 我輩中人是最棒的一代

我們這一代中年人,真的很棒!

文/張曼娟 攝影/張國耀  

想要寫一本中年人的書,是從面對了生命中的變動開始的,這變動不是天光雲影共徘徊,而是土石流般的崩塌與毀壞。

我輩中人,是首先浮起的意象。我們這些「中年」人;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中間」的人;思維和行為「不中不西」的人。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們走過怎樣的路?又將往哪裡走去呢?

「大人學」這兩年成為顯學,「大人味」成為一種審美觀、一種生活態度,然而,我輩中人夠格當一個大人嗎?我們具備了大人的品格與氣度嗎?

孟子說過的許多話中,我最喜歡的是這一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想成為一個不失赤子之心的大人:對世界依然充滿好奇與熱情;願意為了理想披掛上陣;具有更大的包容力與同理心;為他人付出與奉獻是快樂的事。

我輩中人邁入人生下半場時,最該做的是對自己的清算與和解。靈魂中那些幽暗的、破碎的部分,也許是因為傷害而造成,無以言宣的痛苦已經承載了幾十年,直到中年才明白,並沒有什麼人會替我們取下枷鎖,帶來救贖。

我們苦苦等待的,釋放我們於痛苦深淵的那股力量,原來在我們自己身上。多年以前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如今的我們,有能力創造或改寫自己的命運。

倘若想要有心平氣和、從容自在的老年,絕不可錯過關鍵的中年期。

...

兩年前,身體狀況一向不錯的父母親,突然發生了狀況,一次又一次送急診,在擔憂焦慮的日與夜,我真正意識到自己老了,不再年輕。坐在救護車上,無助的握住九十歲老父的手;凌晨起身在電腦前,為八十幾歲的母親掛號,我知道一直守護著我的父母親愈走愈遠了,現在撐持住這個家的是我,用盡力氣保護他們的是我。

目前在台灣有將近一百一十萬的失能者需要照顧,每位老人的身後,都有一位或幾位照顧者,大都是中年人,有些甚至是老年人。如果有幾位照顧者,還可以輪流分擔,互相倚靠,彼此加油,最危險的是獨力照顧者,宛如背著炸彈的炸彈。

做為一個獨力照顧者,我們的摸索,正是替往後更多的獨生子女尋找方向,也或許,他們不必承擔照顧重任。

我們可以選擇完全假手他人,或以童年創傷、事業忙碌種種理由搪塞逃避,但我們沒有。當我們無怨無悔、心甘情願的承擔下來,也就有了機會預習未來的人生,看清楚老年是怎樣的狀態,甚至直面死亡,才能認真思考活著的意義,這也是份難得的生命禮物啊。

...

朋友說:「都說我們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也是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妳不覺得我們這一代好悲哀嗎?」我深深擁抱朋友,對她說:「我們是最棒的一代,人世間的情義都付出了,也都承擔了。」五十歲以後,我常用這樣的話勉勵自己:「年過半百,中途而已。」路還要繼續向前走。此刻的我,有著前所未有的篤定與自信。

我輩中人,有情有義;我輩中人,篤定自信。那麼,這也就是一本寫給你、寫給我、寫給中年人的情書了。

(本文摘錄自張曼娟著,《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天下文化出版)

2018/03/28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李偉文:找一件能「狂熱」的小事,讓自己重返青春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