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的話
生活難免日復一日。但人生很長,萬一膩了怎麼辦?本期從腦科學、心理學切入,從科學方法先讓自己的生活「開光」,並分享實用的居家布置與旅行的新提案,陪你用簡單的法則,把日子經營得有趣又充實!
50+總編輯 

-
01
身體或精神累,都是自律神經機能下降!3分鐘「快慢快」走路法,鍛鍊自律神經
編按:常覺得很疲勞?耶魯大學神經與精神學博士李時炯指出,無論是身體疲勞與精神疲勞,其實都是自律神經疲勞。肌力可以鍛鍊,但是腦神經一但破壞就無法復原!常感厭煩,就是腦疲勞的訊號。如何鍛鍊自律神經?原來,可以從走路的快慢調整與每日接觸資訊的方式做起!一起來做小小的改變,就能避免麻煩的自律神經失調或說不出的累。
-
02
永遠不無聊,做得到!心理學專家:4步驟進入心流,當個自得其樂的人
你如何感受生活?日復一日的生活裡,如何可以常發出「剛剛實在太有趣了!」的驚嘆?答案並不是要常常享樂,而是要讓生活有「樂趣」。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系教授的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以他的研究強烈推薦你,要懂得如何讓生活切換進入「心流」模式。這段文章提供4個步驟,引導你成為一個自得其樂的人。
-
03
一個人在家的幸福!丹麥人Hygge居家必備:讓心情變好的14件物品
編按:不想出門的日子,如何在家中感受美好時光?效法快樂丹麥人的Hygge儀式吧!丹麥幸福研究機構執行長麥克.威肯指出,Hygge的定義很多,可以是享受舒心的事,也可以是在燭光旁享受熱巧克力。對丹麥人而言,家就是Hygge總部。本文分享布置家中空間的訣竅,並介紹14項hygge急救箱必備物品,讓你即使只是窩在家中,也能有豐盛的五感體驗。
-
04
旅行不一定要出遠門!7個大膽點子,在住家附近就能找到新鮮感
編按:旅遊是找回新鮮感常見的方式,但後疫情時代不適合長途旅行,怎麼辦?《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伯.沃克指出,從家裡附近或家鄉小鎮開始!只要有觀察力,和放膽的點子,真的就會有新收穫。以下7個嘗試,試試看!
訂閱 50+生活百科,解答你老後所有會遇到的問題!
- 上鎖文章將於出刊後兩週開放閱讀。
- 生活百科為每月1日、15日發刊,不想錯過請立即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