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父親的剪紙課:不論到了幾歲,都有你能夠完成的事情
下一篇

50不是恐怖的數字,而是值得慶祝的年紀

父親的剪紙課:不論到了幾歲,都有你能夠完成的事情

簡單的剪紙,卻能讓一個老人活的精神奕奕。

文/井上由季子 譯/陳嫻若 圖片來源/《老爸的剪紙課:女兒給父親最深情的手作習題》,積木出版。 首頁示意圖/Shutterstock

編按:本文作者井上由季子是京都的剪紙藝術家,和丈夫共同經營複合式手藝工作室。

由季子的父親是名退休桿接工。七旬的老伴中風病倒後,必須暫時在照護中心生活,如此一來,別無嗜好且與女兒們關係生疏的父親,突然間失去重心與依靠,且必須獨立生活。

由季子因為學生的讚美,偶然發現了剪紙的樂趣。為了沒有什麼嗜好的父親,由季子決定誘導父親以剪紙作為消遣。

從百般不願地嗤之以鼻,到投入魚剪紙,甚至完成3000張以富士山為主題的剪紙賀年卡,父女倆一起趟上的這段剪紙旅程,讓長久以來彼此間的隔閡消弭於無形……。不只父親,連80歲的婆婆也開始享受剪紙的樂趣。

剪紙讓八十歲的父母體會到自己也有能完成的事,以及活在世上的價值,我也因此了解到,剪紙可以讓老人家那麼精神奕奕。因為有了可以投入的剪紙,身體深處的細胞也都跟著動起來。身心「快樂」與「自在」的平衡,真的很重要。

婆婆的例子

父親的剪紙課:不論到了幾歲,都有你能夠完成的事情_img_1

婆婆每天早上忙完拖地板和曬衣服之後,照例都會坐在小几前開始剪紙。京都的夏天很熱,她常常說提不起勁兒做任何事,可是只有剪紙不一樣,它像是心情的調節劑──打掃小憩的時候,往小几前一坐,拿出紙來開始剪貼。看到婆婆剪紙,我也稍微感到安心。

隆冬嚴寒時節,婆婆坐骨神經痛發作,或是肩膀痛得嚴重時,即使拿了珍奇的紙給她,想幫她調整一下心情,但她還是不表興趣。現在我了解,那種狀況下,婆婆一定是身體非常難受,因為她是個不論什麼時候都會努力咬牙苦撐的人,所以剪紙也成為婆婆身體好壞的指標。

父親的例子


父親的剪紙課:不論到了幾歲,都有你能夠完成的事情_img_2


 

年底時,父親常常說胸口緊緊的,很不舒服,所以老把「我大概活不久」這種話掛在嘴上。我擔心又是肺積水,於是帶他去每月定期治療的醫院看診。醫生檢查後表示,是背部僵硬導致的,我立刻明白是什麼因素。背部僵硬,是因為剪貼工作做太多了……我把父親剪紙的消遣告訴醫生,沒想到醫生卻說:「剪紙很好啊,動手做的好處遠比不做好得多。只是,有時候要做做體操,就算只是轉轉手腕都好。輕鬆一點,慢慢來。」

我出的習題太多了。從醫院走到車站的路上,我不停地自責:「是我的錯,爸爸,對不起,是我的錯。」爸爸以溫柔慈祥的口吻說:「不是你的錯啦。」但是,我還是繼續道歉。這樣的對話一再重複,因為我道歉說得太多,父親好像察覺到我不想再讓他剪紙了。

如果是以前,就算我拜託他「你要做體操哦」,他也會回答「不要」,但是那一天,也許是因為我很擔心父親身體不適的原因是來自於剪紙過度,父親在等電車的時候,突然在月台上轉動起手腕來。原來父親想繼續剪紙下去啊,我苦笑了一下。不過,如果當時我沒有站在他身邊,他一定看起來像個怪叔叔吧。

「過猶不及」是父親和我面對剪紙時,謹記在心的事,但我在不知不覺中還是給他太多的刺激,這點我深自反省中,以後還是要循序漸進才是。

即使如此,父親身體的倦態到了春天還是沒有改善。「我活不長了,也沒什麼心情剪紙。」他說出這種喪氣話,讓真的擔心的我第一次祭出「剪紙禁止令」。

經過兩個多月的某天,疲倦狀態並未改變的父親突然對我說:「還是不如來剪點東西。」他似乎覺得,病況既然沒有恢復,寧可來剪紙反而比較好。我再次體會到,對剪了兩年多的父親而言,這項手藝活兒在他的生命中有多麼重要。我很高興,剪紙已成為父親心靈的支柱。

此外,工坊的學生們為了募集地震援助金,盡著自己的能力做些小事,或是協助我製作剪紙卡片時,父親儘管身體欠佳,仍然盡他所能地幫我做了富士山明信片,只要他的剪紙能對援助金有幫助。另外,當我們成立一個計畫,決定為住進避難所的民眾製作一百二十個由陶器針插、剪刀、線組成的針線盒時,父親也奉獻一己之力,剪了五十個富士山貼在針線盒上。父親邊注意著自己身體的狀況,認真地投入自己做得到的小事。

酷熱的夏天,父親越來越常躺在床上喊累。身體的狀況只能靠藥物和飲食來調整,心理的部分則用下猛藥的方式──以前每次只給他一本圖鑑,現在我會尋找各種領域的圖鑑,一次送給他螃蟹、章魚、釣魚等四本。父親對每一本都顯得興趣盎然,我微微地盼望至少能提振一點精神也好。書送到的時候,父親久違地在電話裡精神奕奕地說:「這些書來得好啊。」這麼健朗的聲音,真的好久沒有聽到了,心裡再次升起微微的期待,祈禱父親靠著這四本圖鑑能夠快快活活的到今年年底,然後掛上電話。

身體和心理的平衡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化,就好像翹翹板一樣。我深深感覺到,自己必須漸漸的意識這種感覺。不只是父親和婆婆,不久的未來也將走到相同年紀的我們,也是一樣,長輩們透過剪紙的時間,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本文摘錄自井上由季子著,《老爸的剪紙課:女兒給父親最深情的手作習題》,積木出版。)

2017/10/03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50不是恐怖的數字,而是值得慶祝的年紀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