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
下一篇

為生活創造小小的喜悅:北歐Hygge生活提案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

還記得自己的B面第一首歌嗎?

編按:數位音樂的時代,聽音樂彷彿只剩下主打的「單曲」。你有多久沒有像以前年輕時,一首接著一首,好好聽完一整張專輯?或許,可以從入門黑膠開始。

 

去年由導演馬丁史柯西斯跟滾石主唱米克傑格共同製作的影集 - 「黑膠時代(Vinyl)」(台灣名為「唱片啟示錄」),副標題是「性、藥物與搖滾樂(sex, drugs & rock ‘n’ roll)」,聽起來荒誕不羈,但違背常理的不受拘束,可是男子們始終嚮往的一貫目標。

在這部描述70年代美國唱片工業的影集中,瀕臨中年危機的主角萬念俱灰時,偶然擠進一間破爛倉庫聽到「紐約娃娃(New York Dolls)」的現場演唱,感動落淚又讓他重燃起對音樂及人生的信心…..。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1

New York Dolls70年代女裝打扮的知名龐克樂團

 把年輕丟掉的東西 重新買回來

音樂是緬懷過去的註記,許多往日影像,都必須伴隨著當時的流行金曲做為配樂,在腦海中重新播放。

影集背景的70年代,是黑膠唱片盛世;後來80年代隨著SONY Walkman的登場,卡帶成為主流;再來的90年代,則是進入CD的天下。

到了數位音樂的年代,我們開始丟棄家中的各式唱片,黑膠最常見的是被拿來墊花盆,卡帶早已經發霉不知去向,而CD則是直接送進了回收場。直到某一天,哼著音樂時突然再也想不起唱片的封面影像,也不再記得一整張專輯的歌曲順序。於是,我們又開始感念起實體的好處,據說「把年輕時丟掉的東西重新買回來」,就是Retro復古生意的起源。於是,越來越少的唱片行,又開始賣起越來越多的黑膠唱片。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2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3

 

 國外唱片行現在都以銷售黑膠為主,在店裡翻找唱片聽店員聊天,頗有尼克宏比失戀排行榜(High Fidelity)的感覺。

 黑膠封面大風景  「看」就是一種聽

黑膠唱片封面,是一種大型風景的概念。31公分見方的尺寸,對封面藝術家來說是很有餘裕的空間,可以加入最多的設計元素。曾經跟某家唱片行店長聊到,最近有很多人家中其實沒有唱盤,但卻先買了一堆黑膠,為的只是擺在案頭欣賞。唱片封面設計,一直是個極具吸引力的藝術領域,同時也是專輯音樂概念的視覺延伸。

「放大」對許多男子來說何其重要,當雙眼再也看不清楚CD及卡帶歌單上的微小字體時,我們猛然發現這個大圓盤,才是最適合20世紀少年們鑑賞的音樂媒介。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4

為了吸引數位用戶重回類比音樂的世界,很多新樂團的黑膠還會附上海報、CDMP3下載密碼卡。

打開新發行或早期的二手片時,最期待的就是對開設計的版本,可以看到更多的視覺設計效果。同時,還有更多空間可以夾入專輯介紹、歌詞、海報等,做為音樂欣賞同時把玩的 “配件” 更多。

尋找古老二手黑膠的樂趣,就是有時還會找到上一手擁有者抄寫的小紙條,或是夾帶唱片出租行傳單、音響廣告等。不得不說,我最愛的就是日版二手片,日本人的惜物態度不但讓保存狀況特別好,同時連唱片說明腰帶等,也都會原封不動留存。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5

 Beatles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專輯今年慶祝50週年,唱片內有封面設計的詳細說明。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6
 Ozzy家族的這張內封照片有虐待兒童的嫌疑,可是不但有相框式的設計,同時還附有樂團照片小卡。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7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8

新版黑膠花樣更多,膠片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黑色,連標籤都可以有不同的變化。

掛框怎麼挑?  讓黑膠成為家中美麗的畫

開始收集黑膠後,原本女主人嫌棄我買了一堆紙套散發霉味的唱片回家,但有天她竟然認真跟我說,要我去買個黑膠專用掛框來展示。其實還真有這樣的道具,最有名的就是英國Art Vinyl掛框。這個產品在台灣也能買到,一個大約是台幣1600元。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9
固定在牆上,隨時可以更換唱片封面的Art Vinyl黑膠掛框。(圖片引用自Art Vinyl官網)

IKEA也推出過更平價的黑膠框Gladsax,但這款產品似乎已不再銷售。IKEA還有一款備受全球黑膠迷喜愛的組合櫃Expedit,由於尺寸剛好適合用來容納黑膠因此大受歡迎。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10

Expedit系列當年在英國的廣告,曾經打出以黑膠收納為訴求。

不過,Expedit在前幾年宣布即將停產,當時曾引發黑膠迷們的搶購。但由於黑膠復興運動的需求,IKEA馬上又應市場需求推出改款的Kallax系列,在台灣IKEA也買得到這系列的組合書櫃,可以滿足膠迷們從地板堆疊到天花板的收藏態度。

樂趣不在價錢 平價唱盤也有音樂態度

無論到哪個城市,拼命找出最近的唱片行,已經成為我近年來的最大樂趣之一。尤其是最近主流唱片行都全力銷售黑膠甚至卡帶,更讓我充滿挖寶的樂趣。買張大唱片,故意不裝在袋子裡,再招搖地帶著它穿越城市回家,就好像在跟眾人大聲宣示 - 這可是我今天的音樂態度!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11

 買唱片跟看書一樣,都是捷運上無需隱瞞的宣示態度。

近日在台北市中山地下街新開設的誠品R79音樂館,便是以銷售黑膠為主,。前幾天蹲在地上翻撿二手黑膠時,見到一位年紀相仿的爸爸,頗有感觸地為身旁中學年紀兒子介紹年輕時聽過的唱片。爸爸原來想挑幾張帶回家,但中學生阻止說:我們家又沒有音響,於是兩人就悻然離去。

的確,在我輩印象中,聽黑膠唱片是需要添購昂貴唱盤、組合高級喇叭,然後還要細心調整設備才能聽出好音質的昂貴嗜好。

雖然高端的黑膠音響世界依然存在,但現在許多平價唱盤的選擇,已經能滿足我的音樂態度與精神。

有哪些平價唱盤,是我的心頭好?
 

 1.Columbia GP-3:任天堂配色的復古風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12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13

 任天堂配色的Columbia GP-3塑膠唱盤,為我帶來很多愉快的黑膠聆聽樂趣。 

這部是在東京大江戶古董市集,趁著老闆剛開市兵荒馬亂時,用2000日圓就買到的Columbia GP-3塑膠唱盤。這部唱盤大約是80-90年代推出的產品,當時市場上充斥著這類廉價塑膠唱盤,大量滿足20世紀少年們的黑膠需求。GP-3音質雖然一樣沒有任何特色可言,但擺放出來就是話題。我經常帶著它到陽台或浴室去,看著唱片上在面旋轉,尋常的下午也會變得柔軟有趣。

2.經典實惠入門款:Audio-Technica AT-PL300

【不器用】黑膠:把年輕時丟掉的美好 重新買回來_img_14

鐵三角的AT-PL300,一直是膠迷們最實惠的入門經典唱盤。

最經典的入門款唱盤 - Audio-Technica AT-PL300。無需費心唱放、唱臂設定,只要接上現有的音箱喇叭,就能享受穩定的黑膠音質,價格也在台幣4千元以下像我直接連結了原本是電吉他使用的Yamaha THR10x音箱,就馬上完成了一套客廳黑膠系統的建置 - 未竟的男子音樂夢,還是可以結合互助的。

小時候住的地方只有台鐵普通車停靠,偶爾坐上平快轉車回家,總會因為無法默數站數而感到忐忑不安。所以原來依序前進,是一種令人心安的感覺。

現在,我們在數位音樂世界坐的都是直達車,可以自由跳躍、重新安排到站順序。但卻也因為這樣,了多久沒有耐心聽完一整張專輯,只記得排行主打歌,卻不再發現那只屬於自己,令人驚喜的B面第一首。

2017/09/27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為生活創造小小的喜悅:北歐Hygge生活提案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