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
下一篇

3C時代如何擁有一輩子的好視力?這樣做就對了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

用對上品中藥,改善七大初老症狀。

文/陳莞欣 圖片來源/出自《五臟保養書:養生,必先調五臟!》,方舟文化提供。

根據中華民國中藥商公會全國聯合會的統計顯示,台灣中藥行有6成消費者是為了養生而購買中藥。顯示多數人並非為了治病而吃中藥,而是為了調理、滋補身體和預防病症。

中藥商公會全聯會名譽理事長王瑞參指出,古籍《神農本草經》把中藥分成3品,下品屬瀉藥一類、中品是治病用的、上品則是可以「久服、輕身、延老」,具有抗老回春之效的高等藥材,因此特別適合中年人養生

50+好好為讀者整理出7大初老症狀,由經營中藥房超過40年的王瑞參建議藥方,中藥青年促進會會長古承蒲設計食療食譜。一起來看看中藥該怎麼吃,才能好好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

1.抗衰老、回春

建議食用:蓮子、人蔘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1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2

蓮子(上)、西洋蔘(下)

王瑞參解釋,蓮子過往曾經是高級食材,因為要手工剝皮、去心,「以前都是婢女端著碗問員外,『老爺,要不要喝蓮子湯?』」蓮子之所以被視為珍品,是因為具有固腎涉精氣之效,能把精氣鎖住,避免腎虛。女性如果白帶、赤帶多,容易腰腿痠痛,人也衰老得快,吃蓮子就有改善的效果。另外,蓮子也有安神養心的效果。中醫說腎主水,心主火。腎水足才能滋潤心火,減少火氣,讓人睡得安穩,改善失眠問題。

人蔘則是可以大補元氣,延年益壽。但是如果平時有血壓高的問題,則不宜服用高麗人蔘,容易導致肝陽上亢,血壓上升。古承蒲說明,人蔘分成東洋蔘、西洋蔘、高麗蔘等,其中前兩者性涼,高血壓者食用影響較小。但高麗蔘只適合身體虛弱的人補身,若是平常臉色紅潤,代表火氣較旺,不適合再吃高麗蔘。

食療食譜:蔘鬚蓮子湯

藥材:蔘鬚5錢、蓮子1兩、山藥1兩、川七一錢

食材:豬肉100克、紅蘿蔔50克。

作法:蓮子泡水10分鐘後,和切成小塊的豬肉、紅蘿蔔、川七以外的藥材一起一起放入電鍋。內鍋加入6杯水,外鍋放入一杯半的水。等電鍋開關跳起後再放入川七,續悶10分鐘。最後加上鹽調味。

蔘鬚具有補氣調節免疫力之效,山藥、蓮子都有安神效果,且山藥富含黏蛋白和天然賀爾蒙,可讓人恢復體力、皮膚潤滑。

2.記憶力衰退、預防失智

建議食用:紅棗、麥門冬、核桃肉、桂圓肉,何首烏、黑芝麻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3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4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5

紅棗(上)、麥門冬(中)、何首烏(下)
 

王瑞參說明,紅棗能補脾潤肺,是天然的維他命。而麥門冬則常和人蔘、五味子煮成「蔘麥飲」,能夠安定心臟。但需切記紅棗跟麥門冬都是適量即可,不宜多吃。有慢性腹瀉的人更要謹慎食用。

古承蒲則補充,核桃肉、桂圓肉,何首烏、黑芝麻,都可以幫助腦部的發育跟增強記憶力。特別是中醫稱含殼的桂圓是「益智子」,對大人小孩的腦力發展都有幫助。但她特別提醒,剝殼桂圓糖分較高,糖吃多了反而傷骨。建議年長者一天吃3-5顆含殼桂圓,有助於預防老人癡呆。

食療食譜:天麻鮮魚湯

藥材:天麻2錢、枸杞2錢、黨蔘1錢

食材:鮭魚頭1/4個、薑片3片、九層塔3片

調味料:米酒30c.c.、鹽一匙

作法:天麻、黨蔘、鮭魚頭和薑片放入內鍋加兩杯水,外鍋放入一杯水,按下開關。開關跳起後,再加入枸杞、米酒,第二次開關跳起後,放入九層塔。天麻可以改善神經衰弱、頭痛,並增強記憶力,集中注意力,預防老人痴呆。

3.老花、視力退化

建議食用:枸杞、杜仲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6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7

枸杞(左)、杜仲(右)

「甘肅有一個老人活到一百多歲,人家問他怎麼可以活這麼老,眼睛又好?因為甘肅是枸杞的產地。他天天吃枸杞。」王瑞參以甘肅老人的例子說明,老花症狀還是要配眼鏡才能解決,但吃枸杞等中藥可以延緩視力退化。他指出,枸杞和杜仲都可以補肝腎,肝又與目相關。這兩種藥材是「哥倆好」,專智眼睛模糊。另外,杜仲以往用於女性安胎、坐月子,可以保護子宮和膀胱,對於解決老人漏尿的問題也相剛有幫助。
 

食療食譜:杞菊明目茶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8

藥材:枸杞5錢、黃耆5錢、菊花2錢

作法:所有藥材加入杯中,用200c.c.溫水泡過後,先倒掉第一泡。接下來用500c.c.沸水沖泡後,蓋上杯蓋悶10分鐘後即可飲用。

枸杞補肝腎且益精明目,黃耆可升陽補氣,保護肝臟。菊花則可以散風熱。3種藥材泡茶,可以調養容易虛弱的體質,改善精神不佳、看不清楚的問題。

4.聽力衰退、重聽
建議食用:益氣聰明湯

王瑞參解釋,中醫觀點認為人會聽力衰退、耳鳴,是因為脾胃受傷、火氣大、百脈沸騰,氣往上衝到頭部。另外,由於腎主耳,如果腎水不夠,腎火太旺,也容易有耳鳴問題。中藥材有個藥方叫「益氣聰明湯」,由黃耆、人參、葛根、黃柏、芍藥組成,可讓人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顧名思義,喝「益氣聰明湯」可以耳聰目明。但需注意的是,此帖藥方不可和油膩、生冷的食物一同服用。

古承蒲建議,如果沒有肝功能不佳或血壓高等問題的人,也可以泡滋腎藥酒。每天喝一點,可以改善耳聾耳鳴的狀況。不過,中藥養生對聽力的改善,僅限於自然衰老的狀況。若是因為頻繁使用耳機、長期處在高分貝的環境下而損傷聽力,食用中藥改善的程度也會非常有限。

食療食譜:滋補養腎酒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9

藥材:鹿茸1兩、人蔘1兩、枸杞子2兩、蛤蚧1對、肉桂3錢、熟地1兩、丹皮5錢、山茱萸5錢、澤瀉5錢、車前子5錢、牛七5錢、泡附子3錢、淮山藥1兩、茯苓1兩、炒杜仲1兩、桑寄生5錢。

食材:冰糖4兩、米酒頭4000c.c..。

作法:將藥材和冰糖放入乾淨的秘風玻璃罐,倒入米酒頭浸泡。

每日睡前可飲用20-30c.c.藥酒,傍晚特別疲憊者,亦可於晚間5-7點酌量飲用20c.c.。養腎藥酒選用益腎補陽藥材,酒可釋出藥效,利於人體吸收。具有調補精氣、提振體力、改善耳鳴重聽和畏寒四肢寒冷等問題。但陰虛火旺、手掌腳心和心胸煩熱者,以及肝功能失調、有心血管疾病和胃潰瘍者不宜飲酒。

5.白髮

建議食用:烏豆、腰果、七寶美髯丹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10

腰果
 

王瑞參指出,白髮和老花一樣,可以延緩,但不可能完全逆轉。不過,從髮質狀況,仍可看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中醫說髮,血之餘。頭髮烏黑亮麗,代表身體健康、氣血充足」。中醫說「黑屬腎」,腎色素不足的人容易少年白。常吃烏豆、腰果,可以固腎。另外,中藥材中有一帖藥方「七寶美髯丹」,由何首烏、茯苓、懷牛膝、當歸、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組成,可以讓頭髮烏黑,另外有固腎、筋骨強壯之效。

食療食譜:黃精益氣盅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11

藥材:炙黃精5錢、西洋蔘2錢、茯苓3錢、白术3錢、紅棗10顆

食材:瘦豬肉8兩,蔥段、薑片、米酒、食鹽適量。

作法:豬肉洗淨,切成3公分塊狀。將豬肉、藥材、蔥段等食材放入燉盅,家水淹過材料。外鍋放兩杯水,燉至開關跳起後續悶15分鐘。

黃精含有黃精皂甘、多醣體和胺基酸等成分,具保健脾胃、強壯骨骼、烏髮駐顏、抗衰老等功效。另外豬肉亦富含胺基酸,搭配煮食,食療效果更佳。
 

6.容易疲勞、體勞變差

建議食用:四物湯、八珍湯、蔘麥飲

王瑞參指出,現代人常常需要喝咖啡或是提神飲料來提振精神,但其實傳統的中藥當中,就有不少可以消除疲勞的藥方。像是女性生理期後常喝的四物湯、八珍湯,都具有補充氣血的功能,且男女都能喝。八珍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 ,加上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等八種藥材組成,不熱不寒,可以氣血雙補。氣足、血足的人自然不容易感到疲憊。另外,麥門冬和人蔘、五味子煮成的蔘麥飲。也有「中藥咖啡」的之稱,可以天天飲用,強化心臟也保持精神良好。

至於前陣子網路上流傳的「喝四物容易長子宮肌瘤」說法,王瑞參澄清,不論是外國或台灣的研究報告,目前都沒有證據可以證實喝四物湯會增加長子宮肌瘤的機率。古書甚至記載四物可以「消增加」,以前曾被用來改善子宮內的肌瘤。重點是,民眾到中藥房應該詳述自己的病狀,才能讓抓藥者做專業的諮詢建議。

食療食譜:同白髮,宜食用黃精益氣盅

7.更年期

建議食用:玫瑰、堅果、豆漿 、加味逍遙散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12

玫瑰

王瑞參指出,更年期的症狀包括心煩、焦慮不安、潮熱等。玫瑰可以和血、養血、理氣。氣理順之後就不易發怒。而豆漿富含大豆異黃酮,和堅果一樣可以補充自然的賀爾蒙。另外,中藥有一味「加味逍遙散」,有當歸、柴胡、白朮、甘草、乾薑、白芍、茯苓、丹皮、梔子及薄荷等10味藥。吃了逍遙散,心情也會變得「逍遙自在」。王瑞參特別說明,加味逍遙散不是只有更年期的女性適合吃,容易生氣、脾氣暴躁的人都可以吃。因為中醫觀點認為,脾氣暴躁代表人的肝氣太旺,而加味逍遙散可以舒肝解鬱,在肝硬化初期也有助於改善病況。

食療食譜:六神滋腎茶

7種對症下藥,用中藥照顧50歲以後的身體_img_13

藥材:核桃1兩、山茱萸1錢、淫羊藿1錢、菟絲子2錢、覆盆子2錢、補骨脂1錢、枸杞子5錢、紅棗5顆

作法:將藥材放入棉布袋紮緊放入茶壺,加1200c.c.的水。大火煮滾後,再用小火煎15分鐘即可飲用。可分次於三餐、睡前熱飲。

核桃具有滋腎整腸、補氣養血的功能,能夠強化腰腿,補充體力。此茶方能補益肝腎,提振元神,改善頭暈目眩、腰痠膝軟等更年期不適的現象。

王瑞參感嘆,受民眾消費習慣改變、政府法規僵化等因素影響,台灣中藥房的數量從6年前的1萬5千多家,縮減到現在的9千多家。除了中藥房以外,一般大賣場和超市也開始賣起中藥。但他認為,中藥房存在的意義不只是賣藥,而是提供諮詢與服務,如此才能對症下藥。「假如你來抓四物,我們會問你有沒有感冒?體質是不是很躁熱?感冒的人不能喝四物,體質燥熱的話,我們可以幫你把四物裡的熟地改成生地。這些諮詢都是有意義的。」相較之下,一般賣場沒有專業人員把關,民眾買了中藥也不知道用藥的禁忌或是注意事項。他強調,若真的想要養身,還是應該要到中藥房找專人諮詢,用藥安全才有保障!

延伸閱讀:《五臟保養書:養生,必先調五臟!》,方舟文化出版。

 

 

2017/09/27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3C時代如何擁有一輩子的好視力?這樣做就對了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