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影音】IDEO副合夥人:我是年長,可不代表我想要一個醜得要命的產品
每個人都會變老,所以看在老天份上,給我好用、好看的產品。
每個人都會變老,所以看在老天份上,給我好用、好看的產品。
文/陳莞欣 攝影、影音錄製/高政全
提起銀髮產品,大多數人心中浮現的圖像可能是黑色的助行器、氣墊鞋、厚重的老花眼鏡、助聽器、字體放大數倍的老人摺疊手機…沒錯,這些商品都很實用,但是為什麼一定要做的又醜又老,而且預設使用者學不會新的功能?
人們對銀髮產品的刻板印象,正如我們總是認為「老人就該有老人的樣子」。但誰規定人過了65歲,就該看起來兩鬢斑白、蒼老無力?知名設計公司IDEO副合夥人Gretchen Addi今年66歲,金髮碧眼的她,說起話來鏗鏘有力。即使採訪這天,她從一大早就起床工作,仍神采奕奕,一點倦容也沒有。常有人稱讚Addi,「以一個60幾歲的人來說,妳看起來好年輕。」但Addi認為,這句話完全不是讚美,反而是一種輕蔑。因為時至今日,年過60歲的女人,既漂亮又健康,根本就不是什麼稀奇事,而是一個社會的常態。
66歲的Gretchen,說起話來神采奕奕
身為人口學定義上的「老年人口」,Addi一點也不喜歡市面上現有的銀髮產品。她常告訴年輕的設計師,在開發產品時應該同理年長者的需求與心情:「每個人都會變老,所以看在老天的份上,把它設計得好用、好看一點!不要讓我一戴上,就好像在向全世界宣告我是老人。」
別告訴長輩該用什麼,聽他們自己說
在IDEO,不只是跟老人有關的產品,所有的設計都是從了解人的需求與欲望開始。Addi指出,每次在設計產品時,團隊成員會去尋找消費者中的「極端值」,也就是非典型的使用者。了解「極端值」在使用商品時會遇到的困難,才能設計出所有人都能使用的產品。
例如,幾年前IDEO接到了一個廚房用品的設計案。當時團隊成員除了到一般家庭裡觀察人們在廚房裡的活動,也和年長者還有小孩聊天、拿設計好的產品給他們使用。Addi的父親也是其中一位受試者。Addi的父親因為手部病變,手指彎曲、手掌無法張開,握不住廚房用品。團隊成員發現,小孩的問題和年長者一樣,手掌不夠有力。但偏偏多數的廚房用品,像是切割器,都需要兩手合握、用力的壓、拉,才能使用。
最後,IDEO設計了一種滾筒狀的切割器,把切齒藏在滾筒裡,使用者只要輕推滾筒,就能切開披薩等食物。即使是雙手力氣不夠的孩子,或者像Addi的爸爸那樣手掌無法緊握的人也能輕鬆使用,而且不會傷到自己。
IDEO為廚具品牌Zylluss所設計的切割器。滾筒狀的設計,讓手部無力的人也能輕鬆使用。(圖片來源:Amazon)
Addi指出,為了涵蓋不同的觀點,她希望每個專案的負責團隊成員背景具有一定的異質性,像是年齡、性別、專長等,視各專案的性質而定。IDEO近年來最有名的創舉,就是雇用了92歲的設計師Babara Beskind。
「多數人都對於不熟悉的事物感到棘手,Babara可以教會年輕設計師怎麼從她的角度看世界。」Addi說,不一定所有設計都是以年長者為目標使用者,但他們的觀點卻絕對是必要的。像是在設計一個ATM時,像Babara這樣的設計師就可以參與審查,告訴大家她在使用ATM時的經驗。像是轉帳時,手杖該放在哪裡?臺階該怎麼設才能減輕年長者負擔?
身為設計界少數的資深設計師,Babara Beskind曾說,想設計熟齡產品,別說你是為老人設計,請和他們一起設計。這也正是IDEO一貫的宗旨,所有的設計都是以人為中心。傾聽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是告訴他們該用什麼。
熟齡商品不只要實用,更要好看
Addi直言,現在市面上的銀髮產品,「很多看起來就像醫療用品,超醜的。」就好像設計師認定年長者一點都不在乎設計感。即使真的有人需要這些商品,他們也不願意購買。因為一旦用了這些產品,就像是在昭告世人,自己已經是老人了。
那麼,什麼樣的產品會受到年長者的青睞?Addi以蘋果的IPAD為例說明。IPAD並不是老人專用的產品,但是比起電腦,它的使用方式更直觀,外型好看,還能拿來拍照。年長者可以快速上手,使用時也不會覺得自己被汙名化了。設計銀髮商品的重點在於,它不只該讓使用者感覺好用,外型也要好看。「即使我買某個產品,是因為我年紀大了需要它,也不代表我想要一個醜不拉機的東西。」Addi說。
不是長輩抗拒新事物,是你沒給他機會
你我或許不是設計師,但一定有為長輩購物的經驗。對此,Addi的建議是,不要幫他們挑選產品,而是和他們一起去挑。有時,長輩對某個產品說不,很可能只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產品的功能,而不是學不會或不喜歡。
以科技為例,Addi說,自己曾在父親90歲的時候送他一台筆電。那時,父親的第一個反應是:「妳瘋了。我又不能打字,也不能用滑鼠,你買筆電給我幹嘛?」Addi並沒有因此退卻,而是耐心的向父親解釋筆電的功能。
那時,Addi的父親剛從美國中部的堪薩斯州搬到舊金山與她同住。堪薩斯有他最喜歡的足球隊,還有他養的牛。在老家,Addi的父親會看球賽轉播、聽廣播報告牛隻交易市場的行情;在還沒有手部病變以前,他還喜歡玩紙牌。搬來舊金山以後,這些熟悉的事物一一離他而去。但是有了筆電,一切都不成問題。Addi幫父親把線上轉播比賽的網站跟追蹤市場行情的網站都設定為書籤,在桌面安裝紙牌遊戲。筆電上的觸控板,讓手指彎曲的人可以用指節點擊。「一指之間,他以前喜歡的東西都回來了,就像是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一樣。」Addi說。藉由父親的故事,Addi想說明的是年長者當然可以學會新事物,前提是你要讓他們知道接受新事物的好處,為他們降低學習的門檻,「不是你說這是未來的趨勢,他們就會接受。你要告訴他們,這項新的工具可以為他們帶來哪些新的機會。」
停止年齡歧視,從設計做起
如同前述的例子,Addi指出,適合年長者的產品,未必是所謂的「銀髮商品」。況且多數時候,年長者並不希望自己被貼上「老人」的標籤。她舉例,很多人為了保護長輩,會買求救呼叫器給他們配戴在身上。但是,對長輩而言,使用那樣的裝置,就好像是告訴他人自己老了,無法保護自己。「如果我非得用這裝置不可,那它最好有質感一點。把它弄的像珠寶一樣,而不是像個醫療用品一樣。」
Addi今年66歲了,談到晚年生活,她希望未來輔助自己的產品可以更自然,最好是隱型。像是她現在隨身攜帶、藏在內衣底下的計步器,最好可以變成一片植入皮下的晶片。不只紀錄身體健康數值,若是哪天不小心失智、走失,晶片一掃就能聯絡家人。好的產品設計,可以減少人們的年齡歧視,讓年長者生活的無異於常人。既然變老已成事實,與其抗拒,不如擁抱它,好好思考如何讓人老得更幸福。
2017/09/13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