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主動和鄰居打好關係,串起保護年邁爸媽的安全網
下一篇

遇到語中帶刺的人,成熟大人這樣回應:把他們當作可憐人

主動和鄰居打好關係,串起保護年邁爸媽的安全網

鄰里人脈,是失能長輩的另類護身符。

文/和氣美枝 譯/羅淑慧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鄰里人脈有多重要?長照之後就知道

我的母親在老家這一帶住了五十多年。她本身是個專職主婦,曾出任民生委員(按:類似里長的地方職務)二十年之久,同時她也擔任過鎮民代表會的理事,年輕時還在鄰近的郵局工作過十二年。

也就是說,母親在地方上的人面廣闊。這樣的人脈關係,在她失智、成了受照護者後,成為強而有力的支柱。例如,去買花時,花店老闆娘會觀察母親的狀態,主動出聲問候;去買蔬菜時,店員也會留意母親的狀態,主動協助母親,替她把菜提回家。

鎮民代表會的人,每天傍晚及深夜巡視街道時,只要和母親擦肩而過,他們一定會出聲叫住母親,確認她是否因為徘徊症狀而到處亂逛。以前的民生委員夥伴也會定期約母親出外聚餐。前陣子,母親還在我上班的期間,和隔壁幾位大嬸一起出門賞花。

此外,鄰居們看到母親準備提垃圾出門時,都會主動幫她把垃圾提去集中處。輪到我家負責回收垃圾時(按:日本住宅區的垃圾處理多採輪班制),鄰居們也會幫忙處理。更因為母親曾在郵局工作,每當她獨自前往郵局領錢時,對方都會留意,並建議她:「再打通電話跟女兒確認一下吧。」

正因為母親過去一直以專職主婦的身分守護著家庭、鄰里關係融洽,她今天才能有這麼多貴人熱心相助。

四處拜託一聲,串起整個社區的安全網

母親的人脈使她到處受歡迎,至於我本身,則是四處客氣的提醒大家母親的狀態,並拜託眾人多多幫忙。例如,我會親自拜訪母親常去的店家,告訴他們母親患有失智症的事,同時將我和姊姊的手機號碼和電子信箱寫成小卡片,發給附近的鄰居。我企圖串聯整個社區,形成一張照護安全網。

有一次,母親的狀況相當不好,偏偏我有個會議不能缺席,必須把母親一個人留在家裡四個小時。就在我束手無策的時候,隔壁大嬸突然打了行動電話給我:「把令堂帶來我家照顧吧,等妳結束後再過來接她。」這使我深刻感受到人性的溫暖。

總之,鄰居們的凝聚力和熱情實在太驚人了。對於鄰居們的親切,我唯一能做的只有笑著向他們打招呼而已。然後,把感恩的心情化成實際的言語,大聲的向對方致謝。或許我在兼顧照護的同時,每天仍能活力滿滿的出門工作,就是對社區鄰里們的最大回報。

結合地方人脈,使照護更輕鬆

一般來說,在職照護同時還要和地方人力結合,實在不太容易。如果是從小住到大的地區,或許還可能和社區民眾交好,但如果是獨居老人或經常搬家的人,應該很難和地方上的人打好關係。

實際上,就照護這件事而言,和鄰里維持良好互動,其實能成為另類的護身符。如果你能在和鄰居見面時,親手遞上名片或連絡方式,並誠懇的說:「如果我家爸爸(或媽媽)有什麼問題,請隨時跟我聯絡。」相信對方通常不會拒絕。利用假日參加地區性的公益活動,也是可行的方法。

話又說回來,如果與鄰居建立關係會讓你有壓力,當然不需要過分勉強,但如果受照護者成天發出怪聲、或出現徘徊症狀時,對住在附近的人而言也是種壓力。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家,平日碰面時,請務必面帶微笑、主動問候鄰居,至少要做到知道彼此名字的程度。主動拜託周圍的人幫忙注意病患狀況,相信你的照護生活會更加輕鬆。

(本文摘錄自和氣美枝著,《照護爸媽,我得離職嗎?:照護,很辛苦;但不離職照顧,是更合適的選擇。兼顧工作與孝道,你才能真正喘息,不留遺憾。》,大是文化出版。)

2017/09/0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遇到語中帶刺的人,成熟大人這樣回應:把他們當作可憐人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