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楊寧茵專欄】避免「退休丈夫症候群」:「有關係」就沒關係!
下一篇

【楊寧茵專欄】戲劇的第三幕都是高潮之所在,為什麼人生不行?

【楊寧茵專欄】避免「退休丈夫症候群」:「有關係」就沒關係!

50歲後記得這句話:沒關係就有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

文/楊寧茵  

看到這樣的標題,你一定會想:天啊!我一輩子工作就活在處理各式各樣關係的夢靨中,好不容易退休了,終於不必再看人臉色、做關係,你怎麼還說我要繼續在各種關係裡糾纏?!

先別急,「此關係」非「彼關係」;況且,這不是我說的,是哈佛大學說的。

人一輩子真正地快樂的關鍵:良好的人際關係

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從1938年開始一個延續了75 年(至今還在進行)、深度訪談和長期觀察724個對象一生的經歷,原始的724個受訪者中有60餘個還活著,目前都是90 多歲,訪問也擴及他們的親友約2000多人。這個歷經四任負責人的大型計畫,目的在探究:到底什麼是促成美好人生的關鍵因素?什麼讓人一輩子真正地快樂?

現任計畫主持人Robert Waldinger在TED演講的視頻,上線不到一年,有440多萬人瀏覽。可見得大家都很想知道答案。

演講一開始時Dr. Waldinger說:年輕時大部分的人都相信金錢和名聲會讓我們快樂。他指出:一個針對千禧世代的調查發現,80%以上的受訪者把追求金錢當做人生的目標,而其中一半以上的人也同時積極追求名聲。

「我們的研究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維持人生快樂的唯一途徑,就這麼簡單!』」他進一步強調,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擁有和諧和值得信賴的親密關係。

缺乏人際網絡支撐,易得「退休丈夫症候群」

這看似簡單的道理,對於退休者來說,卻沒那麼容易。許多人一輩子忙著在職場上追求名聲與成就感,人際關係多圍繞著工作夥伴或客戶打轉,而少花時間經營婚姻或親子關係,一旦退休了,忽然之間只剩下家人圍繞在身邊,有的連怎麼和家人相處都不知道,成了家裡的「大型垃圾」,這現象在男士身上尤其明顯,這也是日本著名的「退休丈夫症候群」的由來。

日本黑川信夫醫師於1991年提出「退休丈夫症候群」這個名詞。很多男性一輩子辛苦工作,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經營與工作相關的關係上,與老婆和家庭關係淡薄;一旦退休了,工作關係消失,人生頓失所依,症狀頻傳,許多人的身體常常因此亮起紅燈,有些人則不知如何自處,每天在家對太太發號施令,讓夫妻關係緊張,並因此提高了日本中年人的離婚率。

清大社會科學研究所吳泉源所長因為照顧年邁的父親,而更加關心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他用社會學上的網絡關係來類比,提到數據發現女性比男性長壽(台灣的平均壽命,男性為77歲,女性為83歲),也許和我們一輩子建立的人際連結相關。女生的姊妹淘文化,讓她們除了夫妻和親子這樣的強連結外,都還有其他的連結來支撐其人際網絡;而男性則剛好相反,他們一輩子花大量時間經營的人際關係都是與工作相關的,屬於弱連結在工作時對於拓展人際關係很有用,但工作關係消失時就跟著消失;但他們又沒有花時間經營夫妻和親子關係,因此一退休馬上就像身邊的整個支撐網絡消失,直接墜落。

長期研究華人退休消費行為的龍吟研論,針對兩岸三地的人群所做的深度訪談早就發現:太太和先生對於如何過退休生活的想像差異非常大,「尤其是和誰過這個部分,大部分的先生都等著要和太太過兩人世界,但太太想要一起度過退休生活的對象卻都是朋友,而且她們對於先生退休後老是待在家裡,自己的時間減少了,還要每天花時間幫先生準備三餐,伺候他們感到十分厭煩。反差真的很大!」龍吟研論總監李竺姮說。

建立親密關係和投資理財一樣,需要時間心力

Dr. Waldinger在其Ted演說中提到,建立良好人際和親密關係為人類帶來的健康是全面的,從身體、大腦到心理和精神層面,「這道理淺顯易懂,為什麼卻如此難以奉行?因為我們是人類,喜歡直接快速的東西,希望所有事情都能立竿見影、馬上看到結果。但人際關係卻不是這樣的,它需要花時間經營,而且要努力才會看到收獲。」

所以提到退休準備,除了算算銀行要有多少錢,每年成長率是多少%,其實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身邊建立起一個堅強且和諧的人際網路,也許是和自己所愛的人加強或重建親密關係,例如父母、夫妻和親子等;也許是重拾舊日友誼,台灣同學會和日本忘年會的大行其道都算此類;還有一種是開始培養新的興趣,以「興趣」會友,慢慢建立起新的人際關係,就如Dr. Waldinger所言:「通常比較快樂的人,終其一生都會不斷將工作夥伴轉換成志同道合的生活夥伴。」

最近開始有人倡導退休準備學校,台灣的企業界似乎還沒把這個當成員工福利重要的一環,但有聽說政府的文官學校開辦所謂公務人員終身教育的課程。老實說開課教導大家實在是一個好點子,目前這一塊在台灣,還是一個亟待耕耘和開發的處女地。

目前大部分談退休準備的話題,都還集中在財務管理上,但其實準備退休,不是只有銀行戶頭裡面有多少錢才夠,也不是只有談養生和運動來維持身體健康,而在擁有一個積極知足的心態,在自己身邊構建一個和諧富足的人際網絡,這一項非常重要,「因為良好的人際關係其實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和大腦健康。一個擁有和諧親密關係的人,即使身體有些病痛,或甚至於財務上並不充裕,他依然覺得自己是幸福的。」Dr. Waldinger 說。

所幸,現在知道還不算太晚。規劃自己的第三人生,就從現在開始,先好好地經營身邊的關係吧!

 

2017/09/0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楊寧茵專欄】戲劇的第三幕都是高潮之所在,為什麼人生不行?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