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失能照護,應該自己擔還是讓專業的來?
一旦疲憊累積到頂點,就沒有多餘的力氣再對別人溫柔。
文/吉澤久子 譯/賴惠鈴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要是我有女兒的話,會讓她這麼做嗎?
在照顧婆婆的過程中,我曾經問過自己無數次這個問題。
答案是否定的。
我很愛我的婆婆,所以對於照顧婆婆這件事一點也不以為苦。但是也正因為我很愛婆婆,所以會有想一個人承擔一切,不想讓別人看見婆婆癡呆樣子的心情,結果把自己搞得很累。
照顧失智老人是一件很孤獨的事。要幫病人準備三餐、把屎把尿、幫病人洗澡。也不會有人稱讚妳做得好,只能每天默默地重覆著同樣的工作。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我好不容易幫她把尿布換好,把排泄物收拾乾淨,累得半死之後,不經意地往婆婆的房間一看,發現她因為不想穿尿布,又把尿布脫下來了。於是我又回到起點,等於所有的事又要再重來一遍。
一旦疲憊累積到頂點,就沒有多餘的力氣再對別人溫柔,會以平常不會用的語氣,嚴厲地把氣出在丈夫身上,這情況不只一次兩次了。
然而,在兩年半的照顧期間中,有件事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救贖。那就是每個禮拜會有一次,丈夫的弟弟和弟媳婦會開車來帶婆婆到處走走。
一離開家門,就會碰到有人朝氣蓬勃的向自己打招呼說「妳好」,那是個和病人身處的空間截然不同的世界。另外,也可以把婆婆交給弟弟和弟媳婦,去參加工作上的座談會,不至於完全處於封閉的世界裡。這麼一來,又能以溫柔的情緒和婆婆相處了。
從我自己居家照護的經驗來看,我認為把照護工作交給專業的社工,家人的感情才能細水長流地持續下去。一旦煩心的事情不斷累積,人類的感情就會變得難以控制,應該盡量避免因此產生的悲劇。
所以我想把自己的照顧問題交給以此為職業的人。只不過,要交給專業的人,就免不了要花錢,所以得努力存錢才行。倘若再怎麼努力都存不到那麼多錢的話,我打算把照顧自己的責任交給國家。
大部分的日本人對於接受別人的照顧、接受別人的恩惠似乎都懷有抗拒之心。但這並不是施捨,而是我們應有的權利。在日本一日千里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竭盡所能地努力工作,是支撐著這個國家的世代。我們認真工作,也繳了很多稅,所以不要害怕主張自己正當的權利。(編注:此文「稅」乃指日本情境,具有適地性。台灣狀況略有不同,特此說明)
(本文摘錄自吉澤久子著,《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三采文化出版。)
2017/09/0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