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獨家影音專訪】失智症 美國老幼共托模式怎麼做?
下一篇

跨國養老勝地新選擇 馬來西亞名列亞洲第一

【獨家影音專訪】失智症 美國老幼共托模式怎麼做?

老人是小孩的老師,小孩則是老人的醫生。

文/陳莞欣 攝影、影音拍攝/高政全

 

(編按)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失智症人口105年已逾26萬人,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然而,台灣失智症患者超過九成的病人是由家屬照顧。有經驗者便知,失智照顧,往往有說不出的無助與苦楚。

 十年長照上路,對於失智症是否有更好的照顧模式?「50+好好」獨家專訪美國阿茲海默症活動中心(Alzheimer’s Activity Center)創辦人Gary Steinke讓失智中心與附近托兒所合作的創新「老幼共託」計畫,喚回爺奶們心中失去的情感,得到了藥物也達不到的效果。供社會各界參考。

失智奪走了人的記憶,但沒有辦法奪走他們想與人互動的渴望。每一個失智長者,都可能曾經是別人的爺爺奶奶。他們最需要的不只是醫療,而是重溫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

美國失智症診療醫生Gary Steinke深信,對失智患者而言,際支持網絡所帶來的益處遠大於藥物處方早在1986年,他就成立了阿茲海默症活動中心(Alzheimer’s Activity Center),提供75位中度到重度的失智患者日間照護服務。Steinke所創立的阿茲海默活動中心又被稱為「俱樂部」(The Club),失智者在這裡從事烹飪、打高爾夫、跳舞等活動,最特別的則屬和鄰近的托兒所共同合作所進行的老幼共托計畫

即使失智,他們的身體裡仍裝著一個有感情的人

Steinke指出,在美國,失智者通常會被送往專門的醫療照護機構。目前美國85歲以上的長者中,將近一半有失智症狀。很多人因此呼籲當局要建造多一點護理之家,但就他來看,美國的護理之家「幾乎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地方」。有別於其他機構著重在醫療治理,阿茲海默症活動中心更則在意人的感受。

阿茲海默症活動中心位於加州聖荷西一所學校的舊址上,最初會與托育中心比鄰而居純屬偶然。「我們的工作人員有很多是年輕女性,她們懷孕了,可是我們沒辦法讓她們離開那麼久去休產假。所以我們設置了托兒所,讓她們把小孩帶來上班。」Steinke解釋,這個決定帶來了許多意外的好處。即使失智者喪失了部分的智力和記憶,在他們體內,仍有一個完整、有情緒的人。每個長者都曾經是人父、人母,是某人的爺爺奶奶失智剝奪了他們與孩子親近的機會,很多子女也不常與父母互動。而托兒所裡的小孩,多半是準備要上小學的年紀,當「祖孫」一起跳舞、做體操,玩遊戲時,失智者心中的情感也會因為外界的刺激而甦醒。即使只是一個微笑的嬰兒,都能讓他們感覺深深的被撫慰。

【獨家影音專訪】失智症 美國老幼共托模式怎麼做?_img_1

和孩子們的互動,能喚醒失智者心中的情感

Steinke指出,如果日照中心只是讓一群失智的老人聚集在一起,他們不會知道要做什麼。可是如果有人引導,情況就不一樣了像是許多長者喜歡玩撲克牌、21點、骰骰子等遊戲。有時,他們會忘了怎麼算數,但若是有人幫忙,遊戲又可以繼續進行下去。這就是孩子們在日照中心的角色。

孩子們每天到日照中心幾個小時,和長者們一起做不同的事情,像是體操課、勞作課、玩遊戲等。剛開始,他們或許會有些緊張害怕,但一旦老人家敞開心胸,雙方就開始有了正面的互動。有些失智者甚至已經無法說出自己的母語,但仍無礙他們和孩子們玩在一起。即使語言無法溝通,肢體也能傳達人的情感當失智者在情緒上被撫慰、因為與孩子們的互動而有成就感時,他們的生活品質也會因此提升,夜裡睡得更香甜。相較之下,如果這些失智者只是待在家裡、整天坐在電視機前,他們沒有可以互動的對象,也沒有事情可做,晚上就很可能會失眠,生活品質無法得到改善。

提早讓你的小孩接觸老人,他們才知道自己老後是什麼樣子

不少家長或許會擔心,失智者可能出現行為問題,如果他們攻擊小孩,怎麼辦?關於這點,Steinke表示不必擔心,在阿茲海默症活動中心,這樣的狀況從來沒發生過。即使是原本有行為問題的失智者,看到小孩子後,行為問題也消失了「沒有人會去傷害一個小孩,這是常識。」Steinke強調。

而且,Steinke也指出,小孩不同於大人,他們對失智者並沒有負面的刻板印象。在孩子們眼中,失智者其實無異於自己的爺爺奶奶他認為,很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跟在自己身邊,不要離開視線以免發生危險。但其實,讓小孩走出家門、和他人接觸,比關在家裡保護他們更有幫助。「我們發現當托育中心設立時,家長們都很高興他們的孩子有這樣的體驗。」他說。

況且,讓孩子們習慣與年長者相處,他們更能夠提早想像自己的老年。Steinke說,「西方有句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孩子們總是和他們的父母、祖父母有著相似之處。」如果我們今日能夠善待長者,孩子們也會知道自己未來將有怎麼樣的生活。

安養機構沒有你想像中的恐怖,提早了解對大家都有好處

如果有一天,你年紀大了、開始有了失智的症狀,你願意去日照中心或者住進安養院嗎?在台灣,不少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一般人對安養機構的顧慮,不外乎機構化的安養制度,將使人失去自主性。但Steinke的建議是,失智終將會摧毀你獨立安排生活的能力。比起抗拒安養機構,不如趁著還有決定能力時,即早了解適合自己的安養或照護方案,建立屬於自己的支持系統就像在阿茲海默症活動中心,院方和失智者的家屬總是保持著密切的互動,並且定期提供家屬諮詢服務。即早向外求助,讓其他人可以進入你的照護網絡,你才有可能延長待在家裡的時間。他說。

【獨家影音專訪】失智症 美國老幼共托模式怎麼做?_img_2

尋找適合長者的安養院,才能讓他們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此外,對主要照顧者而言,偶爾將照顧工作交給日照中心等機構,對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都有幫助,特別是那些同時需要照顧小孩和長者的中年人。Steinke指出,照顧者也需要有時間照顧自己。他們需要有時間去購物、放鬆、和朋友聊天,而不是24小時都在照顧別人。

當你整天沒睡,脾氣暴躁,老人也會覺得很挫敗、焦慮,覺得自己不受歡迎。甚至因此不合作,出現打人等行為問題。當行為問題出現,家屬就會把老人送到醫院,讓醫師開藥。最後就成了惡性循環。Steinke解釋,家屬一開始不願意把失智的長者送至機構當然是出於好意。但照顧者的疲憊,很容易轉嫁到被照護者身上。當後者的情緒、行為問題因此惡化時,送至安養機構照護反而成了許多家屬不得不的選擇。找到合適的機構,讓失智者在機構裡和他人有良好的互動,家屬也能夠適時的喘息,才是提升雙方生活品質的雙贏方案。

 

2017/09/0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跨國養老勝地新選擇 馬來西亞名列亞洲第一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