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蔡穎卿:盡心於責任以後,更能重溫兩人最初的戀愛情懷
下一篇

最潮102歲人瑞!時尚網紅Iris Apfel:有風格比長得美重要,何苦追求逝去的青春?

蔡穎卿:盡心於責任以後,更能重溫兩人最初的戀愛情懷

家是一個容器,承裝的是我們的生活。

文/陳莞欣  圖片來源/Eric攝影,時報文化提供。

 

婚姻是什麼形狀?在作家蔡穎卿心中,那是一個圓。以兩個想共度生活的人為起點,經過生兒育女的歲月。有過辛苦,有時甜蜜,最後又再次回到只有兩個人的世界。這條路串起來就是一個圓,密實的圈住屬於兩個人的幸福

讀者認識蔡穎卿,多是因為她的親子教養書《媽媽是最初的老師》、《我的工作是母親》。在作品當中,她細細寫下兩個女兒的成長點滴,將養育孩子的工作視作生命中最美好的實踐。

從26歲成為母親開始,一晃眼30年過去,蔡穎卿的兩個女兒都已近而立之年。獨立,是她送給孩子的成年禮。長女Abby大學畢業後和父母同住半年,她主動提議讓女兒搬出老家。家人不解,甚至覺得她殘忍。但蔡穎卿明白,唯有如此,才能讓女兒擁有完整、無需顧慮雙親的生活。

孩子不在身邊,只剩下兩個人的家,會不會覺得寂寞?她笑說:「求之不得呢!養育子女有它的快樂,但我們也好想趕快回到兩個人的生活。」

蔡穎卿:盡心於責任以後,更能重溫兩人最初的戀愛情懷_img_1

蔡穎卿形容先生Eric,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家是容器,承裝兩人的幸福時光

和蔡穎卿約採訪地點,她通常選在工作室進行。因為,家是屬於她和先生Eric的隱私空間,是她日日打點、幸福寧靜的小宇宙。

餐桌上的一瓶花、抽屜裡墊著香紙的各式衣物、廚房裡整齊擺放的杯碗盤盅……用心於生活裡的器物,是蔡穎卿持家的美學與堅持。她特別喜歡以小道具,為平凡的日常增添情調。

蔡穎卿:盡心於責任以後,更能重溫兩人最初的戀愛情懷_img_2

蔡穎卿習慣起床後打開家中所有窗戶,為當天的家帶來自然的光影。

例如,不管多晚回家,兩人家中的玄關入口,一定亮著一盞玻璃掛架上的電燭工作了一整天後,夫妻倆喜歡在燭光下共用晚餐。在溫柔和煦的蠟燭光暈下,談話也變的輕聲細語。

為什麼如此著迷於燭光?蔡穎卿有些害羞的說,當年Eric和她決定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後的第一個生日,兩人一起吃了一頓燭光晚餐。此後,每每在餐桌上點起蠟燭,就像是重溫當初的情懷,只是心境或交談的話題,都比年輕時更沉穩、寬闊。

蔡穎卿:盡心於責任以後,更能重溫兩人最初的戀愛情懷_img_3

蔡穎卿:盡心於責任以後,更能重溫兩人最初的戀愛情懷_img_4

 

不管是在蔡穎卿的家中或工作室,常可見到蠟燭的光暈搖曳。

「使用道具,是一種形式。如果能讓形式變成兩人生活的儀式,是很有意義的。」蔡穎卿形容,家是一個容器,承裝的是我們的生活。就像一塊蛋糕用紙盤將就著吃,或放在瓷盤上細細品嘗總有不同滋味,生活亦如是。

兩個人各做60%家事,合起來就超過100

許多伴侶總為了家事分配吵架,特別是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太太看先生整天在家,卻不做任何家事,簡直就像是大型垃圾一樣,看了就礙眼。

對於夫妻之間的家事分工,蔡穎卿自有一套哲學。「我會說,夫妻各做60%。因為兩者相加,超過100%。一定會重疊,也一定會周全

每天早上,蔡穎卿習慣比Eric早一小時起床。梳洗完畢後,開始煮咖啡、布置餐桌。待Eric起床、把床鋪好之後,雙方才一起喝咖啡,享用有水果、穀物、優格的豐盛早點。以早晨的儀式,開始一天繁忙的工作。

蔡穎卿:盡心於責任以後,更能重溫兩人最初的戀愛情懷_img_5

每天起床後的鋪床工作和餵貓,由Eric負責。

兩人沒有白紙黑字的約定家務分工,但彼此卻有個默契:只要是自己能力所及,就盡量搶在對方之前去做。因為知道太太怕髒,Eric包下了家裡「最髒」的家務,像是刷浴室、清貓沙等。

蔡穎卿形容,Eric在生活習慣上一直是個整齊、妥貼的人。婚後唯一讓她驚訝的只有Eric常把脫下的襪子放在鞋子上,不會自己放進洗衣桶。但結婚30多年來,她從來沒有告訴Eric,而是默默的幫他撿起襪子。「我不覺得這是一件大不了的事。也許類似的事情,他也不知道為我做了多少次。」

她認為,伴侶之間生活習慣不同,就像大學宿舍的室友一樣要互相協調。更何況,夫妻比室友更親切、更有愛意。只要問題不是借題發揮或模糊焦點,一定有解決的方法。畢竟,婚姻的出發點是為了一起生活,而非相互忍受!

即使是伴侶,也要有距離的美感

即使是最親密的家人之間,也要有距離的美感。家中除了共同空間以外,蔡穎卿和Eric各有一個書房。雙方不會在未告知彼此的前提下,踏進對方的私人空間。保有距離,是對彼此的尊重。

實體空間的相處原則,也適用於日常的互動。30多年來,蔡穎卿和Eric有過不開心的時刻,但從來沒有惡言相向或大聲吵架。理由在於,如果其中一方在言語、肢體上有任何讓人難受的行為,他們總是在第一時刻就告訴對方。

對蔡穎卿而言,在任何人際關係中,都應該清楚的標示自己的界線,避免他人冒犯她在婚後明確的告訴Eric,有兩件事情是她所不樂見的。第一是稱呼彼此的雙親為「你爸媽、我爸媽」。區分你我,就像是把夫妻切開,看做是不同的家庭。第二則是不要和朋友透露夫妻之間的隱私。「只要他一講,就該準備去簽離婚證書了。」

蔡穎卿觀察,夫妻之間有不舒服的事,直接和對方溝通才是上策。一直積在心上,反而會成為日後吵架的導火線例如,Eric和她一起過馬路時,有時會稍微用力的拉她一下。她告訴Eric,這樣的肢體接觸讓她很緊張,以為有危險的事情發生。Eric也從善如流,以攙扶取代搭肩。

當然,距離是可以視情境調整的。近幾年來,Eric的聽力漸漸變差。每次講話時,蔡穎卿總是特意走到他面前,和他四目相對後才開始談話。不只避免大呼小叫,也減少了雙方在溝通上的挫折與誤會。

什麼是距離的美感?在蔡穎卿眼中,那就是該遠的切忌近,該近的不要遠。這樣才會親切才會美。

盡心於責任之後,再重溫當初的情懷

夫妻一起生活了30幾年,彼此之間還有愛情存在嗎?蔡穎卿篤定的說,「即使當了爸媽,我們還是想維持關係裡有好完整的一部分是戀愛的精神。」

 蔡穎卿:盡心於責任以後,更能重溫兩人最初的戀愛情懷_img_6

夫妻倆不論平日、假日都會一起用晚餐,在餐桌上天南地北的聊天。

兩人在孩子出生後,仍會用提籃帶著強褓中的女兒,一起出門看電影。這種約會的習慣,一直持續到今日。有時是小而美的兩人旅行,從三峽家中接不同路線的公車坐到台北東區,一路漫談往日回憶。有時,是不喝酒的Eric陪愛喝啤酒的太太出門,只為了嘗試一種新的啤酒口味。

「Eric和我從年輕時就知道,我們是要以白首偕老為目標生活,珍惜在一起的時光。」蔡穎卿說,不論平日如何繁忙,夫妻倆總是設法把工作和應酬集中在白天,將晚餐時光留給彼此。偶爾乘興而起,也會上館子享用隆重的一餐。蔡穎卿也笑說,今日的中年夫妻似乎少有約會的情致。常有服務生懷疑兩人不是夫妻,只敢稱她為「蔡小姐」,不敢直呼「翁太太」!

年少時的戀愛,就像吃飽了早餐,準備好精神元氣的面對接下來的挑戰。而對蔡穎卿而言,中年後的戀愛,大抵如忙碌一整日後,和伴侶共同享用一頓浪漫的燭光晚餐。完成了工作與照顧孩子的責任,帶著一種輕盈的心情,更配得重溫當初戀愛的情懷。

回顧一路走來的30多年,蔡穎卿形容,婚姻是跨過一個又一個階段的任務。有過起落,也經歷過不完美的時刻。但她認為應該在當下的不完美中,看見下一個階段的自己只要完成任務,就能回到心心念念的原點。更重要的是,完成一個圓的兩人,比從起點出發時更適合、更快樂。

延伸閱讀:

看蔡穎卿談婚姻生活:《兩個人的餐桌,兩個人的家

看蔡穎卿談子女教養:《媽媽是永遠的老師:代代母親的溫暖傳承》、《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一位母親的十年教養札記

2017/09/0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最潮102歲人瑞!時尚網紅Iris Apfel:有風格比長得美重要,何苦追求逝去的青春?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