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當個體貼的大人,不要老愛提「當年勇」
沒有話不投機的對象,只有不會引導的人。
文/北野武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2023年11月第60屆金馬獎,邀來威尼斯金獅獎得主北野武搭檔林志玲擔任頒獎人。北野武集導演、演員、歌手、主持人、電影剪輯師、編劇、作家、詩人、畫家、甚至服裝設計師於一身,本文出自他的著作,談談有點年紀的人,如何當個體貼的大人。
體貼者與被體貼者,唯有雙方搭配得宜,規矩才得以成立。
比方說前輩叼起了菸,後輩在一旁準備點火。這時前輩必須留意後輩的動靜。
但不知趣的傢伙總是搞不清楚狀況。後輩已在一旁擺出點火柴的姿勢,他卻轉到另一邊講話,結果後輩沒點到菸,反而燙傷了自己的手指。
不僅後輩要給前輩面子,前輩也要巧妙地給後輩做足面子。這樣雙方才能相處融洽。
倘若後輩察覺前輩要抽菸,上前點火是一種規矩,那麼前輩若無其事地讓後輩點菸的體貼也是一種規矩。
說到規矩,世人立即想到餐桌禮儀。
都是一把年紀的大人了,千萬不可被這種事迷惑。
總之不習慣刀叉的話,用筷子就好。餐廳若沒提供筷子,那是餐廳的錯。越好的餐廳越懂得體貼客人。都二十一世紀了,即便是法國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也一定會準備筷子。
說到米其林三星餐廳,我偶爾也會帶新人去不適合的餐廳。
在我還是新人時,師父們也曾說「讓你吃點好吃的」,帶我去不合身分的高級料理店。
這時,通曉人情世故的人會不動聲色地觀察情況,看出我待得很痛苦,便巧妙地袒護我。
袒護的方式因人而異,譬如明明是自己喜歡且常去的店,卻滿不在乎地出言抱怨:「這家店淨想著給客人吃貴的東西。」
說得像沒水準的大叔,自己當起小丑,把店的等級拉低到新人的水平。「你別瞧那個廚師一臉跩樣,其實以前是擺路邊攤的。」
師父嘴巴上這麼說,事後一定會偷偷去跟店老闆道歉。「前陣子對不起喔,因為那個年輕人不習慣這種店。」
比起熟悉餐桌禮儀的人,和這種通曉人情世故的人在一起心情會比較好,而且感覺有品多了。
體貼別人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傾聽別人說話。
人上了年紀後,不知為何會變得不太聽人說話,反倒愛提自己的當年勇。可是當年勇根本一文不值,還會破壞現場氣氛。若聽過別人炫耀自己的事,應該很能明白這一點。
比起自我炫耀,聽對方說話要好得太多。
遇到廚師就問料理的事,遇到司機問車子的事,遇到和尚就談另一個世界的事,什麼都好,就是不要不懂裝懂,只要坦率誠懇地傾聽。比起炫耀自己有多厲害,不如多聽別人說,如此一來世界就會遼闊起來,氣氛也會變得愉快。
吃壽司時為什麼要從白肉魚吃起?為什麼不能用醋飯去沾醬油,要用魚肉去沾?坦白說這些根本不重要。我認為起身離席能說聲「感謝招待,今天真的學到很多」,才是壽司店最重要的規矩。
拍古裝電影時,為演員梳假髮的專家稱為「床山」。
你若問他:「梳這種島田髷的通常是哪些人?」他會回答「年輕女子」或「人妻不會梳這種頭」。就算已經知道,也要如此問問看,因為專家一定會連你不知道的都告訴你。
就像挖井也要引水,水才會湧出來,與人交談也需要拋磚引玉。
無論對葡萄酒有多熟,都不能對侍酒師高談闊論,因為這麼一來,侍酒師就不會告訴你重要的事。你應該用問的:「這瓶紅酒為什麼這麼好喝?」
當你和老人家喝茶,若問:「爺爺,這只茶碗有何來歷?」他可能會回答:「我也不太清楚吶,只是一直用著。」即使只是這樣也可以聊上一小時。只要有個開端,就能聽到意想不到的事。對方心情會變好,我們也能知道不知道的事。
會覺得和老人家聊天很無聊,只是因為沒能力引出老人家的知識。縱使對方是小學生,也能很有話聊。
你只要問小學生:「算術在學什麼呢?」他一定會回答你。就算是小學程度的算術,大人也會覺得相當困難,因此可以一起思考同一個問題。
像這樣不斷地引導,就可以引出很多話題。說世代不同話不投機,其實是錯的。不是話不投機,而是自己太笨引不出話題。
(本文摘錄自北野武著,《全思考:吧台旁說人生》,新經典文化出版)
2017/09/01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