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照顧年邁父母,又要支持成長中的子女,這是許多熟齡三明治世代的挑戰。尤其邁入50歲後,人生下半場,許多人本應享受更多自由與安逸,但往往被繁重的家庭責任所牽絆。要為他人著想,卻常常忽略自己身心的需求,身體透支,心靈找不到喘息空間。究竟該如何找回自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節奏呢?
被譽為「公關教母」的丁菱娟,曾在事業高峰時選擇退下第一線,並且積極尋求自我重塑,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認識那個被各種角色掩蓋的自己。
生活取捨:把時間留給自己熱愛的事
「50歲前,我相信人定勝天,」丁菱娟回憶,靠著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拚勁,身體快受不了時,就衝去醫院打點滴;有一段時間甚至忙到顏面神經麻痺。同時扮演好媽媽、好女兒、好老闆、好媳婦的角色,身心的疲倦與匱乏最終讓她不得不停下腳步:「我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我到底在哪裡呢?」
如何重新找回自我?她首先問自己「我真正想要做什麼?」發現自己喜歡和想要的事情非常多,於是她為自己列出遺願清單,從40歲開始,丁菱娟每年學一項新才藝,獨旅、遊學、跳舞、爵士鼓。轉身後的她,把更多時間留給身體與心靈,也試著從初心者的角度看世界,打開生活的新感知。如今的她,選擇放下控制,相信「盡人事,聽天命」,不再以數字追求健康,而是用感覺去判斷,自己是否真正快樂。
大學曾是民歌手的丁菱娟,在個人演唱會上展現自信風采。
人際取捨:朋友不用多 剛剛好就好
「簡單,是最高級的奢華選擇,」丁菱娟形容,年輕時,我們總思考著,更多財富、更多成就、更多人脈,隨著年齡增長,她逐漸領悟到減法生活的智慧。
舉例來說,人際關係上,她堅信「不要把太多人請進你的生活」。
減少無效應酬,留時間給自己和親密家人。人生下半場,朋友不用多,剛剛好就好,減法思維也適用於生活的各個層面。
健康取捨:吃對、吃好 不是吃多
這個哲學也適用於她的飲食選擇,吃對、吃簡單、吃得剛好。「我現在對食物的選擇更加謹慎,」她説,花心思挑選好的品質,南僑讚岐急凍熟麵正是她日常料理中的首選。
50後的人生和朋友一起享受美食,就是最愉快的時光。
她分享,南僑讚岐急凍熟麵保留了麵條彈性與韌性,只需放進鍋中30~40秒即可食。尤其內附的高湯醬汁,風味飽滿,可大幅縮短熬製高湯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它只有麵粉、鹽、水等,不含防腐劑,適合注重健康與品質的熟齡族群。
50+美食關鍵不在於多 而在於好
「一碗簡單的鮭魚白醬義式拉麵,或是清爽的日式烏龍麵,對我來說就是最滿足的享受,」她分享道,「食材本身的鮮味被保留,不需過多調味,就能帶來真實的滿足感。」對丁菱娟而言,這是味覺上的享受,也是生活態度的延伸,簡單、真實、無負擔。
公關教母丁菱娟認為,朋友如料理,關鍵不在多,在好。
學會對自己誠實,溫柔地對待身體,日常也能是一種滋養。這正是丁菱娟說的:「50歲後不是吃少,而是吃對。身體會告訴你它喜歡什麼。」簡單一碗麵食也能勝過豪華大餐,對丁菱娟來說,生活如同料理,關鍵不在於多,而在於好。
五十歲後的重新選擇,是學會取捨,保留那些真正重要、真正帶來滿足感的事物。丁菱娟用50+一路走來的跌撞與成熟,提醒我們,人生可以慢一點、輕一點,但也能精彩的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