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生成式AI技術愈趨成熟,許多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ChatGPT、Perplexity、Claude等AI工具,但AI的回覆卻可能出錯,該如何檢驗?中研院資訊科學所研究員古倫維與《50+》讀者分享實用方法。
ChatGPT、Perplexity、Claude等生成式AI助理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必備的工具,許多熟齡族也會用來查詢旅遊行程、整理健康資訊、計算每天攝取營養量等。但它的答案卻可能包含錯誤資訊,令使用者不知該如何是好。對此,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古倫維指出,學習正確使用生成式AI的方法,有機會降低錯誤率。
「它的運作方式,比較像社區裡的耆老。」古倫維形容,這些以大型語言模型驅動的聊天機器人,透過閱讀大量文本建立自己的資訊庫,如同耆老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因此碰到問題時前去請教,得到的答案通常具備一定的準確性,但有時仍可能出錯。「所有的AI應用都沒辦法保證100%正確,我們必須先有這樣的認知。」
判斷AI生成的內容 問自己這2個問題
不過,她也提醒,面對生成式AI,使用者不能認為它的內容一定錯誤或正確。「機器產生的,不一定是錯的;人寫的,不一定是對的,甚至有人會為了特定利益而捏造事實,所以才有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