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不回的人數從8人降為零!智慧照顧用科技輔助長照,有什麼成效與挑戰?2家長照機構的真實經驗

(圖片來源:影巷26號攝)
(圖片來源:影巷26號攝)
2025.08.23
12,493
作者|林芳如
責任編輯|王美珍

(圖片來源:影巷26號攝)

作者|林芳如 2025.08.23

責任編輯|王美珍12,493

編按:面對高齡化與人力短缺雙重挑戰,政府大力提倡智慧照顧。但對於長照業者和家屬來說,是否真的有幫助?《50+》採訪2家長照業者,實地觀察應用的好處與難題。元智大學徐業良教授也提醒,高齡科技從長輩與照顧者的實際需求出發,是產品配合使用者,而非使用者要配合產品。

冰冷的科技,如何成為守護生命的助力?

2024年,新北三重和安住宿長照機構共8位住民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後救不回來。

今(2025)年,導入主動式24小時監測系統後,在機構內發生呼吸中止、OHCA後救不回來的數字是:零。

機構開放3層樓,單層平面約300坪,總計195床,現有住民125位。

光是照顧一個人就得承受極大壓力,何況上百人?即使機構內有專業團隊協作,也很難面面俱到。此時,智慧科技就能發揮作用,補足照顧缺口。

隨著衛福部推出住宿機構照顧品質獎勵計畫,愈來愈多住宿式機構導入智慧照顧設備。

當照顧人力不足已成普遍現象,從現有案例,是否能看到台灣未來的解方?

智慧手環與感測器  掌握身體數據、感知跌倒、找回失智長者

和安住宿長照機構院長王惠珠帶著《50+》採訪團隊到護理站。透過電腦螢幕,所有住民的生命徵象一目了然。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