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眼睛就是保護大腦!視力缺損是失智危險因子,4個方法立刻自我檢查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2025.07.21
605
作者|林芳如
責任編輯|王美珍

(Shutterstock)

作者|林芳如 2025.07.21

責任編輯|王美珍605

編按:視力喪失,需留意失智風險。根據《刺胳針》(The Lancet)失智症預防、介入與照護委員會最新版報告,視力喪失被納入14項可預防的失智症危險因子之一。失智症、老年神經學專家王培寧醫師提醒,留意4個日常生活中視覺的細微變化,並在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將有助於及早發現並處理潛在的視覺問題,為預防失智症提供多一層保障。在人口高齡化的趨勢下,重視視覺健康,就是為大腦健康投資。有哪些方法? 

視野缺損不只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影響認知功能。 

2024年,《刺胳針》(The Lancet)失智症預防、介入與照護委員會3度發布報告,提出14項可預防的失智症危險因子,分別是: 

1. 教育程度較低 

2. 聽力損失 

3. 高血壓 

4. 吸菸 

5. 肥胖 

6. 憂鬱 

7. 缺乏運動 

8. 糖尿病 

9. 過度飲酒 

10. 創傷性腦損傷 

11. 空氣污染 

12. 社會孤立 

13. 視力喪失 

14.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 

這是繼2017年發表、2020年更新後,再度更新的報告,此次新增的2項失智危險因子,是「視力喪失」和「低密度膽固醇過高」。 

其中,視力喪失與失智症有關的主要論點,源於一篇2023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神經學期刊》(JAMA Neurology)的研究。 

該研究利用英國生物資料庫超過30萬人的數據,探討眼疾與失智的關聯。結果顯示,白內障、青光眼與視網膜退化等疾病,會顯著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視力缺損如何影響大腦?3大假說深度剖析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特約醫師王培寧指出,主要有3種假說可解釋背後的原因: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