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文茜 圖/FB文茜的世界周報 責任編輯/吳丹華、顏理謙
編按:如何與病共處?陳文茜2019年被診斷出早期肺腺癌後,2022年又被診斷為「腦下垂體功能不全」,長期與病共存的她,2024年10月在一次檢查中發現肺部與肝臟有新生腫瘤,原以為是肺腺癌復發,切片後證實為黑色素癌4期。但她和死亡保持適當距離,在免不了的虛弱中,儘量把日子過得「花枝招展」、「沒有感傷」,看到的世界,反而愈來愈美了。
他搖著頭。這位仁心仁術全台灣最出色的肺腺癌外科醫師陳晉興,看著片子,不敢相信我的病程這麼快。
「去年9月,電腦斷層掃描還乾乾淨淨⋯⋯怎麼可能一年發展成這樣?」拿影像給他,我的製作人,如此描述陳醫師。將近10分鐘,看著所有影像,從肺1個、肝臟2個⋯⋯他不敢置信。
癌細胞擴散 淡定以對隨緣自在
做正子攝影確認癌細胞擴散程度時,我平常心的在機器裡睡了一個好覺。醒來,正子攝影結束,本來準備走出大門。他們面色凝重地告訴我,肺腺癌復發確定,肝臟3個腫瘤中,3個惡性,1個水泡。(《50+》註:陳文茜在病床受訪曾補充,這些快速擴散的腫瘤經切片分析後是皮膚癌中的黑色素癌4期,而非肺腺癌。)(相關閱讀:照護線上|異常黑斑、指甲有黑線,恐是惡性黑色素瘤! 死亡率最高皮膚癌有哪些症狀?)
這些是我早已料到的,正當我準備站起身時,醫生小聲說:右骨盆腔也有一個。
這是什麼癌細胞?發展這麼快?我擔心影響我的工作,及生活的定力,立即問:腦部呢?他們回:沒有。
喘了一口氣,向醫師、影像師、護理師鞠躬致謝。
走出台大癌症醫院。車上一一回答特別關切的親友。他們多半很傷心,我的淡定讓他們心疼。最後只好指定他們各自買我想吃的食物。怪了,突然有了目標,口氣也變了,中氣十足,「好,我馬上去訂,星期一妳入院時送給你。」
為這樣的日子,我已經準備很久,對生命的長短,我沒有執著。對於死亡,我早已習慣了,接受了,隨緣自在。
捨不得的是那些愛我的人,他們的傷悲;更捨不下的是我的孩子們。
癌症不代表明天就要死 如何活得比以前更值得?
癌症即使發展至此,也不是絕症,「明天我就要死了」。它還有長長的一條路,除了積極治療之外,它給你足夠的時間,準備好這生命最後的一段旅程,你要怎麼過?如何好好把握它?
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即使只能再活5年,或者2年,它可能比以前我們不夠堅定的10年,更值得,更精彩。(相關閱讀:送走3500名患者的體會!日本安寧醫師:死前最遺憾的事,大都能在活著時完成)
我突然很高興自己的腦部疾病,已經將我的身體摧殘成只剩3條可使用的主靜脈,摧殘成不能接受化療、免疫治療的患者。這使我直接跳過一些身體的痛苦,接受比較溫和的標靶治療及質子治療。它使我不必為了延長生命,失去最後旅程的怡然自在。
過去5年,我的疾病本來已經數度將我折磨成一個活得非常疼痛的人。我一次又一次跳壘成功。即使因病增了不少智慧,我仍然免不了捲入紅塵俗事,沒有做到足夠的超脫。
願心中有陽光 願奉獻與陪伴所愛直到最後
願我未來的旅程,心中只有陽光,沒有陰暗。
願我更懂得珍惜這個世界所有美好的事物,寬恕他人的過錯。也希望別人,寬恕我曾帶給他們的傷害。
回憶是美的,我有著美好的一生。
我將自己多數時刻,希望奉獻給值得的事。這一點,我捫心自問,至少我做到了80%。這一生我未曾以爭奪自己的名利,當人生目標。
傷感之事,換一個角度看,人與人,能相遇,不容易。錯的人,錯的時間,錯的事,擱下。
願我靜心的走完這段病程。
願老天給我足夠的體力,繼續完成我的未竟之事;尤其《文茜的世界周報》。我會努力工作,直到最後。
願上天憐憫,讓我可以陪著我的孩子們到最後。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一個虛弱但很愛他們的媽媽。
知道自己比過去更重病後,我看到的世界愈來愈美。我獨自一人,卻很自在。我別無所求。
(本文摘自陳文茜著,《如此歲月,如此幸福》,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