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德誼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王美珍 內文圖片/曲培棻提供
編按:提到日本旅行,充滿優雅氣質的千年古都——京都,是許多人喜愛的旅遊地之一,然而,除了熱門景點與打卡美食,如何在京都體驗到更深層次的美感與文化?資深京都通曲培棻認為,旅遊有3個層次,跟著當地人的時令節奏一起感受生活,是她認為最理想的旅行方式。
曾出過3本介紹京都的專書,更通過被認為是「京都通認證」的「京都檢定」2級,原本從事廣告創意工作的曲培棻,因為旅行和京都結下不解之緣,甚至因此旅居京都,並學習人形製作、傳統技藝,對於京都文化更如數家珍。
從小住在日式屋宅 台北其實是京都的復刻版
直到8、9歲搬家之前,曲培棻都住在長安東路、中山北路一帶,比起路名,當地人更習慣稱之為「條通」。她度過童年時光的家,是很傳統的日式屋宅,有拉門、面對庭院的緣廊,放著掛畫的「床之間」,「就像是日劇裡會出現的日式老房子」,是她對日本文化最初接觸印象。
多年後,當她第一次造訪京都時,意外發現許多在台北已不復見的童年印象,卻在京都比比皆是。不只棋盤狀的「條通」劃分與台北的相似,京都有圓山公園,台北也有圓山。京都的鴨川與周邊的水道,也讓人聯想到台北曾有過的舊水圳。
這些巧合讓她感覺,台北就像是京都的「復刻版」,「京都對我而言,有著與生俱來的熟悉感,或許這也是我對這座城市產生興趣的原因之一。」
唐宋時期原汁原味建築 在京都才保留精髓
曲培棻第一次到京都旅行時,車站尚未改建,交通不如現在便利,當然也還沒有Google Map。在親友的建議下,曲培棻決定租借腳踏車,走著走著卻迷了路。當時她向路邊一位老婆婆問路,對方看她似乎語言不通,竟直接拉著她的手領著她走到腳踏車店,並且幫她和店家溝通,甚至一路目送她離去。
「當我和老婆婆道別時,她便一直和我鞠躬,我也只好一直回禮,直到走了好一段路才騎車離開,這段相遇至今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從此對京都多了一些情感。」
曲培棻說,她之所以喜愛京都,並非單一因素造成。身為廣告創意人,經常接觸到大量日本廣告,其中許多得獎作品往往都以京都為背景或主題,這也讓她對京都的美學與文化心生嚮往。
她也曾聽美學大師蔣勳提及,若要欣賞唐宋時期最原汁原味的建築、佛像造型之美,必須到京都與奈良,因為中國歷經朝代更迭,許多文化遺產已不復存在,卻在日本得以完整保留了這些精髓。
京都寺廟神社眾多,並完整保存了許多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圖為宇治平等院在紅葉季節特別開放夜間參觀。
在廣告業高壓忙碌的工作環境下,相較於東京、大阪等大都會,曲培棻更喜歡能夠放慢腳步,讓身心感到平靜、放鬆的生活節奏。結合童年回憶、文化情感和初次接觸時的感動,讓京都彷彿成為了她的第二個心靈故鄉。
在移居京都前,她往返京都不下50次,更著書介紹如三十三所觀音巡禮、夜遊京都、京都市集等較少人知道的旅行玩法。
京都有許多不同主題的市集可逛,從二手書、古玩到手作品、雜貨都有,很適合喜歡挖寶的旅人。圖為下鴨神社每年8月舉辦的古本祭。
想體驗京都在地生活的滋味,該做哪些事?3個層次都去試試
至於熟年的《50+》讀者們,該怎麼玩才能玩出不只是觀光客的行程,而是更有在地的滋味?
曲培棻認為,旅行可以分為3個層次,第一個是一般觀光客的玩法:收集景點、到此一遊。再深入一點,則是在不同季節造訪,欣賞不同的風景並品嘗時令美食,最後則是參加一年當中寺廟、神社舉辦的各式活動、或是傳統祭典等「年中行事」,更能體會到當地的生活與文化樣貌。
除了單純欣賞景點,京都一年當中有各種大小祭典及時令活動,也非常值得一看。圖為京都三大祭之一的「葵祭」。
作為京都通,有什麼地方她特別推薦?曲培棻說,她特別熱愛在嘗京都各地的「名水」,因為京都屬於盆地地形,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許多地方都有水井。
許多神社像是晴明神社、梨木神社都有井水可供人取用,因為水質極佳,甚至有茶道愛好者會特別來此取用;知名的酒鄉伏見,由於水質好適合釀酒,也有許多水井可供人取用。京都還有許多標榜使用自然冰凍形成的「天然冰」的老牌冰店,可以享受到綿密細膩的純粹滋味。
如何規劃一趟有質感的旅行?要有超乎預期的感受
那麼,該如何才能規畫一趟有質感的旅行?曲培棻強調,這和「花多少錢」不一定相關,而更重要的是超出預期的感受。「質感的定義因人而異,即便只是買個飯糰坐在鴨川旁享用、一邊感受眼前風景,也可以很滿足。因此,釐清自己對旅行的預期是什麼,並且不出超出自己能負擔的消費,是規劃的第一步。(相關閱讀:如何讓旅行更難忘?不是錢的問題,要懂心理學!專家:3個行程安排技巧,可讓美好感受延長)
她也認為,旅行最重要的是心態,行程安排應該盡可能放慢,而非趕場或行軍。如果行程安排過於緊湊,每個小時都要趕景點,心情緊張焦躁的狀態下,很難體驗到旅行的質感。「我曾遇過讀者告訴我,他們在3天內跑完了京都33間寺廟,但這若只是走馬看花、蓋章集點,而非真正的體驗,也很難留下些什麼。」
「京都的美感是需要細細品味的,需要一種緩慢感。如果抱著『這輩子只去一次,CP值要拉到最高』的心態,反而可能破壞了原本能獲得的難忘體驗。」有時候,找一家好咖啡店坐下來,靜靜欣賞窗外風景,或是坐在寺廟裡感受特有的氛圍,這些都不是用速度能感受的事情。
曲培棻認為,有質感的旅行不一定要花大錢,更不能以CP值的概念來計算。
如何擁有美好的旅行體驗?必須要有的3個準備
最後她也建議,規劃行程前可以有以下準備:
1. 釐清旅行目的與心態
如果只是想放鬆休閒,那麼就讓自己放空,打開五感,盡情吸收能量,不要被過多事物干擾。若對文化歷史有興趣,不妨先做些功課,或參加有深度的導覽。建築、物件是靜態的,但若能理解其背後的脈絡,觀看樂趣會大為增加。
2. 提前規劃、早鳥避開人潮
若像是京都這類已是超級熱門的旅遊地點,如果希望獲得好的品質,建議早一點起床,避開觀光人潮。例如清水寺或伏見稻荷大社,清晨便已開放,早上5~6點就抵達,可以擁有較好的參觀品質。當然,如果偏愛晚起,就建議選擇非熱門景點,也能享受不同的京都風情。(相關閱讀:冷門旅行才舒服,適合熟齡族的「JOMO」式度假!3個方法,享受真正放鬆的假期)
3. 放下手機,用心感受
「最後,就是盡量放下手機,這很重要。」她感嘆,常看到許多人在旅途中不停滑手機,錯過窗外的風景,也錯過當下的感受。雖然手機可以用來拍照,但過度的依賴會瓜分觀察與體驗的時間,進而降低旅行的質感。不論是移動過程中窗外的風景,或是與當地人的互動,都值得被記錄在腦海中,而非僅限於螢幕。
總地來說,一個美好的旅行,不僅僅是走訪多少景點,更重要的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體驗。做好準備、用心感受,有質感的旅行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