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開車不代表是安全駕駛,連隔熱紙都有影響!專家:3件事自我檢查,高齡駕駛安全上路

高齡駕駛人夜間行車時,視線可能受阻。
高齡駕駛人夜間行車時,視線可能受阻。
2025.05.28
15,521
作者|林芳如
責任編輯|王美珍,王美珍

高齡駕駛人夜間行車時,視線可能受阻。

作者|林芳如 2025.05.28

責任編輯|王美珍,王美珍15,521

文/林芳如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近日,新北市三峽區一名78歲駕駛造成的3死12傷事故,引發社會大眾對於高齡駕駛人的疑慮,交通部亦隨即研擬下修換照年齡至70歲。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暨電信管理研究所教授魏健宏認為,這是好的方向,但還不夠,畢竟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凌駕於生命。當駕照管理制度尚不足以成為安全駕駛的保障、大眾運輸普及度不足,不得不仰賴汽機車代步的高齡駕駛人,可以怎麼做?

今(2025)年5月下旬,台灣接連發生多起車禍,肇事者皆為高齡駕駛人。

5月19日,新北市三峽區一名78歲余姓駕駛開車失控衝撞放學人潮,釀成3死12傷事故;5月23日,高雄78歲張姓駕駛駕車右轉時,疑似車身切入對向車道,與計程車擦撞後,車輛衝入民宅,導致一名婦人受傷。

乍看巧合的意外,背後凸顯的是駕照管理制度設計的缺失。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暨電信管理研究所教授魏健宏呼籲,政府應擬定一套適合高齡駕駛人回訓的90~120分鐘短講。他說:「如何選擇出最有效、最必要的內容和方式,需要討論、研究和設計,這個議題非常重要,卻是過去所欠缺的。」

該調整的,不只更換照制度,還有健康意識和風險評估。

魏健宏觀察,高齡駕駛人普遍低估健康風險,認為只要還能操作方向盤、踩煞車,即可安全駕駛,但他說:「會開車不代表是安全駕駛,他可能過去運氣好,沒發生事故,但說不定已經讓別人緊急煞車過很多次。」

如何適切評估高齡駕駛人的能力?台中大鑫汽車駕訓班副班主任陳睿騏撰寫碩士論文時,曾詢問高齡病房專責醫師,他轉述,現行高齡換照檢查項目多沿用早期標準,僅包含基礎視力、聽力、認知功能測試,缺乏神經系統、肌肉反應等進階項目。然而,隨著台灣車輛愈來愈多,高齡駕駛人持續增加,車輛操作複雜程度提高,針對高齡者的駕駛能力,應該進一步檢查,才符合當前用路環境。

想成為安全的高齡駕駛人  留意這3件事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亦指出,現行高齡駕駛人更換駕照管理制度僅檢測基本視力,判斷高齡者能否辨識物體,但對明暗變化或暗部反應能力並未加以檢測。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