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辻敦哉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白髮總是集中在髮際線、兩鬢或分線處嗎?這些部位白髮的生成機制與改善方法各不相同,想要有效對症處理,從生活作息、飲食營養到穴道按摩有不同的改善方式。善待身體,身體也會回饋你。
類型1. 白髮集中於髮際線:與臉部水腫很有關
我在看過一萬多人的白頭髮之後,我發現額頭的髮際線若長了很多白頭髮,通常與臉部水腫有關。這與中醫的經絡原理有些出入,但我覺得髮際線的白頭髮通常與物理因素較有關係。
臉部水腫時,臉會被重力往下拉,額頭髮際線的皮膚會承受多餘的負擔,尤其前額的皮膚比頭頂的皮膚薄一點,所以會被立刻拉緊,血液循環也會變差,進而促使白頭髮增生。
注意枕頭與姿勢 多攝取水分
臉部水腫有可能與肩頸僵硬、枕頭不夠理想、脖子以上的部位循環不良有關。
此時要先挑選高度與硬度適當的枕頭,也不要為了看清楚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螢幕而讓頭部或是肩膀往前推。
造成臉部水腫的其他原因則是水分攝取不足導致體內積水,或是喝太多酒導致血管擴張,以及靜脈或淋巴來不及處理水分。請盡可能多補充水分。喝酒的時候,不要一口氣喝太多,也要同時喝水,幫助身體代謝酒精。
此外,腎臟機能若是下滑,也很容易水腫。建議大家把調味料換成天然的調味料,也不要養成一有問題就吃藥的壞習慣,讓腎臟有機會休養生息。
白髮於髮際線集中者 按摩這裡改善
水分穴
位於肚臍上方拇指一指幅的位置。可調整體內水分,消除水腫。
四白穴
位於雙眼下方兩指幅的位置。除了可消除臉部水腫,還能促進臉部血液循環。
關元穴
位於肚臍正下方四指幅的位置。可促進腎臟機能,讓代謝恢復正常。
以「按壓6秒,休息6秒」的節奏按壓3次,力道控制在覺得舒服的範圍即可。
按摩前頭肌
如果是髮際線長了很多白頭髮的類型,除了按摩髮際線附近的部位,也可以按摩額頭到眉毛上方這一帶的前頭肌,促進這一帶的血液循環。
使用雙手的拇指與食指,將皮膚與肌肉推往正中央即可。
類型2. 白髮集中兩側:壓力是主因
頭部側邊若是長了很多白頭髮,通常是因為長期承受了無形的壓力。一旦長期承受壓力,就會不知不覺養成咬緊牙關的壞毛病,導致下巴根部的咀嚼肌以及臉部側邊的顳肌變得僵硬,進而導致血液循環變差,白頭髮也跟著生出來。
中醫認為,壓力過大會導致「肝變虛」,會對肝臟與其他消化器官、腎臟造成影響,這也是白頭髮增生的原因。(相關閱讀:如何測量自己的壓力分數?蘇聖傑醫師:5個有效紓壓方法,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
多泡澡 攝取改善肝臟功能的食材
壓力過大會導致交感神經太過活潑,副交感神經太過安靜,肝臟與其他內臟都會影響受到影響。
建議大家在忙碌的一天結束時,悠哉地泡個溫水澡(37∼39℃),讓副交感神經變得活潑。
能有效促進肝臟功能的食物包含蜆、黑芝麻、黑木耳、薑黃、枸杞、明日葉,不妨將這些食材放進日常三餐之中。
白髮於兩側集中者 按摩這裡改善
勞宮穴
攤開手掌後,從中指的骨頭往手腕的方向摸,直到摸到凹陷處。勞宮穴就位於這個凹陷處。
勞宮穴可有效撫平煩躁,紓解壓力。
太衝穴
這個位於腳背的穴道就落在腳拇趾與腳食趾交會處前方的凹陷處。屬於肝經的太衝穴可提升肝臟機能,還能紓解精神壓力。
膻中穴
位於左右兩側乳頭連線處的中心點,也就是胸口的正中央之處。膻中穴與心理狀態息息相關,可幫助我們消除不安的情緒。
以「按壓6秒,休息6秒」的節奏按壓3次,力道控制在覺得舒服的範圍即可。
按摩顳顬與咀嚼肌
一旦下巴用力咬緊,下巴根部以及耳朵上方的顳顬都會有肌肉緊繃的問題。大家可利用雙手的食指、中指與無名指的指腹輕輕靠在這個隆起的部位,然後往上推或是沿著半圓形的弧度往後推,放鬆這部分的肌肉,讓淺顳動靜脈(頭部最大的血液供給器官)以及與之並行的淋巴管暢通,促進側頭部的血液與代謝。
至於下巴根部到耳朵前方的咀嚼肌也可利用雙手的食指、中指與無名指的指腹沿著圓形的弧度往後推與放鬆。
類型3. 白髮集中於分線或滿頭白髮:血液循環不良或照太多紫外線
如果白頭髮集中在頭髮的分線或是滿頭白頭髮,頭部的血液循環不良絕對是最大的原因。頭髮的分線通常是以頭頂為起點,所以末梢的微血管若是循環不良,白頭髮就會顯得特別明顯。
此外,頭髮的分線若總是位於相同的位置,這個部位的頭髮就會常常曝露在紫外線之下,進而長出白頭髮。
多攝取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 做好防曬
要想促進血液循環,讓充滿營養的血液送到頭皮,就必須多保養腎臟。
首先該做的事情就是攝取適量的水分。
接著是多吃黑芝麻、紅豆、昆布這類「黑色食物」或是蓮藕、山藥、芋艿這類「黏黏的根莖類蔬菜」,不然就是多吃杏仁、核桃這類堅果。
維生素E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所以建議多吃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比方說,可以多吃杏仁、花生與其他堅果,或是多吃鰻魚、銀鱈這類魚類,不然可以多吃菠菜或是綠花椰菜這類蔬菜。
菠菜、綠花椰菜、黃麻這類深綠色蔬菜也有抗氧化的成分,所以能消除紫外線造成的活性氧。
如果有可能曝露在充滿紫外線的環境底下,建議戴帽子。(相關閱讀:頭皮接受的紫外線量是臉部3倍,站在大太陽下相當於對頭髮漂白!5方法為頭髮防曬,減緩白髮生成)
白髮於分線集中或是滿頭白髮者 按摩這裡改善
血海穴
這個穴道位於膝蓋內側上方四指幅的位置。這是能促進血液循環的重要穴道,建議大家利用這個穴道改善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
承山穴
從阿基里斯腱往小腿肚的方向摸,摸到凹陷處之後,承山穴就位於這個凹陷處的正下方。這個穴道可讓小腿肚的肌肉放鬆,從腳底促進血液循環。
神門穴
位於手腕皺褶處上方,靠近小指頭這側的凹陷處。這個穴道能讓心情變得穩定,改善壓力造成的血液循環不良。
以「按壓6秒,休息6秒」的節奏按壓3次,力道控制在覺得舒服的範圍即可。
(本文摘自辻敦哉著,《全齡逆轉白髮聖經:日本首部對策寶典,6招復甦黑髮細胞,遺傳、老化、少年白、壓力白皆適用》,墨刻出版)